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实践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各种文体,阅读水平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运用科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尤其是拓展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拓展阅读指学生运用多元化阅读途径,从课本出发阅读更多文章,深入挖掘文章思想内涵,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汲取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和思想的阅读方式。在时间有限的语文课堂中,如何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作者通过实例对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拓展 时间探讨
  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下,开放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手段,而拓展性阅读是开放性学习的必然途径。通过此途径,学生能对阅读过的文章有所感悟,汲取更多知识和思想,有助于思维性和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拓展性阅读,学生就能在此后学习生活中自主选择文献,获得需要的信息。这对学生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阅读内容背景,形象化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禁锢于纸上的阅读,视频阅读成为一种新兴阅读手段。融合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使人们在听、说、视中尽情地阅读,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视频阅读最大的优点是将枯燥无味的阅读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精彩的画面、或唯美或壮丽的音效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阅读完且记住纸上枯燥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手段完成教学。
  如华东师大版高一课文《阿房宫赋》,学生可能很容易理解此篇古文的书面意思,但对文章表达的警醒唐朝统治者的内涵和发出这样呼声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就缺乏理解。为了弥补此项缺陷,教师通过课余时间,向学生播放《百家讲坛》中讲说杜牧的一节。这段视频从当时大时代背景到诗人的生平履历都有详细解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此文的理解,增加相应的历史知识。
  二、成立读书交流会,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读书会是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思想碰撞的好形式。每个班级的同学根据共同兴趣爱好组织小的读书会,每组八到十人为宜。读书会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活动。活动分为申报阶段和演讲阶段,申报阶段要求学生上交一篇读书笔记,简要概括内容,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和推荐理由,并对这些读书笔记进行评选,将优秀的文章在班级内传阅。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概括能力,促使学生从对书本内容的表面阅读向思想情感挖掘的深入阅读发展。第二阶段是演讲阶段,要求每个小读书会从获奖者中选出代表,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进行演讲。这一阶段不仅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书本内容,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感染力。另外,读书会通过读书交流形式,使学生迅速接触到大量书籍,充分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从教材入手,拓展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拓展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拓展性教学不能脱离学习本源,要以教材为本,将课外阅读与教材紧密结合、相互呼应,用更完善的体系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如在《合欢树》一文中,学生可能无法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愧疚,对作者一生中的艰难经历和瘫痪之后的心理、绝望了解得并不深。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从《我与地坛》中清楚地感受作者从绝望到坦然的心理变化路程和母亲的深沉付出,从《好运设计》中感受史铁生坦然之后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完这些作品,会发现一些场景在不同文字中重合且遥相呼应,将一位母亲的沉重之爱和一个儿子的悔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学生对《合欢树》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再如学习《雷雨》一课时,学生从一个节选片段中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很难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当学生将雷雨全部阅读完之后,就会意识到造成这一家悲剧的真实原因,从而对社会现实和善恶产生深入思考。
  四、善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学生真正的收获不仅是一座矿产,更重要的是探索、挖掘矿产的过程。对文章中的空白点和未定点,教师不能大意忽略或者完全直白地向学生展示,而应当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意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宝藏,帮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引导学生探索留白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如华东师大版《项链》一文中,作者的描写在女主人公从女伴口中得知项链是假的一幕时戛然而止,而此时女主人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后,女主人公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一切不得而知。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续写此文,并阐述这样写的理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做好语文阅读拓展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运用好拓展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1]张德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见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3]沈宇红.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积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2,(78).
  [4]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
  [5]朱叶凤.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
其他文献
摘 要: 于漪老师以“情”入文,既能放眼整体,把握突出教学内容,又能着眼局部,有层次有规律地组织教学过程,极具美感的教学语言使课堂灵动鲜活。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于老师的思想对有效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 于漪 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课堂语言  说到情境教学,大家都不陌生,想到了李吉林前辈,窦桂梅老师……虽然于漪老师教无定法,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法,其课堂教学是多风格的,但不论是什么教法,无不突出
摘 要: 阅读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分别从创设情境、朗读、说话、质疑、想象、练笔等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感、表达、思维、创造、写作等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认识世界,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有了
摘 要: 数学学习中,数学阅读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对学生语言表达有规范作用,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老师的事,其实,阅读对数学学习同样重要。  关键词: 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 智慧课堂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文字题或应用题教学中,由教师读题时学生大都能理解题意;可是一让学生独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强化实效性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亲历“对话”过程,从语言到内容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内容到言语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导出精彩,导出个性?教师应让学生亲历对话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会因互动而更加和谐。  一、创设情境,引领互动  新课切入可借助课件、插图、实物、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比例,探讨共病对重性抑郁患者的症状、病程和预后的影响及共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和诊治抑郁与焦虑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
背景与目的:心肌肥大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最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近年来,神经体液因素尤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调所造成的心肌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黄斑区厚度,并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性研究;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早期诊断,以及控制血糖危险因素、及时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