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前提,是小学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的基本内容。汉字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认识汉字学生理解和接触的事物都会很有限,会严重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最基础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认字。但,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老是分不清汉字,还经常写错字。小学的汉字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何进行错别字的预防?如何进行错别字的纠正?笔者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错别字 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4-02
一、仔细分析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结构
1.表意汉字的记忆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分析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的结构对牢记汉字的写法很有效果。在进行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字理、渊源等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分析汉字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汉字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机械记忆而造成的记错记漏的情况。比如,在教学生“虹”字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故人认为“虹”是天上的一条长虫下雨后下来的喝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方法,让学生想到高高挂起的彩虹出现在雨后晴空的景像,让“虹”字产生画面感,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形声汉字的记忆方法
形声字占据着汉字中的大部分,学会形声汉字的记忆方法,将会解决大部分的汉字记忆任务。形声字顾名思义就是字形和字音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汉字可以通过它们的形音来记忆。比如,用“仑”做声旁的字,一般都与“仑”的读音相同,读“lun”,像“伦、论、轮、纶”等都是这样。这样一来,记住字根就能记住很多汉字的读音,而形旁又是与汉字表达的意思相关,这一又记住了汉字的含义,就不会把字弄混了,写出错别字了。
3.激发学生的联想,增强记忆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特征鼓励学生进行联想记忆。联想记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想象力把汉字与另外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加汉字记忆的趣味性,并加深对汉字记忆力的方法。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锻炼并得以发展。那么,小学教师需要做什么呢?小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根据要教的汉字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心理状态等来进行联想的引导。首先,教师都汉字进行系统的讲解,把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解释清楚,然后,让学生对汉字进行联想记忆。比如,“蝶”字,可以通过编儿歌来帮助记忆:一只小虫,满世界飞舞,最后停留在一棵木头上。
二、善于归纳总结,对汉字进行批量记忆
一个汉字的记忆是困难的,这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把记忆深化。但当学生记住一个汉字时,教师不能放松警惕了,因为没有及时的复习,学生很快便会忘记。所以,适时的复习很有必要。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已经记住的汉字,进行扩充记忆。把一个记住的汉字利用起来,在加以讲解,以记住很多的汉字进行汉字的批量记忆。在进行汉字记忆扩展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同音字,二是同字根的字。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使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字和现在的字联系起来,也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联想记忆,只是联想到的也是一个汉字罢了。
1.同音字的归纳统一记忆
在课堂上预防错别字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归纳。因为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表示字义。只要保持声旁不变,把形旁进行替换就可以得到许多同音的字。这样学生就可以一下子记忆很多汉字,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充分的理解形旁的意思,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就不会写错了。这样归纳不仅可以记忆更多的汉字,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清同音字的不同含义,这样也避免了错别字的出现。
2.同形字的归纳统一记忆
同形字的记忆方法也与同音字的记忆方法类似。可以通过归纳出相似的字,进行统一的讲解让学生从意义的角度充分的理解汉字的含义。同偏旁的字很多都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利用含义相同的字又可以记住一个系列的字,大大的提高汉字记忆的效率。
3.观察字形和结构,避免缺笔画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特别注重字形的结构的均称和平正,教师教学生进行写字时要特别强调这一点。不仅要求字写得不出错而且要求学生体会汉字的字形美。这也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许多的其他用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对字义进行猜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和热爱。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错别字要进行及时的预防,防止错别字的发生概率。如果学生出现了写错别字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改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的出现次数。从改变错别字的现况开始,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汉芹,郭华,丰向日.小学低段学生错别字调查情况及心理分析[J].语文学刊.2013(14)
【关键词】小学语文 错别字 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4-02
一、仔细分析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结构
1.表意汉字的记忆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分析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的结构对牢记汉字的写法很有效果。在进行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字理、渊源等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分析汉字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汉字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机械记忆而造成的记错记漏的情况。比如,在教学生“虹”字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故人认为“虹”是天上的一条长虫下雨后下来的喝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方法,让学生想到高高挂起的彩虹出现在雨后晴空的景像,让“虹”字产生画面感,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形声汉字的记忆方法
形声字占据着汉字中的大部分,学会形声汉字的记忆方法,将会解决大部分的汉字记忆任务。形声字顾名思义就是字形和字音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汉字可以通过它们的形音来记忆。比如,用“仑”做声旁的字,一般都与“仑”的读音相同,读“lun”,像“伦、论、轮、纶”等都是这样。这样一来,记住字根就能记住很多汉字的读音,而形旁又是与汉字表达的意思相关,这一又记住了汉字的含义,就不会把字弄混了,写出错别字了。
3.激发学生的联想,增强记忆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特征鼓励学生进行联想记忆。联想记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想象力把汉字与另外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加汉字记忆的趣味性,并加深对汉字记忆力的方法。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锻炼并得以发展。那么,小学教师需要做什么呢?小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根据要教的汉字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心理状态等来进行联想的引导。首先,教师都汉字进行系统的讲解,把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解释清楚,然后,让学生对汉字进行联想记忆。比如,“蝶”字,可以通过编儿歌来帮助记忆:一只小虫,满世界飞舞,最后停留在一棵木头上。
二、善于归纳总结,对汉字进行批量记忆
一个汉字的记忆是困难的,这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把记忆深化。但当学生记住一个汉字时,教师不能放松警惕了,因为没有及时的复习,学生很快便会忘记。所以,适时的复习很有必要。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已经记住的汉字,进行扩充记忆。把一个记住的汉字利用起来,在加以讲解,以记住很多的汉字进行汉字的批量记忆。在进行汉字记忆扩展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同音字,二是同字根的字。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使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字和现在的字联系起来,也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联想记忆,只是联想到的也是一个汉字罢了。
1.同音字的归纳统一记忆
在课堂上预防错别字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归纳。因为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表示字义。只要保持声旁不变,把形旁进行替换就可以得到许多同音的字。这样学生就可以一下子记忆很多汉字,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充分的理解形旁的意思,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就不会写错了。这样归纳不仅可以记忆更多的汉字,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清同音字的不同含义,这样也避免了错别字的出现。
2.同形字的归纳统一记忆
同形字的记忆方法也与同音字的记忆方法类似。可以通过归纳出相似的字,进行统一的讲解让学生从意义的角度充分的理解汉字的含义。同偏旁的字很多都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利用含义相同的字又可以记住一个系列的字,大大的提高汉字记忆的效率。
3.观察字形和结构,避免缺笔画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特别注重字形的结构的均称和平正,教师教学生进行写字时要特别强调这一点。不仅要求字写得不出错而且要求学生体会汉字的字形美。这也是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有许多的其他用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对字义进行猜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和热爱。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错别字要进行及时的预防,防止错别字的发生概率。如果学生出现了写错别字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改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减少小学生的错别字的出现次数。从改变错别字的现况开始,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汉芹,郭华,丰向日.小学低段学生错别字调查情况及心理分析[J].语文学刊.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