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ch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了读和写的重要『生。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教材教语文,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到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精心设计随文练笔,巧妙地把写话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果能将写话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选准读写结合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行弹性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学习语言就不会只停留在理解、感知语言文字的浅层面上,而是随着训练的逐步推进,也逐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了。
  【关键字】朗读 积累 仿写 扩写 编故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29-02
  在《新课标》中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读写结合的要求。《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写话目标”中的要求是: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虽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了读和写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教材教语文,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到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精心设计随文练笔,巧妙地把写话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在低年级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在朗读中积累词句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创设语境,引导学生用其写一两句话。要求是用词正确、句子完整。这是低年级读写结合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小学六年一以贯之的训练方法。一年级小朋友刚离开幼儿园,学习虽然成了他们的主导活动,但是,他们对学习任务尚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学习活动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支配,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积累词句。如我在教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一课时,利用韵文琅琅上口的特点,加上教师煽情的描述,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就在幽静的夜空中,边翩翩起舞边动情朗诵。在这样的情景下朗诵,孩子们既感受到夜空的美妙,也积累了词语:“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我还引导学生说说:弯弯的(
  ),如:“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月亮、弯弯的香蕉、弯弯的镰刀”;闪闪的(
  ),如: “闪闪的星星、闪闪的灯光、闪闪的钻石”;蓝蓝的(
  ),如: “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蓝蓝的灯光。并在朗读中积累了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又如我在教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一课时,我分别利用齐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各种朗读方法,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尖尖、圆圆、弯弯”等词语,我还随机让学生说说:(
  )尖尖的,如:笔尖尖、耳朵尖尖、针尖尖;(
  )圆圆,如:月亮圆圆,太阳圆圆,篮球圆圆;(
  )弯弯,如:月亮弯弯,小船弯弯,小路弯弯,还积累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词句。
  二、在积累中仿写句子
  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最主要的方法,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组合形式,在模仿中内化语言的运用方法,在模仿中整合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模仿句子(句式)并进行迁移运用,以此来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教材的特点是: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且文质兼美,语言典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经典、规范的句式、段落以及篇章结构,对于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写话水平是大有裨益的。“读”和“写”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读”完就“写”,加深了学生学的印象,提高学生写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说说,或者是老师先写一个例句,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模仿对象。在一年级上册课文《比尾巴》课后的“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中,我出示句子:“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要求学生仿说:谁的样子最可爱?(兔子的样子最可爱。)给出了例句,学生很容易就能按要求把句子填写完整。接下来让学生仿写句子,加深难度,学生也能轻易写出来了。这是遵循“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仿写句子。
  三、在会说会写后扩写句子
  学生会说会写完整的一句话后,可进行扩写句子的训练。通过扩写使学生明白添加的词语可以使句子表达地更清楚、更具体。一开始,让学生补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如(秋天),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接下了训练学生补充修饰性的词语,(美丽的)(秋天),(黄黄的)叶子(从树上)(慢慢地)落下来了。又例如设计如下练习: “太阳升起来了。”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谁”或“什么”(太阳),后半部分是“做什么”(升起来了)。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一轮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太阳”,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升起”,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然后让学生对比着读扩写前后的句子,加深对修饰性词语作用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写话就很会运用形容词语了。
  四、编故事,丰富想像
  编故事这种形式是写想象中的事物,可以是续编、改编故事,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读了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和大人一起阅读”的故事《拔萝卜》,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小狗还喊来了谁帮忙?后来怎么样了?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请来了小猴,有的说请来了小熊……他们团结一致,终于把大萝卜拔起来了。
  低年级教材,几乎所有的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可以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文练笔的机会。课堂上引导孩子把插图变成文字,提高了他们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達能力。如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我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小兔可以用那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用车子运回去,有的说请好朋友帮忙,还有的说把南瓜像车轮那样立起来,推着往家里滚,这个方法果然行的通,南瓜滚得还真快,还不用请人帮忙,我大夸小朋友们太厉害了。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果能将写话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选准读写结合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行弹性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学习语言就不会只停留在理解、感知语言文字的浅层面上,而是随着训练的逐步推进,也逐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从目前卫生高职院校机房的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可采用的解决方案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机房管理中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并提出了通过底层技术来实现机房高效管理的可行性措施,以及介绍了底层技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原理、特点、功能、优势和缺点或不足,以期同行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房管理 底层技术    “机房管理”这个词对于广大计算机教师来讲,似乎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和课题。笔者
[摘要]: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我校制定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将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怎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们密切关注并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阐述了高校文科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文科专业 应用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何种方式培养人,这
【摘 要】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由于扩大招生、课程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等原因,造成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破碎、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差的现象。2004年教育部向全国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了“提倡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的教学改革理念。本人认这是一个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正确方案,并根据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建议。  【关键
【摘 要】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阐述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并对“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的实践培养进行了论述。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听力 阅读 口语 写作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01-020  《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摘要]:考试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测量手段,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异化”考试的现象,澄清有关“考试”的种种误区,回归考试“价值中立”的本质,并提出对策: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考试制度与多元化的成绩评定机制,充分发挥考试的本体功能,为高校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考试 认识误区 对策     高等学校考试是对教学质量与效果
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有力地推进了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新大纲的出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第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的启动……既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反思和总结,又是21世纪对新一代人才挑战和复兴中华的战略应答。处于这样的时代坐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作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而课堂教学的设计,理所当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蓝图和基石、航标和载体。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 教学心得    “能称出体积的大小吗?”“能。”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发明”。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时,临近下课,同学们都能熟练地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有关长方体的体积。有位同学突然问:“像土豆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提问,并顺势说:“那就请同学们课后想办法去求土豆的体积吧!”  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回答昨天的问题。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考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在文化课的分数上达到要求,还要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加全面地、多样化的人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体育或艺术专业,走上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体育高考中,对体育生的选拔非常严格,因此体育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加倍努力。在体育高考训练中,应该用更加创新的思路构架训练方法和流程,从而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摘要】 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受家庭或社会影响间接或直接对其他人进行故意伤害的行为。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校园内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严重影响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文章从学生自身角度、家庭角度、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应用策略,以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新时期 校园欺凌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