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热”不仅掀起了世界各地人们学习汉语的高潮,同时也让中国文化掀开神秘的面纱,逐渐走向世界。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其形象多变,内涵丰富,制作简单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因此,本文将分别对中国结的含义、起源和发展、寓意和其民俗文化价值进行阐述,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结。
关键词:中国结 含义 起源和发展 寓意 民俗文化价值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宋)张先
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中国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它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民间俗称为“绳结”。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的手工编织艺术,它独特的神韵、丰富的变化、多彩的颜色无一不体现着我们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 眷恋千年的团圆——中国结的含义
中国结之所以叫又叫做“绳结”,是人们赋予了它深厚的寓意。“绳”与“神”谐音。在古代,古人曾经非常的崇拜绳子一类的东西,因为古人认为绳子是可以通神灵的东西。有很多学者认为,小篆甚至是甲骨文字体中的“绳”字是由“蛇”字演变过来的,字形有很多相似之处。传说中造人补天的女娲就是蛇的化身,因此,古时候人们认为蛇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说文解字》中说道:
“结,缔也。从糸,吉声。”“缔,结不解也。从糸,帝声。”
从《说文解字》对两个字的解释就可以看出,“结”与“糸”是不可分割的。“糸”,古同“丝”,也就是丝线,制作“结”的材料。“结”就是“缔”,“缔”就是“结不解也”,丝线相互缠绕无法解开即为“结”。可以说,从古至今,“结”都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字眼,我们经常会用带有“结”字的词语来表达力量、和谐及向心性等情感。像是“团结”,这是一种力量;“结交”,这是一种和谐;“永结同心”这是一种向心性。无论是哪一种涵义,“结”都给人们一种团圆、温暖的美感。同时,“结”又与“吉”谐音,中国人对“吉”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吉”又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这些都是属于“吉”的范畴。正是如此,这种具有美好寓意的“绳结”艺术就随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而流传至今。
二 穿越千年的缱绻——绳结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绳结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 “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由此可见,在没有纸和笔的上古时代,人们是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事系大结,小事系小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绳结不再单纯地用于记事,开始出现了变化,也不再只有单纯的大结和小结,样式也变得丰富起来。
中国人自古就有佩戴玉佩的习惯,而要将玉佩系在衣服上,就少不了要使用绳子。怎样才能够用绳子将玉佩牢固地系在衣服上而又不影响玉佩的美观?于是,聪明的古人就开始想尽办法将绳子编出纷繁的花样,以便它能将玉佩系在衣服上又可以衬托玉佩的美感。后来就发展成了中国结的一些基本编法,像盘长结,吉祥结等等。
经过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结”的情意越来越浓,“结”开始频繁的运用在诗歌中来表达文人们的情感。最早和“结”有关的诗句应该是“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出自《诗·豳风·东山》。这句诗描写了母亲为自己即将出嫁的女儿扎结缡的情景。后来,“结缡”成了古时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的礼节。渐渐地,“结缡”一词就成为了古时成婚的
俗称。
《古诗十九首》中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和战国屈原《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都是用“结”的“不解”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是打了死结的丝线一样难以开解,思绪萦绕纠缠难以摆脱。
而晋朝刘伶《青青河边草》中的“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和梁武帝的《有所思》中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又不约而同地用“同心结”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寄托。到了宋代,“同心结”一词更是发展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名。
唐宋时期,浪漫的诗人将这份感情寄予“结”中,为“结”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寓意。最杰出的当数唐朝孟郊的诗《结爱》: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
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短短的十句诗,却一连用了九个“结”字,紧紧围绕着“结爱”的主题,表现出爱情中两颗心相互吸引、彼此融合的情感。
一个“结”字,将人们相互交错、紧紧缠绕、无法分割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正可谓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明清时期,中国结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满州贵族的人们,他们在穿衣佩玉时必定会用中国结将玉佩与衣服紧密相连。同时,结艺产品不仅品种纷繁,而且编织技巧也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是在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不同的中国结命名,为本就已经带有“吉祥”寓意的中国结赋予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厚的内涵。
民国时期,中国结更多的是作为旗袍上的盘扣,作为服饰上的装饰品。盘扣样式别致,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韵味。其多缝制在旗袍上,为本就极具中国特色的旗袍锦上添花,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韵。
到了现代,中国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结了,它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产品,从古老的挂饰到现代女性最爱的首饰,耳坠、手链、项链等等是应有尽有。
而中国结更是从单纯的平面结,发展成了立体的结,像盘长结,吉祥结等,成品都只是一个平面的挂饰,而现在,用这些五彩缤纷的绳子能够编织出丰富的立体装饰品,像玫瑰花、太阳花、金钱龟等等。
正是中国结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对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情感交织,才让中国结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逐渐的沉淀下来,形成了一种拥有多变的姿态和丰富的内涵的“千年情结”。 三 流传千年的古韵——中国结的寓意美
在每个中国结的编织过程中,一根根线绳都浸润了编者的情感,每条绳子都按照既奇妙而又理所当然的顺序互相缠绕,互相依偎。同时,不同的编法配上不同的装饰品,就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风采来。①每个基本的中国结都蕴含了丰富的寓意,而当不同的基本结进行各种组合的时候,又会产生出更多的寓意。
1.寓情于形
中国结的编法灵活多变,通过不同的编法可以编出各种形状的中国结,归纳起来大概有四种: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和汉字形。
(1)几何形
盘长结、方胜结、团锦结等等都是几何形的中国结。不同外形的中国结也被人们赋予了相应的固定的含义。比如团锦结,它的外形近似于圆形,有圆满之意。还有盘长结,它的主体部分是纵横交错的方形,象征着四通八达,源源不断的意思。
(2)动物形
像是招财蛙,还有鲤鱼结、蝴蝶结等等,这些动物的形象都是因为在千百年的文化洗礼中,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而被广大人民尊崇:鲤鱼结象征着赋予,蝴蝶结象征着坚贞的爱情等等。
(3)植物形
植物形的中国结和动物形的中国结有异曲同工之妙,经过民间流传和历史积淀,这些动植物的造型已经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被人们赋予了“拟人化”的性格,使它们成为了祈福纳吉的“代言人”。心灵手巧的人们能用绳线编出玫瑰花、向日葵和芍药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花花草草。
(4)汉字形
汉字形的中国结就不难解释了,人们用简单的线绳,按照方式和编织方法,依照汉字的笔顺进行编织,就将一根根普通的线绳变成了一个个奇妙的中国汉字,将人们寄情于中国结的情感表面化。
2.寓情于音
中国结的命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谐音”。这是命名中国结最常用也是最普遍的方式,通常都是以中国结的自然形态为依据,这种特点可以说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出一辙。像现在的中国结挂饰,最常看到的就是“壁鞋”,将一双双用丝线编织出来的小鞋子挂在墙壁上,用与“辟邪”同音的名字来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的意图。还有“磬结”,“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形同曲尺,而人们之所以用丝线将中国结编成“磬”的样子,则是取“磬”与“庆”同音,用来表达“吉祥喜庆”的意思。
用谐音来给中国结命名,是中国结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汉字同音字,也就是一音多字的特点,将隐藏在中国结身后的深刻寓意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也让中国结的形象与它所带来的吉祥深入人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现代人们的巧手,古老的中国结焕发了新的魅力,艺术家们将几种带有不同谐音寓意的中国结,运用特定的编织手法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大型组合中国结,而寓意也就更加的丰富。像大型中国结“吉庆有余”就是将“吉祥结”、“磬结”和“鲤鱼结”结合在一起,将三者的谐音和寓意叠加,取“吉庆有余”之意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祝福。
四 积淀千年的璀璨——中国结的民俗文化价值
几根线绳,三缠两绕,结成祝福。人类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结的文化就有多深厚,虽然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形式与思潮的演变,中国结却始终凝聚着与历史一脉相承的精髓。②
1.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是以结寓意、用结传情,用姿态千变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结来传扬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根根线绳在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的艺术家们的手中不断的编织交错,向世人展示着浓浓的中国美,向人们表达中国人民浓浓的中国情。这是中国结作为中国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情感基础。
2.象征吉祥、福瑞呈祥
从远古时期人们对绳子的尊崇,认为绳子是可以通神灵的物品,到现在,人们用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来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祈福祝愿等功效。这一类的中国结它凝聚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中国结上而被人们广泛的使用。这是中国结传达中国民俗文化的特有方式。
3.东方神韵、造型独特
在现在的生活中,多彩多姿的中国结装点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的材料、色彩、编织方法以及它独特的造型艺术,每一个方面都散发着我们中国古老的形式美:对称与和谐。尤其是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作为首饰、配饰、服饰等装饰艺术品,应用范围及用途的扩大,中国结更是将它特有的民俗文化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随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热潮的掀起,迎面而来的是一股“中国风”,书法文化、茶文化、功夫文化等等,让我们和世界人民一起看到了这些散发着传统芳香的文化。但是,在这些蓬勃大气的中国文化面前,我们也不要忘了这精致小巧的中国结。中国结沉淀的太久太久了,中国结没有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一件憾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中国结用一根根线绳编织出华夏千年的古韵,向世人诉说着浓浓的华夏情。
注释
① 冉冉.论中国结的寓意美..美术大观,2009.6.
② 李立新.论"中国结"-民族手工艺装饰.辽宁丝绸,006.2.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论“中国结”——民族手工艺装饰.辽宁丝绸,2006(2).
[2] 王晓丹.“情”系中国结.《美与时代(上旬刊)》,2009(7).
[3] 秦 岭.“中国结”里的千年情结.华人时刊.2003(1).
[4] 袁 燕.浅谈中国结应用装饰及象征意义.郑州纺织工业学院学报
2001(6).
[5] 刘可为,王金瑞.浅论中国结艺术与吉祥艺术.安徽文学 2006(9).
[6] 冉 冉.论中国结的寓意美.美术大观,2009(6).
[7] 魏晓娟、彭景荣.浅析中国结.美与时代(上旬刊),2011(7).
[7] http://www.zhongguojie.org/ 中国结艺网.
关键词:中国结 含义 起源和发展 寓意 民俗文化价值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宋)张先
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中国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它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民间俗称为“绳结”。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的手工编织艺术,它独特的神韵、丰富的变化、多彩的颜色无一不体现着我们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 眷恋千年的团圆——中国结的含义
中国结之所以叫又叫做“绳结”,是人们赋予了它深厚的寓意。“绳”与“神”谐音。在古代,古人曾经非常的崇拜绳子一类的东西,因为古人认为绳子是可以通神灵的东西。有很多学者认为,小篆甚至是甲骨文字体中的“绳”字是由“蛇”字演变过来的,字形有很多相似之处。传说中造人补天的女娲就是蛇的化身,因此,古时候人们认为蛇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说文解字》中说道:
“结,缔也。从糸,吉声。”“缔,结不解也。从糸,帝声。”
从《说文解字》对两个字的解释就可以看出,“结”与“糸”是不可分割的。“糸”,古同“丝”,也就是丝线,制作“结”的材料。“结”就是“缔”,“缔”就是“结不解也”,丝线相互缠绕无法解开即为“结”。可以说,从古至今,“结”都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字眼,我们经常会用带有“结”字的词语来表达力量、和谐及向心性等情感。像是“团结”,这是一种力量;“结交”,这是一种和谐;“永结同心”这是一种向心性。无论是哪一种涵义,“结”都给人们一种团圆、温暖的美感。同时,“结”又与“吉”谐音,中国人对“吉”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吉”又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这些都是属于“吉”的范畴。正是如此,这种具有美好寓意的“绳结”艺术就随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而流传至今。
二 穿越千年的缱绻——绳结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绳结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 “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由此可见,在没有纸和笔的上古时代,人们是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事系大结,小事系小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绳结不再单纯地用于记事,开始出现了变化,也不再只有单纯的大结和小结,样式也变得丰富起来。
中国人自古就有佩戴玉佩的习惯,而要将玉佩系在衣服上,就少不了要使用绳子。怎样才能够用绳子将玉佩牢固地系在衣服上而又不影响玉佩的美观?于是,聪明的古人就开始想尽办法将绳子编出纷繁的花样,以便它能将玉佩系在衣服上又可以衬托玉佩的美感。后来就发展成了中国结的一些基本编法,像盘长结,吉祥结等等。
经过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结”的情意越来越浓,“结”开始频繁的运用在诗歌中来表达文人们的情感。最早和“结”有关的诗句应该是“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出自《诗·豳风·东山》。这句诗描写了母亲为自己即将出嫁的女儿扎结缡的情景。后来,“结缡”成了古时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的礼节。渐渐地,“结缡”一词就成为了古时成婚的
俗称。
《古诗十九首》中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和战国屈原《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都是用“结”的“不解”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是打了死结的丝线一样难以开解,思绪萦绕纠缠难以摆脱。
而晋朝刘伶《青青河边草》中的“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和梁武帝的《有所思》中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又不约而同地用“同心结”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寄托。到了宋代,“同心结”一词更是发展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名。
唐宋时期,浪漫的诗人将这份感情寄予“结”中,为“结”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寓意。最杰出的当数唐朝孟郊的诗《结爱》: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
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短短的十句诗,却一连用了九个“结”字,紧紧围绕着“结爱”的主题,表现出爱情中两颗心相互吸引、彼此融合的情感。
一个“结”字,将人们相互交错、紧紧缠绕、无法分割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正可谓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明清时期,中国结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满州贵族的人们,他们在穿衣佩玉时必定会用中国结将玉佩与衣服紧密相连。同时,结艺产品不仅品种纷繁,而且编织技巧也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是在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不同的中国结命名,为本就已经带有“吉祥”寓意的中国结赋予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厚的内涵。
民国时期,中国结更多的是作为旗袍上的盘扣,作为服饰上的装饰品。盘扣样式别致,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韵味。其多缝制在旗袍上,为本就极具中国特色的旗袍锦上添花,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韵。
到了现代,中国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结了,它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产品,从古老的挂饰到现代女性最爱的首饰,耳坠、手链、项链等等是应有尽有。
而中国结更是从单纯的平面结,发展成了立体的结,像盘长结,吉祥结等,成品都只是一个平面的挂饰,而现在,用这些五彩缤纷的绳子能够编织出丰富的立体装饰品,像玫瑰花、太阳花、金钱龟等等。
正是中国结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对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情感交织,才让中国结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逐渐的沉淀下来,形成了一种拥有多变的姿态和丰富的内涵的“千年情结”。 三 流传千年的古韵——中国结的寓意美
在每个中国结的编织过程中,一根根线绳都浸润了编者的情感,每条绳子都按照既奇妙而又理所当然的顺序互相缠绕,互相依偎。同时,不同的编法配上不同的装饰品,就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风采来。①每个基本的中国结都蕴含了丰富的寓意,而当不同的基本结进行各种组合的时候,又会产生出更多的寓意。
1.寓情于形
中国结的编法灵活多变,通过不同的编法可以编出各种形状的中国结,归纳起来大概有四种: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和汉字形。
(1)几何形
盘长结、方胜结、团锦结等等都是几何形的中国结。不同外形的中国结也被人们赋予了相应的固定的含义。比如团锦结,它的外形近似于圆形,有圆满之意。还有盘长结,它的主体部分是纵横交错的方形,象征着四通八达,源源不断的意思。
(2)动物形
像是招财蛙,还有鲤鱼结、蝴蝶结等等,这些动物的形象都是因为在千百年的文化洗礼中,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而被广大人民尊崇:鲤鱼结象征着赋予,蝴蝶结象征着坚贞的爱情等等。
(3)植物形
植物形的中国结和动物形的中国结有异曲同工之妙,经过民间流传和历史积淀,这些动植物的造型已经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被人们赋予了“拟人化”的性格,使它们成为了祈福纳吉的“代言人”。心灵手巧的人们能用绳线编出玫瑰花、向日葵和芍药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花花草草。
(4)汉字形
汉字形的中国结就不难解释了,人们用简单的线绳,按照方式和编织方法,依照汉字的笔顺进行编织,就将一根根普通的线绳变成了一个个奇妙的中国汉字,将人们寄情于中国结的情感表面化。
2.寓情于音
中国结的命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谐音”。这是命名中国结最常用也是最普遍的方式,通常都是以中国结的自然形态为依据,这种特点可以说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出一辙。像现在的中国结挂饰,最常看到的就是“壁鞋”,将一双双用丝线编织出来的小鞋子挂在墙壁上,用与“辟邪”同音的名字来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的意图。还有“磬结”,“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形同曲尺,而人们之所以用丝线将中国结编成“磬”的样子,则是取“磬”与“庆”同音,用来表达“吉祥喜庆”的意思。
用谐音来给中国结命名,是中国结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汉字同音字,也就是一音多字的特点,将隐藏在中国结身后的深刻寓意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也让中国结的形象与它所带来的吉祥深入人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现代人们的巧手,古老的中国结焕发了新的魅力,艺术家们将几种带有不同谐音寓意的中国结,运用特定的编织手法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大型组合中国结,而寓意也就更加的丰富。像大型中国结“吉庆有余”就是将“吉祥结”、“磬结”和“鲤鱼结”结合在一起,将三者的谐音和寓意叠加,取“吉庆有余”之意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祝福。
四 积淀千年的璀璨——中国结的民俗文化价值
几根线绳,三缠两绕,结成祝福。人类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结的文化就有多深厚,虽然经历了各个时代的形式与思潮的演变,中国结却始终凝聚着与历史一脉相承的精髓。②
1.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是以结寓意、用结传情,用姿态千变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结来传扬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根根线绳在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的艺术家们的手中不断的编织交错,向世人展示着浓浓的中国美,向人们表达中国人民浓浓的中国情。这是中国结作为中国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情感基础。
2.象征吉祥、福瑞呈祥
从远古时期人们对绳子的尊崇,认为绳子是可以通神灵的物品,到现在,人们用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来达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祈福祝愿等功效。这一类的中国结它凝聚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中国结上而被人们广泛的使用。这是中国结传达中国民俗文化的特有方式。
3.东方神韵、造型独特
在现在的生活中,多彩多姿的中国结装点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的材料、色彩、编织方法以及它独特的造型艺术,每一个方面都散发着我们中国古老的形式美:对称与和谐。尤其是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作为首饰、配饰、服饰等装饰艺术品,应用范围及用途的扩大,中国结更是将它特有的民俗文化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随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热潮的掀起,迎面而来的是一股“中国风”,书法文化、茶文化、功夫文化等等,让我们和世界人民一起看到了这些散发着传统芳香的文化。但是,在这些蓬勃大气的中国文化面前,我们也不要忘了这精致小巧的中国结。中国结沉淀的太久太久了,中国结没有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一件憾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中国结用一根根线绳编织出华夏千年的古韵,向世人诉说着浓浓的华夏情。
注释
① 冉冉.论中国结的寓意美..美术大观,2009.6.
② 李立新.论"中国结"-民族手工艺装饰.辽宁丝绸,006.2.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论“中国结”——民族手工艺装饰.辽宁丝绸,2006(2).
[2] 王晓丹.“情”系中国结.《美与时代(上旬刊)》,2009(7).
[3] 秦 岭.“中国结”里的千年情结.华人时刊.2003(1).
[4] 袁 燕.浅谈中国结应用装饰及象征意义.郑州纺织工业学院学报
2001(6).
[5] 刘可为,王金瑞.浅论中国结艺术与吉祥艺术.安徽文学 2006(9).
[6] 冉 冉.论中国结的寓意美.美术大观,2009(6).
[7] 魏晓娟、彭景荣.浅析中国结.美与时代(上旬刊),2011(7).
[7] http://www.zhongguojie.org/ 中国结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