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梭罗散文的生态思想内涵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在文学界发起了生态思潮。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生态文学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成为显学。卢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家。本论文针对梭罗散文的生态思想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梭罗散文 生态思想 思想内涵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一名自然主义爱好者。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卢梭学术成就都存在着争议。直到卢梭去世后的半个世纪,卢梭的理论逐渐被关注,特别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学术界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并将卢梭作为自然作家的奠基人。现代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存在着同一性,使得卢梭的理论成为现代生态意识的指导思想。探索卢梭的生态思想观念,从解读其散文开始,以透析其中的内涵。
  一、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生活简单化思想
  当代生态主义的主题思想是物质生活简单化,反对奢侈的生活方式。卢梭生活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经济观念浓重,乐于追求物质享受。面对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卢梭倡导物质生活简单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充实精神生活。卢梭在自己的散文中对于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以描绘,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为《瓦尔登湖》( Life in the Woods),又被翻译为“湖滨散记”,这是梭罗所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关于自然生态破坏的描写,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以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摆脱掉贪婪、自私和卑辱的习惯,……风景给破坏了。他们了解的大自然,无异于强盗所了解的那样。”卢梭在散文中无情地抨击人的低俗欲望,认为欲望使人对低俗的生活从充满欲望,而丧失了悠闲而富于诗意的生活,使得人生的美好就这样被物质欲望所击溃。
  卢梭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明智的人的生活要更加简单和朴素。……虽然表面上看似生活简单,而精神生活缺失富足的。”这些言辞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回到原始社会,过着原始蛮荒时代的生活,而是不必过于对物质追求,而是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真理的追求和人性的完善上。虽然卢梭的这些言辞是激烈的,但是思想上却发挥着善意的导向作用。反对奢侈的物质生活,将物质生活简单化,秉持生态主义思潮,倡导合理消费,以此作为生态观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的回归自然思想
  卢梭对大自然的挚爱,从其散文内容中明晰可见。他呼吁归回大自然,要求人们与大自然重建和谐。《瓦尔登湖》中,卢梭是这样描述的:“大地表面上的两块巨大的水晶太纯洁了,……它们没被污染,……不知要美多少,……不知要透明多少!”在这样纯净的自然环境中,野鸭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谓是一幅最美的图画,可是,人们却没有人去欣赏,“鸟儿连同它们的羽毛和乐音,是和花朵谐和的。……大自然繁茂着、寂寞地。”在这些语句中,无不流露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倡导人们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卢梭归回自然的思想,不仅要求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还要懂得感悟自然,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区别于动物,真正与大自然和谐取。在《瓦尔登湖》中卢梭就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感悟,他认为,人们必须要抛开昏睡而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有的行为有所改变,控制自己的鄙俗的举动,而是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在当代的社会中,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生活主题,早在十九世纪,卢梭就已经倡导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与大自然和谐,正如其在散文中所描绘的,“对于健全而无邪的耳朵,暴风雨还真是伊奥勒斯的音乐呢!”卢梭的生态观点显而易见。
  三、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的生态整体观
  梭罗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还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并明确了生态整体观。对于人役使牛马劳动,卢梭认为“叫畜生劳动是一种错误”,卢梭在豆地中除草的时候,质疑这种做法提出,有什么权利将狗尾草之类的植物拔除,这里原本就是他们的家园。卢梭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有生存下来的权利。
  卢梭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还阐述了人类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诸如,村子附近的树林会变成尘土飞扬的公路,毫无顾忌的捕杀会导致动物灭绝。在卢梭看来,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与万事万物一样,同处在地球上。卢梭从整体观点出发对大自然以审视和反思,认为不仅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大自然本身亦是如此。
  综上所述,卢梭的生态思想在当时没有受到重视。目前正处于自然生态保护时期,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卢梭的生态思想内涵的深刻,且可以作为现代的生活哲学观,对于人们健康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学爱.在荒野中保存世界:梭罗的自然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08):24-30.
  [2]陈初.生态视角的梭罗评论的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03):81-86.
  [3]郭莹.从梭罗对科学的双重情感视角分析其生态思想[D].沈阳工业大学,2012.
  [4]李存安.重访梭罗——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瓦尔登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在一份轰动欧洲儿童认知世界的体验清单里,德国比较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曾提出了69件7岁以下儿童体验的事情。而其中,曾经爬过一棵树,曾经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认识几种树叶……这些让孩子融入大自然的内容超过清单的30%!  很多父母发现, 跟随自己走进大自然的孩子,好似变了一个人:他们变得兴奋、机敏、热情、纯真……既然如此,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带孩子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神奇!  行动1闻闻大自然的味道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姑息术后放化疗的价值。方法复习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腺鳞癌的23例资料,分析其术后放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26.3、16.7和11.1%,化疗后的远转率为39%,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