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呈现三个中心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行将过去,我们中国人在回顾一年的国际形势时,往往更多地会想到我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然而,世界很大,中国的外交舞台也很大,我们必须放眼全球,仔细分析、观察和思考,才能对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判断。
  2012年,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过去的一年里,50多个国家举行了选举,领导人更迭,国际舆论议论纷纷。然而,2012年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国际关系中正在呈现出三个中心。
  金融危机的中心在欧洲
  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危机来势迅猛,雷曼公司以及美国一批大公司和银行倒闭,华尔街陷入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很显然,当时金融危机的中心是在美国。
  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场危机规模之大,来势之迅猛,影响之深远,堪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相媲美。面对这场危机,一个国家,就连美国这样一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很难单独应对,人类必须联合起来。
  20国集团分别于2008年11月8~9日在美国华盛顿,2009年4月1~2日在英国伦敦,2009年9月24~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了三次峰会。这三次峰会举行的及时,措施有效,使得这场大危机没有像上个世纪那样,演变为大萧条。
  2009年12月,爆发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希腊国家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如果欧盟不给予及时救助的话,希腊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和向欧元区其他国家扩散,十分明显,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这种状况的出现绝非偶然。
  首先,是欧元先天不足。货币统一了,但是欧元区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并没有统一,这就为后来的危机种下了祸根。这种状况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显现不出来,但是,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的代议制民主。这种体制虽然保证了欧洲政局长期总体稳定,但也造成了欧洲政治家短期行为成风。他们在竞选的时候,为了赢得选票,当选执政,向选民做出了众多的允诺。然而,一旦当选执政之后,要兑现竞选诺言时,发现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钱。在西方的体制下,竞选诺言往往很难全部兑现。但是,完全不兑现是不行的,必须兑现一部分。要部分兑现竞选诺言,就需要钱,没有钱,就只好举债。反正自己在位就几年,还债是后人的事。上述状况决定,欧盟大部分国家都过度举债,远远超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60%上限。希腊公共债务占其GDP的比重达120%,欧盟27国平均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83.4%。
  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国家领导人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应对债务危机上。欧盟已经举行了20多次首脑会议,会议虽多,措施也不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危机使欧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英国本身经济状况不好,对援救希腊等国态度不积极。2011年12月,欧盟峰会决定采纳德法两国修改欧盟条约的草案,在欧盟范围内实行统一财政政策。17个欧元国及9个非欧元国均表示将加入新条约,只有英国拒绝新条约。英国与欧盟的距离正在拉开。
  欧盟成员国多数经济在低谷中徘徊,欧元区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再次陷入了衰退。欧洲经济不景气,失业问题严重,特别是青年人找不到工作。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西班牙和希腊超过50%,法国25.2%,英国21%。青年失业率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的资金缺口高达1.4万亿欧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要弥补资金的缺口,各国就必须实行紧缩政策,削减福利。失业和福利削减,就导致欧洲的社会风潮愈演愈烈,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增加了欧盟国家应对欧债危机的困难。
  2012年11月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元区至少还要再过5年才能从严重债务危机中恢复过来。”
  局部战争的中心在中东
  2010年年底,“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引发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大地震。该地区的动荡局势持续发酵,一个个强人政权倒台,政治伊斯兰势力在中东扩展。很有象征意义的是,2012年6月30日,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埃及举行总统选举,穆斯林兄弟会下属的自由与正义党党首穆尔西当选为埃及新总统。
  2012年以来,形势的发展表明,中东、北非的动荡集中反映在叙利亚。叙利亚的内战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3月15日全面爆发。到今天,内战愈演愈烈,已有3万人丧身,逾25万难民逃离国外。叙利亚内战从本质上看,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全球大国在插手,地区大国在博弈,不同教派的力量在较量,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对抗在这里继续,民族矛盾在发展,基地组织也趁机在叙利亚发展自身势力。如此规模的“代理人战争”,是冷战结束之后第一次出现的现象。叙利亚已经成为全球各种矛盾集中反映的地方。
  今天,这场战争已经陷入了僵局。从交战双方的情况来看,叙利亚政府军是有组织的,国际上得到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而反对派力量由众多的派别组成,他们要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是一致的,但政治上又各有所图。反对派在国际上得到美国、欧洲,以及土耳其、沙特等海湾国家的支持,但支持的力度不一。美国不愿提供先进武器,担心落入基地组织之手。欧洲不愿意武装介入。虽然在外界的推动下,叙利亚的反对派正在走向联合,但要真正形成统一的力量,绝非易事。上述因素决定,战场上的僵持局面可能会持续。
  在上述背景下,一方面,阿以冲突的形势在恶化,冲突不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另一方面,伊朗核危机也在深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012年9月27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用图说明伊朗正越来越接近制造核武器的临界点。他声称,现在伊朗已经拥有91.4公斤浓缩铀,预计到明年夏天,伊朗就可以生产出制造核武器需要的200-250公斤浓缩铀。9月28日,内塔尼亚胡还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电话交谈,敦促美国为伊朗拥核画一条“红线”。11月7日,美国大选刚结束,内塔尼亚胡扬言以色列已经做好准备,在必要时对伊朗动手,来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美国一些与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智库私下声称,美国对伊朗开战已经不是开不开的问题,而是何时开的问题。他们还认为,叙利亚内战的根子是伊朗,把伊朗收拾了,问题就解决了。   十分明显,中东地区,特别是叙利亚的内战,已经成为全球地区热点和局部战争的中心。
  东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
  今天,世界经济仍然在低谷徘徊,一向是世界经济发动机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状况都不好。然而,新兴大国,特别是东亚地区,尽管经济增速在减缓,但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7.5%至7.7%之间,印度为4.9%,泰国为4.5%,菲律宾为5.6%,印尼央行预测今年印尼经济增长率将达6.3%。世界银行预测东亚经济今年增长为7.2%。
  2012年7月,我去伦敦访问,会见了一位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他说:全球经济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西方经济脆弱,新兴大国经济增长强劲。尽管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大可能回到过去10年的两位数,但是如果中国能够保持7%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也非常可观了。中国7%的增速,意味着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相当于美欧的总和。
  三个中心如此清晰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2012年国际形势中最引人瞩目的。三个中心均牵动国际关系的全局,并在可预见的将来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中心在欧洲,那就意味着,一方面,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欧盟,今后数年内处境困难,这必将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另一方面,今后几年,欧盟的主要精力仍然会放在应对危机上,很难抽身来关注世界其他地方。
  全球动荡、地区热战的中心在中东,特别是在叙利亚。看来,中东、北非的动荡有可能常态化。
  中东的动荡,叙利亚的战争正在吸引全球的注意力。美国一再声称要重返亚太,重返亚太是美国必须采取的行动。美国的战略重点是随着国际关系重心的转移而转移的。在过去很长的岁月里,国际关系的重心在大西洋,美国的战略重点当然在大西洋。现在,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向太平洋地区转移,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美国的战略重点当然要追随这一大趋势。然而,中东地区的动荡,特别是叙利亚的内战,正在愈演愈烈,美国重返亚太心有余而力不足。中东地区,叙利亚战争,伊朗核危机,仍然会占据美国的许多精力。要想真正重返亚太,谈何容易。
  全球动荡,地区热战的中心,一般只能有一个。特别是在今天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更是如此。
  亚洲,特别是东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出现这样一个局面,是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充分利用了地区和平与全球化所提供的良好环境,在本国国内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并妥善地处理了相互之间的分歧,所带来的成果。尽管近一段时间以来,东亚国家之间围绕着领土和主权争议,出现了一些紧张形势,但是,这种紧张与中东地区的热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十八大之后,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三个中心的出现,证明我们所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并没有过去。今后1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宏伟目标。
其他文献
前不久,民进党前主席、也是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有力竞争者蔡英文,在台湾举行的“台湾投资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台湾经济发展新思维及新模式”演讲,提出“两岸皆应前瞻未来,为两岸经济的互利双赢,为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的互惠合作,为两岸存在的歧见及争议有效化解,应建立全新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坚定、务实、稳健的步伐,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正向关系”。这一积极、正面论述受到外界关注,并给予肯定。  若这是蔡英
在通往人气热络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马路上,有个毫不起眼的指示牌标注着“钱穆故居”。在川流不息的车河中,似乎很少有人留意到它。我依据路线指示,前往外双溪边坐落有国学大师钱穆故居的东吴大学,期待一睹大师的生活轨迹,但寻寻觅觅而不得见,便顺势问一位学校里匆忙经过的年轻人。当听到钱穆的名字时,她摇摇头,露出一脸疑惑。  午后的校园里,紧邻着安素堂小教堂及爱徒楼的钱穆故居显得格外安详静谧。当我从入口处的红门拾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参观讲述中国近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历程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三个字,道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心声。为了追求这一梦想,中国人奋斗了一百多年,前仆后继,筚路褴褛。  2013年3月,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不同界别
2012年正月初三,返乡的记者驱车驶出郑州市区,沿新密、禹州、登封、郏县一路西南,满眼的平原或是山峦麦苗青翠,一座座村庄沉浸在新春的阳光里,远处不时传来鞭炮的炸响声。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耕地占中国1/16,粮食总产连续4年超千亿斤,占中国粮食产量的1/10,小麦产量占中国1/4强。每年向外输出300亿斤以上粮食和粮食制成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农之势”的影响力已越出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国家之一,已记录到的脊椎动物约65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0%。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朱鹮、扬子鳄等47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  长期以来,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守护美丽生灵及人类家園,善尽国际国内义务。
坐车穿行在沪昆高速公路贵阳至清镇段,感觉真不错。六车道,路面宽阔通畅,不知不觉,汽车速度已达每小时120公里的限速。眼前美景闪,耳边风声过,简直就是风驰电掣的“速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车已到达目的地。从贵阳到清镇,只用了10多分钟。  贵阳一清镇高速公路,是2011年9月初贵州省开通的第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也是全省“十二五”开局之年建成的第一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贵阳一清镇高速公路成功
据测,2011年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普通中国人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对生活怀有更高的期待和梦想。无论是生活刚起步的年轻人、事业有成的中年人、空巢老人,还是初尝创业艰辛的创业者、再就业的工人、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都对新一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既有对住膀等物质生活的期望,也有对子女教育、家庭和睦、创业发展,以及精神世界的追求。    郝留焰:想有一个安稳的
健康是生命的源泉,事业发展的本钱,家庭幸福的基础,民族兴旺的标志和国家昌盛的保障。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  10年来,中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健康不断改善  1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集中体现在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上。  人均期望寿命。人均预期寿命是
贵刊第10期《改革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组文章报道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精彩故事。创新不仅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放大各生产要素的效应,从而提升全社会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转型升级。新一届中央政府反复强调创新,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10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改革之路从
2009年在外国外交史上可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心,这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也是国际关系当中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走到世界舞台中心比我们原来的预期要早,是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进程。由于这是一个新事物,我们缺乏思想准备,一定还不适应,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心态。我们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心态?我看还是平常心好。所谓平常心,就是泰然处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