时尚美容节目中女性身体消费的符号学解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以《女人我最大》为代表的电视时尚美容节目形成持续的收视热潮。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对该类节目所反映的消费内涵进行分析,并对该类电视节目里女性身体成为影像消费的现象给予反思。
  【关键词】《女人我最大》 身体消费 符号消费
  消费主义思潮盛行,娱乐化大行其道的当下社会,随着女性在社会中作用的提升和自身收入的增加,其品味也在不断提高,她们对自身形象的重视达到了相当高度。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催生了一批美容靓妆类节目,其中《女人我最大》节目自2004年于台湾TVBS开播以来得到广泛的追捧。后期出现的一系列节目如《美丽艺能界》、《美丽佩配》、《美丽俏佳人》等在创作理念、环节设置甚至演播室风格上都多少受到了《女人我最大》的影响。这股由名模、娱乐明星引导的,追求时尚、注重外在的消费文化风潮,深深影响到女性消费市场。本文借助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试解读该节目精心构造的符号系统。
  一、女性身体的符号编码
  20世纪60年代后期,符号学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符号学提升了人类关于意义与解释的全部思考,符号学的可操作性特征使它逐渐成为剖析种种纷繁复杂问题的理论利器。我们的活动就是意义的集合,符号带领着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所在。皮尔斯说过:“宇宙如果不是全部由符合构成,符号也是充斥其间”。社会迅速冲进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我们被浸泡在没有一刻能够摆脱符号的世界里,并从物质消费时代跨入了符号消费的时代,个人也同样作为符号生产与消费者存在。
  电视是典型集声像为一体的媒体,成为播放流动符号的优良平台,直观呈现给受众符号的堆积,快速流转和赋予意义。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人,也作为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提供给受众。尤其在时尚美容类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符号功能更为突出,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音乐、片头、舞台设计是能指,其符号背后所表达的意义是所指。女性身体能指背后所指向的更有尊严、更优雅、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唤起了女性观众心中的消费热情。
  1、身体符号的前奏
  《女人我最大》的片头以粉色为主色调,粉色是温柔的象征,多用来表现令人怜爱的女性。淡粉色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尤其适合充满幻想的女性,片头使用粉色仿佛带着观众进入到甜蜜浪漫的童话世界一般。
  紧接着播放了一组玻璃镜像,展示了女性纤长卷曲的睫毛,佩戴复古耳环、璀璨钻戒以及在腿部涂抹润肤露的画面。然后是快速转换造型的女主持人,以五种女性的不同造型定格出场。绚丽的粉紫色丝带变化组成“女人我最大Queen”的LOGO标识,周围漂浮着颇具女性情节的蝴蝶结,红色爱心和性感红唇的特效符号。在字母“Q”上的那个“点”化身为一个站立着的女郎侧影——丰满的胸部、不足一握的纤腰、修长笔直的双腿,脚上还踩着一双细跟高跟鞋。①最后伴随着一声女性的娇呼,节目拉开帷幕。变化多端的视觉形象激起了受众感官的本能满足,一系列的符号传达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敬意。
  2、核心符号——主持人蓝心湄
  “符号是音响、视象等的一块( 双面)切片。意指则可被理解为一个过程, 它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 该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②主持人固定出现在节目中的时候,就与节目建立了一种关系,主持人融合在节目中,成为节目的代言人,成为观众印象中的节目符号代表。许多著名栏目与它们的代言符号紧密相连,比如提到《实话实说》就想起崔永元,提起《快乐大本营》就想起何炅,提起《非诚勿扰》就想起孟非。
  《女人我最大》的节目主持人是人称“麻辣女王”的蓝心湄,同时有“百变女王”、“台湾麦当娜”之称。蓝心湄一直给人以健康、活泼、动感的感觉,是整个节目中最鲜明的视觉符号。她凭借对女性美的独到见解,树立了节目的时尚风向标。她的穿衣打扮、发型配饰无一不紧跟甚至引领着当下的时尚潮流。
  3、参与符号——女人军团
  在每一期节目中,都会邀请一组(通常是6个)女嘉宾,她们个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打扮入时,被称为美女,大多是模特、演艺明星、时尚达人。可见,在挑选嘉宾时,就已经对她们进行了符号化,要求她们作为“美丽”这个符号出现在观众视野。虽然她们的装扮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但她们的身体都变成一个个宣扬外貌至上的符号。她们在节目中探讨的一切关于塑造完美形象的话题,美白护肤,服饰搭配,丰胸瘦腿等都在有意识迎合着观众对身体消费的欲望。
  作为符号载体之物必须能被感知,但被感知的不是物的本身,而是物的某些品质。物不需要全面感知才被携带意义。“被感知”并不能使符号回归物自身,恰恰相反,符号因为携带意义,迫使接受者对物的感知“片面化”,使感知成为意义的“简写式”承载。因此,人或物成为符号载体,不因为它作为物的存在,相反,符号载体只是与接收相关的可感知品质之片面化集合。
  节目中的女嘉宾们着装或性感妖媚、或娇俏可人、或清新婉约、或调皮可爱,她们企图追求自己单个符号的过程中却异化为了类型符号,留下的也许仅仅是观众脑海中的一抹亮色。她们本身也作为商品符号的集散地,沦为促销和时尚风潮制造的载体,广告商借助她们的身体影像助推消费。节目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时尚彩妆、秀发保养、时尚发型、服饰搭配、减肥瘦身这些注重于女性外在修饰的内容上。这就是一种符号载体的片面化投射,在节目中,嘉宾与观众一起摒弃了对社会、对内心精神的关注,引导着女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外在形象建构上,忽视心灵的满足与充实和内在修为的臻美,节目逐渐变得肤浅而空虚。
  二、被消费的身体
  鲍德里亚称:“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负载了比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③身体变成了最至高无上的救赎物品,超越了灵魂取代了心理和意识形态。我们是穿在身体里的“小动物”,失去了辨别我们生活在身体中还是生活在衣服中的能力。在消费主义的召唤下,我们想要救赎灵魂,就要先救赎身体。外面的皮囊像是充满魅力的服装和别墅,使得我们安放在此的灵魂得到舒适。身体已经开始独立我们之外,是要我们给与特殊关切和照料之物。“身体正变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是一种突然显现的价值”。④   《女人我最大》中按照每一期主题的不同,有的示范和展示怎样穿着牛仔裤使双腿看起来更为修长,拉长身体线条,变得柔美动人。有的介绍夏日使用何种护肤品美白防效果更出色,女嘉宾自己会爆料自己为美白而痴狂,每年花大价钱在购置美白保养品上,每天都做美白面膜,甚至还有去激光美白手术,对自己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节目对女性身体进行部分切割—头发、眼睛、牙齿、胸、手……,每个部分都与消费欲望紧密相连,都对应商品消费的指征。
  不仅是身体,身体的附属物也一并受到关切,项链、头饰、耳环、箱包等。节目会定期邀请一些女嘉宾展示自己的名牌收藏品,如爱马仕、LV、香奈尔等各种品牌手包。身体的重新发现首先都是经过物品,“身体和物品的同质进入了指导性消费的深层机制”。身体被浸泡在一个全面掺假的符号环境下。呼唤女性消费者全面解放自己的购物冲动,“使个体把自己当成物品,当成最美的物品的交换材料,以便使一种效益经济程式得以在与被解构了的身体、被解构了的性欲相适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⑤《女人我最大》热播后延伸了巨大的产业链,实体节目与虚拟平台环境交错下,追求美丽的消费被大大合理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自我满足的同时,始终未能逃脱男性视野下的审美编织的罗网,比如光滑洁白的皮肤、凹凸有致的身材,还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审美标注。男性话语霸权就像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女性对自我认知和改造,“表现出男性对女性身体的一种符号上的修饰和操控”,⑥女性身体依旧延续着为了男性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功能。于是在男性话语和消费神话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体不但没有成为灵魂快意栖居的场所,反而更添了一重镣铐。
  结语
  女性追求美的权利无可厚非,广告商和制作方一手合谋打造的美丽消费之风,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越刮越猛。在电视娱乐工业的环境中,身体经过策划和符号编码被书写为娱乐的符号,蒙上了一层经济资本的属性色彩。我们必须注意到在此背后的消费意义以及自我发现的意义和价值。提请湮没在消费浪潮中的受众在消费狂欢、视觉魅惑中培养觉醒反思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廖惠、冯小宁,《大众媒介对女性美标准的塑造——以〈女人我最大〉为例》[J].《东南传播》,2011(9)
  ②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 三联书店,1999:39
  ③⑤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0、127
  ④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1
  ⑥李笑楠,《电视时尚改造节目中女性形象呈现:赋权还是父权?》[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
其他文献
人人都爱的节日  九月初,人类和巫师混居的新月镇即将迎来盛大的“圣南瓜节”。  这是每五年一次的盛会。上次库提才三岁,依稀记得窗外静静的南瓜灯和午夜突兀的猫头鹰啼。他一直梦想着能参加一次真正的节日晚会。据说神圣女巫玛吉·林会在每个城镇的节日晚会上现身,给所有人带来礼物,但她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拜访那么多的地方却是一个谜。除此之外,你想送谁礼物,也可以提前准备好带去,在晚会上给对方一个惊喜。还有焰火表演
近几年来,太湖县在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同时,把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太湖实际、体现太湖特色的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之路,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太湖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极大地提升了太湖形象与影响力,推动了太湖科学发展、追赶跨越。  科学定位  明晰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
【关键词】艺术类出版社;走出去;版权输出  2005年,国家提出了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并将文化“走出去”指标纳入了出版社年度社会效益考核体系之中,对艺术类出版社来说,文化“走出去”既是使命也是任务。本文以安徽美术出版社为例,试探讨地方艺术类出版社文化“走出去”工作的现状、困境和出路。  一、艺术类出版社文化“走出去”工作的现状  限于收集手段的局限,本文无法统计出全国范围内艺术类出版社所有的版
【摘 要】以2009年11月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发生的变革为分水岭,对比变革前后报纸的整体格局、头版二版变化,以探索其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其变化和趋势背后的理念。总的说来,2009年11月前的变化内含一种趋势,而11月的变革是这种趋势的延伸。通观2006——2009年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可以发现默多克经营管理的理念实际上正逐渐把报纸变成了一个陌生的模样,这种做法是迫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美国
摘要:在异地参加“异构”活动,对授课教师是不小的考验。用“百度百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划分抢答小组、恰当选用影视资源,是异地“异构”放出异彩的几点“异招”。  关键词:异地;异构;异彩;异招  最近几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展现自我、取长补短的平台。相同的内容、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
【摘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观察法,对我国体育明星的新浪微博进行了内容和特点分析。体育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因此,在体育明星的微博多进行体育精神的积极传递,健康科学运动方式的倡导,慈善公益的践行,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并体会到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是其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新浪微博;体育明星;公众人物;微博内容  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是用户了解热点事件和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制定,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提出要制定出一个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中国国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规划纲要,一个既看得远,又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管用的规划纲要,这非常鼓舞人心。  在制定纲要的过程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8个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刘延东同志在第一次全体咨询专家会议上也提出了1
导语 谈经济,奥巴马不行,谈逻辑,罗姆尼不行。  在10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第一场辩论结束前,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选举的最终结果已不会有什么悬念:离大选投票不到五周,奥巴马在诸项民调中一路领先(盖洛普民调是50%:44%,皮尤是51%:43%)。人们很难想象,素以辩才著称的奥巴马,会让近来口误不断的罗姆尼抓住3.5场(总统候选人三场、副总统候选人一场)直播辩论这最后的机会翻盘。  然而如今一切
【摘 要】近年来,美剧在我国非常流行,它有一显著特点是蕴含较多的科学知识。美剧的火爆启迪我们,当科学披上流行文化这层糖衣,更容易突破科学的围墙被大众所接受。本文以《别对我撒谎》为例对美剧中心科学传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传播 科普 影视科普 科学娱乐化 美剧  在我国颇受欢迎的美剧和我国的电视剧相比有一显著特点——包含的科学知识特别多。以法证知识丰富的《犯罪现场》以及情景喜剧《生
有一年,英国军队在攻打耶路撒冷古城圣·让达克的时候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殊死抵抗。攻城战劳师折兵,久无进展。英军指挥官麦桥上校为此伤透了脑筋。  正当麦桥上校愁眉不展,忧心如焚的时候。一天,同乡士兵郎达求见:“上校先生,我为攻城的事来求见您。”  “哦,我的小同乡,你对这事有何高见么?”  “不是什么高见,但我想这办法倒也不妨一试。”  听了郎达讲的攻城谋略,麦乔上校乐了。  很快,英军便又组织起一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