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CA153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脂、CA153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9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按1∶1年龄匹配的198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以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及乳腺癌患者的CA153水平。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165例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血脂及CA15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血脂等变量与CA153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水平分别为(1.22±0.73)mmol/L和(1.06±0.5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9,P=0.011);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4.47±0.86)mmol/L和(4.99±0.8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8,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别为(1.32±0.34)mmol/L和(1.53±0.3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3,P<0.001)。较高的TC和HDL-C水平均为乳腺癌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50,P<0.001;OR=0.531,P=0.013)。淋巴结阳性和阴性患者TC水平分别为(4.36±0.73)mmol/L和(4.67±0.8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8,P=0.0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2.53±0.58)mmol/L和(2.77±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P=0.022)。临床分期为Ⅰ期患者和Ⅱ、Ⅲ期患者TC水平分别为(4.90±0.89)mmol/L和(4.46±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5);LDL-C水平分别为(2.95±0.71)mmol/L和(2.60±0.6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5,P=0.008)。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CA153水平[(14.94±7.45)U/ml]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1.96±5.9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P=0.020)。CA153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167,P=0.032)。

结论

血脂异常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不同淋巴结状态及肿瘤分期的患者血脂水平也不尽相同,CA153水平与TG水平存在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1例以多发咖啡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Legius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并明确其诊断。方法收集1例以多发咖啡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先证者及其父母和外祖父母临床资料,采集上述受试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再在家系中对突变位点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明确其诊断。结果先证者男,12岁,躯干可见10余处长径> 5 mm的咖啡斑,腋窝、腹股沟多
人和动物的宏基因组分析表明,特应性皮炎(AD)与肠道和皮肤微生物群的失调有关。微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以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及AD病情加重,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免疫、代谢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参与AD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宏基因组学在AD微生物研究及治疗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微生物群落介导AD发病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针对AD的微生态治疗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目的研究合并及不合并糖尿病(DM)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图像质量(IQ)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诊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196例[男174例,女22例;DM 64例;年龄(57±10)岁]。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显像前采用口服葡萄糖+静脉注射胰岛素法调节
目的探讨基于靶向整合素αvβ3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TRT)联合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蛋白配体1(PD-L1)的免疫治疗的抗肿瘤疗效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制备可特异性靶向整合素αvβ3的分子探针177Lu-伊文思蓝(EB)-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并测定其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化纯。建立结肠癌MC38荷瘤鼠模型,进行生物分布及microSPECT显像研究。通过监测小鼠肿瘤体积和体质量变化来评估疗效与
期刊
该篇继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与核素11C、13N和18F共价结合的放射性标记PET示踪剂的放射化学。从回旋加速器中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入手,阐述了PET示踪剂生产的全过程;之后是放射合成的自动化过程,包括相应合成的必要步骤;并最终确定了质量控制要求。
期刊
期刊
目的进行固体靶PET核素89Zr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制备89Zr并标记产物89Zr-去铁胺(DFO)-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方法采用核反应89Y(p,n)89Zr生产89Zr,设计加工89Y靶的固定靶托,由医用回旋加速器20 μA质子束流约12.5 MeV轰击89Y靶约1~2 h。使用羟肟酸树脂分离纯化轰击后的靶片,用1 mol/L草酸溶液淋洗获得89Zr。分析其特征峰、放射性
锌指蛋白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家族,通过促癌或抑癌作用广泛参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多种锌指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锌指蛋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