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末考试市级调研测试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引起了我们组老师的争论,甚至有的语文老师也加入进来,观点鲜明的分为两派,以下是他们的争论内容:
甲老师说:“错,怎么能说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我认为是正确的,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怎么不能说百分数是分数呢?”乙老师反驳说。
“对呀,这和语文中常说:××是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就是××,不是一回事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不对,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还不对吗?”丙老师附和道。
丁老师反驳道:“题目中说‘就是’,很明显是下定义,百分数是不能这样下定义的。”
“百分数当然不能这样下定义,但是不能说加‘就’不对,不加‘就’就对了吧。”
“你们认为是错的,那难道能说百分数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
听着他们的争辩,我陷入了沉思,是呀,听上去两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持“错误”观点的认为有下定义之嫌而不能这样说,持“正确”观点的说法也有理可循。引起争议的原因我认为一方理解的重点放在“就是”上,一方理解重点放在“百分数是不是分数”,理解的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大家都明白的是: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特殊在哪有两点:第一,分母是100,第二,百分数表示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率。课本中说的很明确: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囊括了百分数的两个特点,而上述判断题的说法之所以引起争论,原因在于这道题的本身,我想出题者的本意是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与区别,但是却误导了老师们去研究此题的字面含义,在后续调查中我同时发现,每个班的学生对这一判断题的理解也分正反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在等着老师的裁决……
我想:不管是我们的教学,还是检测评价,目的都不是难为孩子,而应一切为了孩子,我们为何不能避免这种“咬文嚼字”且容易引起歧义的说法呢?将此类题目换一种明确的说法有何不可呢?比如: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这样是否更好,更准确呢?
以上只是个人之见,盼同行与专家们的指教。
甲老师说:“错,怎么能说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我认为是正确的,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怎么不能说百分数是分数呢?”乙老师反驳说。
“对呀,这和语文中常说:××是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就是××,不是一回事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不对,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还不对吗?”丙老师附和道。
丁老师反驳道:“题目中说‘就是’,很明显是下定义,百分数是不能这样下定义的。”
“百分数当然不能这样下定义,但是不能说加‘就’不对,不加‘就’就对了吧。”
“你们认为是错的,那难道能说百分数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
听着他们的争辩,我陷入了沉思,是呀,听上去两方都有一定的道理,持“错误”观点的认为有下定义之嫌而不能这样说,持“正确”观点的说法也有理可循。引起争议的原因我认为一方理解的重点放在“就是”上,一方理解重点放在“百分数是不是分数”,理解的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大家都明白的是: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特殊在哪有两点:第一,分母是100,第二,百分数表示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率。课本中说的很明确: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囊括了百分数的两个特点,而上述判断题的说法之所以引起争论,原因在于这道题的本身,我想出题者的本意是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与区别,但是却误导了老师们去研究此题的字面含义,在后续调查中我同时发现,每个班的学生对这一判断题的理解也分正反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在等着老师的裁决……
我想:不管是我们的教学,还是检测评价,目的都不是难为孩子,而应一切为了孩子,我们为何不能避免这种“咬文嚼字”且容易引起歧义的说法呢?将此类题目换一种明确的说法有何不可呢?比如: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这样是否更好,更准确呢?
以上只是个人之见,盼同行与专家们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