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的了解油井具体情况,全面提升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并且不会影响周边环境。本文主要深入的分析注气与复合驱采油技术,希望可以全面提升油田的采收率。
[关键词]提升采油;采收率;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75-01
0前言
目前我国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向开采井内注入二氧化碳(CO2)以及复合驱采油技术等两种技术,这两种技术都能够促进石油开采的正常进行,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1 注入 CO2提高采油采收率
1.1 提高采收率原理
CO2驱油技术相对来说复杂程度比较高,同时在进行驱油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油藏压力、温度以及流体性质,这些都要主要决定因素,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 CO2可以与原油溶合到仪器,并且在该过程中,原油的体积会急速膨胀,使得油井内部的原油空隙会逐渐增大,从而加速采油器的开采施工。
其次,原油与 CO2相溶的过程中,原油与地层或者是油井的粘附力逐渐下降,使得其具备更好的流动性,只需要注入少量的驱油剂就能够提高采收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毛细血管的吸渗性,能够大大扩大扫描范围,保证地下的水与油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当CO2与水融合后就能够提高水的粘性,将这样的水注入到油井内,其流动性就会下降,同时还能够降低水界面的张力,逐步的分离水与油,从而可以大大提升驱油效率。
正是由于以上的两种原因,在油井内部注入CO2能夠提升流动性、降低混相压力,进而提升采收率。因此原油的流动状态对于石油开采的影响非常大,而相态的变化也是提高驱油效率的关键。
1.2 驱油方法
在油井中注入CO2可以提升采收效率主要是通过以下的三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使用CO2进行混相驱油,其工作的原理主要是通过CO2能够将原油中的中轻质部分进行分离或者是将这些物质气化,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油界面的张力实现混相。但是该技术只能应用到密度小于0.9042的原油中,而其他的油藏则不适用。运行该法进行石油开采对于储层的要求有以下几个要求:石油储层的深度为1km~3km之间,并且岩层的密度比较大、渗透率高,原油也不具备非常高的粘度指标,储层周围的岩石是砂岩或者是碳酸盐层,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之后才能运用CO2驱油技术来进行采收率的提升。
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在原油中注入纯度比较高的CO2,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注入量并且采用的是循环注入的方式来进行,在开采 过程中每开采164m?就能够将1桶330kg的原油进行替换,较之以往的方式,其可以提高采油效率约为10.9%。在应用该技术进行采收率提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当油井以及油藏的压力小于最小混相压力时,在混相驱油时会使用非常少量的CO2,并且储层中的注水原油饱和度也要严格的控制,其必须保证在33.6%~42%之间。
第二种非混相驱油方式可以全面提升采油效率,但是这种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应用在储层中密度较大的油藏中,通常需要达到9~15°API。对重油进行开采时比较困难,通常以往的开采方式只能开采约1.5%,但是运用了CO2非混相驱油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开采量,基本可以达到6k 桶/d,提升了约6.5%。这主要是因为将CO2融入到原油中,溶解规格基本上达到了13m?一桶,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油迅速膨胀,粘度也能够大幅下降。
使用非混想CO2驱油方式一般需要以下的几点要求:
首先,储油层的纵向渗透率应该非常高,但是很多的原油都以柱状存在,岩层就能够形成了一个气顶的圈闭环境,如果油层出现了断裂或者是断层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驱油效率的下降。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开采,平均280m?~400m?就可以替换重量为560kg~790kg 原油,可以实现20%采收率的提升。
第三种主要是单井非混相CO2吞吐开采技术,该技术成本非常低,开采中采用注入CO2的方式能够大大增大原油的体积,有效的降低原油的粘度,并且能够及时将原油中的中轻质物质进行分离。由于对稠油开采的过程中与蒸汽吞吐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不同,单井非混相CO2吞吐能够应用于稠油以及轻质油的开采。
1.3 驱油工艺流程
无论是应用以上哪种方式进行原有开采,都需要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首先,使用设备将CO2进行压缩处理,然后运用输送设备进行输送,还应该在原油中设置一个储藏的系统,运输管路也应该专门设置,对地下油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机组,每个油井都要配置相应的气体分配站,在提取了油品之后需要将其与CO2进行有效的分离。为了提高油品质量,还应该建设防腐以及防水化物的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油井的安全性以及周边环境的质量。二氧化碳的压缩器械需要保证其含量达到80%~95%,该系统必须具备冷却、加热、蒸发等全部过程。
2 复合驱采油技术分析
复合驱油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普通的凝胶以及表面的活性剂混合使用,充分的发挥以上两种物质的优点,进而实现采收率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将凝胶剂放置在开采设备的前端位置上,然后在使用表面活性剂来驱替原油,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油的纵向与横向缩存在的差异,进而扩大了驱替作用面积,提高了开采工作效率。复合驱替技术的作用范围比较有效,其主要应用在油藏非均匀性比较强且含水率较高的油藏中。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含水率比较高的油藏中,并且可以大大改善驱油效果,全面提升采收率。
3 复合驱采油技术设计
开采操作中,凝胶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驱油体积,进而提高开采效率,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与注入气体的方式基本相同。通过复合驱油技术来提高采收效率的时候,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合物界面的张力,同时更少的减少油量的残余量,并且提升了开采效率。而对于那些处于开发后期的油藏来说,其残油量主要集中在小储层中,并且该小储层往往存在积水严重的情况。
因此,在该类原油油井中,在实际开采中要使用凝胶剂可以更好的调和剖析效果,并且更好的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流动性,大大提升了开采工作效率。
但是,应用该技术进行开采时,必须要合理的控制凝胶剂的使用量,如果量非常少,那么在今后的开采的过程中驱油渗入速度就会比较快,这就造成了驱油面积难以控制,也就不能将原油驱替出。而一旦凝胶剂过多,必然会使得出油层的吸水体系被严重损坏,驱油也就难以深入地层,由此可见,需要全面的控制凝胶剂的使用量。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应该根据油井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使得凝胶剂具备更好的调节剖析效果,同时还不能损坏地层吸水层。在体积与油层逐渐增大的过程中,采收率也会大幅提升,但是在到达了一定的数值之后,驱油幅度必然会下降,就能够连续提升采油率。
4 结 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对于石油需求量也大幅提高,全球石油资源都呈现出紧缺的状态。因此,提升石油的采收率已经是必然。
参考文献
[1] 贾德方.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7)
[2]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付金华,王玉华,周体尧. 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2)
[3] 李倩,李锦超. 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化工应用. 2011(07)
[关键词]提升采油;采收率;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75-01
0前言
目前我国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向开采井内注入二氧化碳(CO2)以及复合驱采油技术等两种技术,这两种技术都能够促进石油开采的正常进行,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1 注入 CO2提高采油采收率
1.1 提高采收率原理
CO2驱油技术相对来说复杂程度比较高,同时在进行驱油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油藏压力、温度以及流体性质,这些都要主要决定因素,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 CO2可以与原油溶合到仪器,并且在该过程中,原油的体积会急速膨胀,使得油井内部的原油空隙会逐渐增大,从而加速采油器的开采施工。
其次,原油与 CO2相溶的过程中,原油与地层或者是油井的粘附力逐渐下降,使得其具备更好的流动性,只需要注入少量的驱油剂就能够提高采收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毛细血管的吸渗性,能够大大扩大扫描范围,保证地下的水与油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当CO2与水融合后就能够提高水的粘性,将这样的水注入到油井内,其流动性就会下降,同时还能够降低水界面的张力,逐步的分离水与油,从而可以大大提升驱油效率。
正是由于以上的两种原因,在油井内部注入CO2能夠提升流动性、降低混相压力,进而提升采收率。因此原油的流动状态对于石油开采的影响非常大,而相态的变化也是提高驱油效率的关键。
1.2 驱油方法
在油井中注入CO2可以提升采收效率主要是通过以下的三个步骤来实现:
首先使用CO2进行混相驱油,其工作的原理主要是通过CO2能够将原油中的中轻质部分进行分离或者是将这些物质气化,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油界面的张力实现混相。但是该技术只能应用到密度小于0.9042的原油中,而其他的油藏则不适用。运行该法进行石油开采对于储层的要求有以下几个要求:石油储层的深度为1km~3km之间,并且岩层的密度比较大、渗透率高,原油也不具备非常高的粘度指标,储层周围的岩石是砂岩或者是碳酸盐层,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之后才能运用CO2驱油技术来进行采收率的提升。
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在原油中注入纯度比较高的CO2,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注入量并且采用的是循环注入的方式来进行,在开采 过程中每开采164m?就能够将1桶330kg的原油进行替换,较之以往的方式,其可以提高采油效率约为10.9%。在应用该技术进行采收率提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当油井以及油藏的压力小于最小混相压力时,在混相驱油时会使用非常少量的CO2,并且储层中的注水原油饱和度也要严格的控制,其必须保证在33.6%~42%之间。
第二种非混相驱油方式可以全面提升采油效率,但是这种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应用在储层中密度较大的油藏中,通常需要达到9~15°API。对重油进行开采时比较困难,通常以往的开采方式只能开采约1.5%,但是运用了CO2非混相驱油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开采量,基本可以达到6k 桶/d,提升了约6.5%。这主要是因为将CO2融入到原油中,溶解规格基本上达到了13m?一桶,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油迅速膨胀,粘度也能够大幅下降。
使用非混想CO2驱油方式一般需要以下的几点要求:
首先,储油层的纵向渗透率应该非常高,但是很多的原油都以柱状存在,岩层就能够形成了一个气顶的圈闭环境,如果油层出现了断裂或者是断层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驱油效率的下降。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开采,平均280m?~400m?就可以替换重量为560kg~790kg 原油,可以实现20%采收率的提升。
第三种主要是单井非混相CO2吞吐开采技术,该技术成本非常低,开采中采用注入CO2的方式能够大大增大原油的体积,有效的降低原油的粘度,并且能够及时将原油中的中轻质物质进行分离。由于对稠油开采的过程中与蒸汽吞吐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不同,单井非混相CO2吞吐能够应用于稠油以及轻质油的开采。
1.3 驱油工艺流程
无论是应用以上哪种方式进行原有开采,都需要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首先,使用设备将CO2进行压缩处理,然后运用输送设备进行输送,还应该在原油中设置一个储藏的系统,运输管路也应该专门设置,对地下油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机组,每个油井都要配置相应的气体分配站,在提取了油品之后需要将其与CO2进行有效的分离。为了提高油品质量,还应该建设防腐以及防水化物的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油井的安全性以及周边环境的质量。二氧化碳的压缩器械需要保证其含量达到80%~95%,该系统必须具备冷却、加热、蒸发等全部过程。
2 复合驱采油技术分析
复合驱油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普通的凝胶以及表面的活性剂混合使用,充分的发挥以上两种物质的优点,进而实现采收率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将凝胶剂放置在开采设备的前端位置上,然后在使用表面活性剂来驱替原油,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油的纵向与横向缩存在的差异,进而扩大了驱替作用面积,提高了开采工作效率。复合驱替技术的作用范围比较有效,其主要应用在油藏非均匀性比较强且含水率较高的油藏中。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含水率比较高的油藏中,并且可以大大改善驱油效果,全面提升采收率。
3 复合驱采油技术设计
开采操作中,凝胶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驱油体积,进而提高开采效率,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与注入气体的方式基本相同。通过复合驱油技术来提高采收效率的时候,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合物界面的张力,同时更少的减少油量的残余量,并且提升了开采效率。而对于那些处于开发后期的油藏来说,其残油量主要集中在小储层中,并且该小储层往往存在积水严重的情况。
因此,在该类原油油井中,在实际开采中要使用凝胶剂可以更好的调和剖析效果,并且更好的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流动性,大大提升了开采工作效率。
但是,应用该技术进行开采时,必须要合理的控制凝胶剂的使用量,如果量非常少,那么在今后的开采的过程中驱油渗入速度就会比较快,这就造成了驱油面积难以控制,也就不能将原油驱替出。而一旦凝胶剂过多,必然会使得出油层的吸水体系被严重损坏,驱油也就难以深入地层,由此可见,需要全面的控制凝胶剂的使用量。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应该根据油井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使得凝胶剂具备更好的调节剖析效果,同时还不能损坏地层吸水层。在体积与油层逐渐增大的过程中,采收率也会大幅提升,但是在到达了一定的数值之后,驱油幅度必然会下降,就能够连续提升采油率。
4 结 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对于石油需求量也大幅提高,全球石油资源都呈现出紧缺的状态。因此,提升石油的采收率已经是必然。
参考文献
[1] 贾德方.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7)
[2]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付金华,王玉华,周体尧. 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2)
[3] 李倩,李锦超. 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化工应用.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