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6~2017年度)江西赛区暨江西省第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正式启动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发展,让青少年认识到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赛区组委会、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委员会以及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联合承办,各设区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6~2017年度)暨江西省第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
  本届作文大赛的总主题命名为“创新世界,我来啦”。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而特殊的时代,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一个最响亮、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主题词。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民族要想不断进步,永葆活力,创新更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精神基质。新世纪为当代中学生搭建了一个铺展人生、追逐梦想的时代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创新,将成为一面最鲜艳、最具感召力的旗帜,引领我们去挥洒青春,施展才华,成就理想。
  去年的作文大赛里,江西赛区初中组在4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共收到数万篇参赛作文。获奖情况为:4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江西省一、二、三等奖若干名。2016年9~12月的《初中生之友·下旬刊》的“作文大赛”栏目里将会陆续刊登部分获奖作品,请同学们关注。你也可以登录“初中E站”http:∥cv.forsee.com.cn进入“作文大赛”板块欣赏获奖作品。
  怀有梦想的同学们,请拿起手中的笔,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吧,写下“创新世界,我来啦”。
  一、大赛概况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和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并由全国80余家中学报刊承办,该赛事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发展成为覆盖两岸三地的作文盛会。
  二、本届大赛主题——“创新世界,我来啦”
  所谓“创新世界”,有两层含义:一是“创新的世界”(创新/世界)——一个充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的世界;二是“开创新世界”(创/新世界)——新世纪的这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创造一个史无前例、超乎想象的崭新世界。
  创新的世界,是令人心仪、令人神往的世界。关注新事物,崇尚新理念,是年轻的生命特有的心理品质。在青春词典的排序中,“新”字,永远是万千词语中当然的首席。所以,创新世界,我来啦!我们好奇的目光,将覆盖新世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探索的脚步,将踏遍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向往新世界、感受新生活,是年轻一代的偏好和权利,那么,开拓新思路、创建新世界,就是年轻一代的义务和责任。
  数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强大,也为年轻一代开创新世界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让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也给年轻一代开创新世界拓展出了巨大的空间。所以,创新世界,我来啦!“创新世界”,是时代的呼声和召唤;“我来啦”,是青年学子的响应和奔赴!
  开创新世界,需要激情和勇气,于是我们从民族传统和先辈楷模中汲取力量;开创新世界,需要赤子般的纯真和热忱,于是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上路;开创新世界,需要更新思想觀念,于是我们用批判和质疑的利器破土开道;开创新世界,需要宽容开明的环境,于是我们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开创新世界,需要扎实的学问和过硬的本领,于是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开创新世界的征途中,年轻的你、我、他,谁都不该缺席,谁都不想缺席。
  回归到写作的本题。作文的天地虽然广阔无边,包罗万象,但创新依然是一面最醒目的旗帜。写作是创造性劳动,而创新精神是一切创造性劳动的灵魂。
  三、大赛范围
  对象:在校初中生
  内容:围绕大赛主题,初赛作文题分四种形式——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共15道题。学生自行选题作文。
  四、报名
  形式: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以县(区)或学校为单位直接与江西赛区组委会办公室联系参赛。
  报名方式:
  1.登录“初中E站”(网址为http:∥cy.forsee.com.on)。
  2.点击“作文大赛”栏目,仔细阅读“【大赛报名】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报名”后,每一位参赛者按要求进行注册报名,将各自作品上传。
  3.每一个推荐单位将参赛者信息填人汇总表(详见附件1)后,与贴有参赛徽标的参赛作品纸质稿一同寄至组委会。
  时间:请于2016年12月1日前,将电子稿及纸质稿一并交至组委会。
  五、赛程安排
  本次大赛按市、省、全国逐级评选。具体程序如下:
  1.初赛阶段:2016年9~12月
  省级评选。所有选送的参赛作品均须经过学校评选后,填好参赛表格方能参评,电子稿和纸质稿一并提交。
  2.复赛阶段:2017年1月
  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会组成评审小组,对各省选送作品进行复评。经评委会严格评选,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3.决赛阶段:2017年4月中旬
  进入决赛的选手们,经过“听、说、读、写”的现场测试,角逐全国一等奖和“文学之星”。
  六、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江西赛区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可获得证书和奖品,指导老师也将获得相应证书,
  2.参加本次大赛的作文可同时参加2016年“新蕾杯”江西省中小学生优秀期刊阅读征文活动,可重复获奖。
  3.获省级一等奖的作品还将选送至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参加复评,选手有机会参加2017年4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七、其他事项
  本届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1306室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学生期刊运营公司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765995
  联系人:陈易、谢晶
  网址:http:∥cy.forsee.com.cn
  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难度也相对较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隔阂,是完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深化的合理做法,有益于教学效果的升华。现基于以生为本的观念,从生本亲近、生本碰撞、生本交融几个视角,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生本思想  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促进学生达到内心成长的效果。为此,
沒我高的个子,和帅挨不着边的脸蛋,要说起我对“郭奇葩”的第一印象,也只是那奇特的穿衣风格。  人家的同桌都是那么友善帅气,因此我对新同桌总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当我见到同桌“本尊”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可以用“现实总是残酷的”来形容。  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多嘴的“婆婆”;在同学眼里,他是个爱装酷的小孩,于是乎,“郭奇葩”成了他的代名词。虽然如此,但他的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  记得那天,我们要上生物公开课。
《这个杀手不太冷》(美国上映片名:TheProfessional)是1994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编剧及执导创作的一部动作电影。影片开始就是个不寻常的故事,一个是毫无破绽的杀手,能杀人于无影无踪:一个是十二岁的纯真女孩,一夜间被血洗家园,顿失所依。一丝怜悯,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展开了一段亦师亦友、亦父亦女、似有还无的感情关系。这是一部具有极强的商业性元素的主旋律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电影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所有读书方法中的最主要一项,可以起到培养语感、感受情感的作用,如果我们明确朗读的目标,并以情感为维系纽带,带领学生走完朗读教学全程,那么学生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一、将朗读目标安置于教学活动之先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说:非朗读则难以体味文章的音乐之美、铿锵之美,也难以体味文章的起承转合。但是教师必须注意避免给学生随意指出朗读任务,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
伊妹姐姐:  我在我们这里很有名的一所初中上学,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我无法想象自己考糟了会怎么样,感觉别人都在说我,感觉老师看我的眼神也不对,还想和家人发脾气。  苹果  每个人在面临一些重要的事情时,都会产生紧张情绪。适度的紧张,可以让我们更专注和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是,过度了就会起反作用。我想,对于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就是你产生如上问题的根源。总是担心需要应对自己考得不好的状况,可
内容简介  本书是90后双料学霸李柘远写给年轻人的人生使用手册,内容囊括求学中遇到的趣事、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以及自励心的建立,是一部少见的励志与趣味并存的散文集。本书不是单纯的学习方法的罗列,而是给处于迷茫期的你点明方向。不仅是学生,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本书也可以帮助你建立自励心和规划力。同时,书中的小故事介绍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及校园生活,可以为读者打开视野,了解到更多其他书本上没有的有趣经历。  作者
摘要:文本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情感的相似性,不仅要善于挖掘文本同类事物的情感相似性,也要善于和文本外的生活经验对接,挖掘相似情感。只有经过对比阅读,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深意。以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一文为例,谈一谈相似情感的挖掘,以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文本教学;相似情感;生活经验  文本教学的意义并不是把教师的阅读体验先入为主告知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反复阅读,在字里行间的穿梭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寥寥数语就概括出实践与认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行要建立在知上,知因行而实现,行成就知。在知行一体的情况下,自“明”就自然如群星拱月般出现。但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总是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将行与知各自囚禁在两个空间里,知行的不统一让学生的学习“缺氧”,使其在憋闷中艰难地维持内心秩序,仿佛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实质却是“哑
记得第一次走过小镇的山路,惊异于它的山形,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金”字。暮色降临的时候,在金色的阳光下,山上的大石,愈发显得神气。  关于这座山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之前,山形还不是如此,那个时候,有不少居民都住在山旁,树林蓊郁,处处弥漫着幽静的清香。山里住着一位祥和的山神,山神的家中摆满了金牛、金羊……整座房子被金色的光芒笼罩着,山中的人们无比神往。山神与山民的关系也极其融洽,虽是神,但从未向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