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展开研究,先阐述基本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内容,然后对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举措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包括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質量行为,加强多种监管方式的应用,旨在加快国际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高中国工程标准水平,引领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分析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具有流程多、复杂性等特点,要想不断提高整体质量,必须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其与设计标准要求相一致。而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不同施工条件的影响下,分包形式在各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企业在施工技术、企业规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的提升。自1984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建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质量监督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土建工程质量与合格性要求不相符,不仅会对建筑安全造成制约,也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必须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以施工现场为中心,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重点,建立企业和工程项目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责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一、施工质量监管的内容
(一)工程前期监督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前组织各方责任主体现场人员进行重点部位重点要求交底、监督程序交底,进一步掌握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同,强化各方主体的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强制性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按照“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的要求,工程建设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和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应对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验收管理。同时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分布、分项和关键工序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作出相应规定,从而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二)施工中质量监督
首先,对于质量监督部门来说,应不定期对施工过程各分部分项目隐蔽验收进行监督抽查还应对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重点抽查社会反应较大的材料,例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及外墙保温材料)等,从而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水平;其次,对参与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督来保证现场的工程质量,既是检查现场的工程实体质量,也是通过工程实体质量证实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第三,加强项目过程中参与建设的第三方工程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的监督,杜绝工程质量检测数据造假致使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发生;第四、贯穿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思想理念,严把工程实体质量关,狠抓质量通病,加强对重点工程、公共建筑、医院、学校、商品住宅工程的重点监督检查。
(三)工程竣工验收监督
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和竣工验收后永久性标牌制度,在申请工程竣工报告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从文件和合同要求出发,向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进行反馈,获取其审核签字。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应提高对工程质量评估的高度重视,尤其对于委托监理工程项目[2]。而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应对勘察文件和设计文件进行严格检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检验报告的编制,并对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相应的检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举措
(一)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和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管控严格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以严肃问责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考核机制,促进各责任部门严格履职尽责。
(二)加强检测机构管理
工程检测为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行业从政府为主导的监督检测室发展成为今天的第三方工程服务机构,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数据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检测的数据及结论为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市场凌乱,检测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检测机构为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越资质承揽业务、出具虚假检测数据等造假行为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严格的审查注册制度,定期对检测机构检测行为进行抽查,对服务的质量进行跟踪评价,迫使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行业竞争环境,保证检测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多种监管手段的应用
分析工程建设的特点,其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显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提高从工程设计、施工和检验竣工等环节的高度重视。不断拓展检查范围。此外,应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工程质量监管总的作用,加强动态监控技术的应用,如现代GPS技术、大数据、移动通讯等信息化的技术应用,推动各方主体、监管部门等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打造基于信息化技术、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知,现阶段,建筑质量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寿命周期的诸多环节中也得到了紧密的融合。良好的工程质量,不仅可以对社会发展形成推动作用,而且还可以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提高对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高度重视,政府、建筑企业应形成合力,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共同致力于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强化,使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1]逄树勇,张桂俊.电力企业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27):195-196.
[2]张萍,李江平,冯春.道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评《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J].工业建筑,2021,51(03):207.
[3]徐斌,刘亚迅,段晓明,韦颂,何光源.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J].质量与市场,2020(19):58-60.
[4]工程质量行为规范化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2018年第36卷第一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分析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具有流程多、复杂性等特点,要想不断提高整体质量,必须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其与设计标准要求相一致。而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不同施工条件的影响下,分包形式在各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企业在施工技术、企业规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的提升。自1984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建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质量监督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土建工程质量与合格性要求不相符,不仅会对建筑安全造成制约,也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必须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以施工现场为中心,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重点,建立企业和工程项目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责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一、施工质量监管的内容
(一)工程前期监督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前组织各方责任主体现场人员进行重点部位重点要求交底、监督程序交底,进一步掌握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同,强化各方主体的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强制性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按照“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的要求,工程建设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和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应对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验收管理。同时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分布、分项和关键工序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作出相应规定,从而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二)施工中质量监督
首先,对于质量监督部门来说,应不定期对施工过程各分部分项目隐蔽验收进行监督抽查还应对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重点抽查社会反应较大的材料,例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及外墙保温材料)等,从而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水平;其次,对参与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督来保证现场的工程质量,既是检查现场的工程实体质量,也是通过工程实体质量证实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第三,加强项目过程中参与建设的第三方工程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的监督,杜绝工程质量检测数据造假致使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发生;第四、贯穿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思想理念,严把工程实体质量关,狠抓质量通病,加强对重点工程、公共建筑、医院、学校、商品住宅工程的重点监督检查。
(三)工程竣工验收监督
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和竣工验收后永久性标牌制度,在申请工程竣工报告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从文件和合同要求出发,向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进行反馈,获取其审核签字。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应提高对工程质量评估的高度重视,尤其对于委托监理工程项目[2]。而对于设计单位来说,应对勘察文件和设计文件进行严格检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检验报告的编制,并对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相应的检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举措
(一)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和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管控严格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以严肃问责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考核机制,促进各责任部门严格履职尽责。
(二)加强检测机构管理
工程检测为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行业从政府为主导的监督检测室发展成为今天的第三方工程服务机构,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数据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检测的数据及结论为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市场凌乱,检测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检测机构为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越资质承揽业务、出具虚假检测数据等造假行为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严格的审查注册制度,定期对检测机构检测行为进行抽查,对服务的质量进行跟踪评价,迫使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行业竞争环境,保证检测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多种监管手段的应用
分析工程建设的特点,其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显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提高从工程设计、施工和检验竣工等环节的高度重视。不断拓展检查范围。此外,应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工程质量监管总的作用,加强动态监控技术的应用,如现代GPS技术、大数据、移动通讯等信息化的技术应用,推动各方主体、监管部门等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打造基于信息化技术、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知,现阶段,建筑质量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寿命周期的诸多环节中也得到了紧密的融合。良好的工程质量,不仅可以对社会发展形成推动作用,而且还可以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提高对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高度重视,政府、建筑企业应形成合力,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共同致力于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强化,使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1]逄树勇,张桂俊.电力企业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27):195-196.
[2]张萍,李江平,冯春.道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评《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J].工业建筑,2021,51(03):207.
[3]徐斌,刘亚迅,段晓明,韦颂,何光源.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J].质量与市场,2020(19):58-60.
[4]工程质量行为规范化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2018年第36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