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的理念融入课堂,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自主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要构建探究式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按自己的思路去设计问题,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安排的学习内容过于紧凑,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难以主动探讨学习内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获得充分的提升。
   一、借助微課预学,构造翻转课堂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空间,将“教”与“学”进行互换,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向学生授课,让学生结合预学案开展自主预学,并完成预学案中布置的相关检测。学生通过预学,能对所学新知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如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内容前,学生通过微视频了解诗人、解析课题、读准字音、读出画面感,能感受词中表现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情感。学生也能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谁在“说丰年”?你从哪里看出是“丰年”?假如你是词人,看到这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你会对遇到的农民说些什么?学生有了预学,他们在课堂上的交流变得更加深入,才能体会农民沉浸在“稻花香”中的怡然自得的心境。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对他们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点拨、纠正,能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的理解会比较深刻。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权利。教师要注重营造课堂的探究氛围,与学生进行多元的互动,让他们积极融入语文活动之中,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运用实物、多媒体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学潜能。如在学习《草原》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草原美丽的景色,学生可以分享搜索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喜欢草原吗?谁能用一个词语、一首古诗、一首歌表达自己对草原的感受?教学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阅读与对话,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让学生想象热情相见的情形,并进行即兴表演,教师采访学生: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言吗?如果你不懂,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教师让学生参与表演、交流,体会激励、兴奋之情。
   三、引导自主探究,促进素养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动”“静”结合起来,既有学生的自主思考,也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知识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自主潜能,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如在学习《竹节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究。组一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你串了几扇门儿?组二任务:说说自己是怎么读的?组三任务:谈谈关于老师的故事,你们关注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能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交流自己的想法,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他们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去参与交流、讨论,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他们语言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内驱力。只有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挖掘并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才能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我在英语教学中,以激发情感为突破口,做了以下尝试。   一、积极进行情感交流,诱发自我需求   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英语教学中,我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游戏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情趣游
期刊
在高中生中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希望每个高中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而不是随波逐流。   一、以生涯教育课堂为主阵地,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探索自己的生涯发展,明确奋斗方向   在课堂上,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如下5个单元:人生需规划、知己、知彼、目标、行动。每个单元包括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   人生需规划:1.生涯彩虹图。以生涯彩虹图切入,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生命是动态连续的过
期刊
合作式学习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启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作为基本条件,注重师生间良好的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将过去的机械学习转变为创设学习。   一、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接到新班级的时候,我在第一节课时就把建立学习小组列入教学内容,之后用了两节课时间,进行小组建立、设计和评价。同时要求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班主任是国家对未来接班人人生目标培养的重要践行者,是上级部门精神传达的操作手,是学校与家庭的联络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从各个方面体现出这个岗位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心中有大爱。大爱,简单地说,就是关爱学生的一切,只要是对学生的健康
期刊
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以来,我就一直致力于课型和结构化教学的研究。课型研究不仅提高了我们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常说语文就是一个“针线筐”,如果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则是模模糊糊一大片。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呈现出来的教学千差万别。我们以往的教学多是上一节就研究一节,缺乏关联,没有做到前延后续。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构化,则为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也引发我在
期刊
良好习惯,终身受益。一年级是儿童正式接受学习的最初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下面我就一年级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初步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开学第一课,我就告诉孩子们,上一年级了,就是大孩子了,所以,要认真遵守老师要求的一些规定。每节课,我一到教室,先检查的就是
期刊
【书籍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名著阅读篇目。这部小说于1870年问世,以其神秘奇特的海底世界、惊心动魄的故事人物,深深吸引着读者,至今已逾百年,仍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   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原著,读整本书,“趣”字当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授之以渔,在阅读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领
期刊
识字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比较抽象枯燥,孩子们在学习中往往缺乏兴趣。微课识字教学可以挖掘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通过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最近一直在听数学教研组长丁老师的数学课,一个月下来,对于数学课有了更多的感受。以前对于数学课,总是局限于教科书上每节课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关注不够,使小学数学的知识产生了割裂。丁老师的课,始终把握数学的整体性,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我受益匪浅。下面以两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一、把握数学的整体感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
期刊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山东新泰。她镶嵌在乡镇和城市之间,多少有一些大城市的印记,这让我们这些言必尧舜的“保守派”在思想上免得让时髦的年轻人揶揄,又没有完全剪断乡愁的脐带和情丝,这先进与保守的挽结,其交集便是小县城文化:安静祥和,清心寡欲;偶尔还有对远方的眺望,“时矫首而遐观”。所以,于我来说,是个宜居的好地方。   电视塔、清音桥、莲花山和三官庙,这是新泰的四大景点,来新泰你至少要去这四个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