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策略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ttering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高、不确定因素多。由于规模的扩大,加之地形的多变,电力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这种状况下,企业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最终带动电力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上升。因此,如何对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针对性解决就成了亟待相关研究人员解决的问题。为了提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质量,要積极整合具体管控措施,秉持精细化管理原则,落实责任细化管理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引言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为国家电力工程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好基础保障。电力建设中的项目管理需要综合企业各方面的内容,根据工期要求做好内部规划。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推动我国现阶段电力建设的稳步发展。结合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入手,不断创新和改革,工作中抓住重点,不断提升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建设水平。
  1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特点
  (1)客观性。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具体来说,大多数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广泛存在于项目前期规划及可研编制立项、项目招标、工程施工、验收投产等各个阶段。(2)可预测性。大部分电力工程风险事件的发生是可以被预见的,具体来说,管理者或者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手段对风险原因进行大规模分析,结合数学建模得出结论,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风险的预测。(3)两面性。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风险固然会给工程整体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但从另一种角度上说,风险本身也能够使企业长期保持风险意识,进而促进电网工程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技术革新,进而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2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2.1 管理制度执行水平不足
  尽管我国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已经建立了对应的管控要求和管理制度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执行力不到位的现象,这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制度约束机制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能的认知不到位,对自身工作责任的落实不到位,产生了消极的工作态度,不能结合管理价值落实对应的制度管控工作,必然会对整体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产生影响。
  2.2 现场管理问题
  由于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有限,导致现场的管控未形成系统化的执行标准。无论是现场操作工艺要求,还是原料的采购入场等等都没有固定的行为准则。电力建设实施效率不高,对工作人员约束性不强,大部分人缺乏积极主动性。施工现场无有效秩序,现场乱堆乱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极易埋下隐患,给工程带来无法避免的损失。
  2.3 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不足
  基层的体力劳动者大多来自农民工,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也差异化较大,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加上施工企业管理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压低员工工资,无法吸引高技术人才。对现有人才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培养,导致电力建设整体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由于电力工程建设地理环境不同,施工中风险系数也存在差异,如果作业区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这时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就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人员能力无法完成高危作业,那么就会延误工期,而且还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建立管理体系
  第一,要提高资金控制和成本控制工作的水平,建立自上而下的资源管理模式,尤其是对设备、材料等要予以重视,明确认知精细化管理规范标准的同时,结合具体要求完善相应工作。与此同时,要严格落实较为规范的管理方针,适当采取考核机制,提升项目成本管控效率,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优势奠定基础。第二,要严格筛查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定期举办项目管理相关培训与讲座,保证其不仅要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能从全局出发落实精细化管理控制工作。第三,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由专责人员针对具体工作落实针对性的应用处理控制方案,从而将管理工作细化,并秉持精细化管理原则完善责任意识、指导意识和全局性管控意识。相关部门需按照项目准则强化与项目管理部门的交流和协作,确保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匹配严格的筛选原则,从而维持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处于较高位置。
  3.2 施工技术管理
  加强基础工作的管理,形成标准化的参考依据。要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管控,正式施工前需要严格考核,同时提高他们对质量管控的认识。实施阶段还要对现场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特种行业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从源头上切断隐患。岗位人员要明确划分,落实到个人。发现问题有据可查,有法可依。问题发生时要及时找出诱发因素,彻底整改,优化施工作业环境,提升现有资质技术。特别是对于高精尖技术工种,不可有半点懈怠,只有基础打得牢固,才能提升电力建设的质量。
  3.3 施工监督风险控制
  (1)加强材料质量风险控制,对施工材料的供应方进行细致的资质审核工作,并对其送交的样品进行详细化验,在大量材料进场后,应该指派专业人员对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在确保材料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输与储存,防止其出现变质现象。(2)施工技术质量风险控制,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对人员素质进行培训与考核,在确保人员素质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电力工程作业。其次,相关单位还要注意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与校准,保障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3.4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应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进行施工,以此减少由施工人员产生的安全施工问题。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程序正确,施工环节可控,并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培训,进行施工技术实战演练,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减少施工技术引发的安全施工问题。此外遵循技术和管理并行的原则,在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水平,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以此做到有效、科学的监管,为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提供有利条件。
  4 结束语
  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协作,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电力建设质量,做好电力物资管理工作的实施,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推动工程的有序实施。同时要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工程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浩.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4):147-148.
  [2]翟静.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改革措施探析[J].居业,2018(12):185-186.
  [3]曹昊.浅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133-134.
  [4]黄胜.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模式的优势和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8,20(23):214.
  [5]崔永清.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8(26):127-128.
其他文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工作研讨会暨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9月10~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此届编委会共聘任顾问、名誉主编各1名,通讯编委10名,编委63名,编委会成员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参加会议的顾问和编委共49名.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可冀院士到会祝贺和讲话.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总编辑、蔡丽枫副社长参加会议,蔡丽枫副社长宣读了中华医学会对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组
期刊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多数具有体质差、伴有其他系统疾病、骨髓增生低等特点,对化疗的耐受力低、易发生感染.我们对本科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化疗同时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期刊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  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也需要在国有经营环境下关注市场对服务企业的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自身优化道路。业扩报装与供用电服务质量密切相关,探索业扩报装与供用电优质服务的优化对策,是电力企业在新时代市场环境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扩报装;供用电优质服务  一、业扩报装工作概述  业扩报装就是指电力企
患者男性,86岁.2006年3月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65/85 mm Hg,无明显乏力,服用氯沙坦,未见血压改善,并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换用氨氯地平,血压降至150/80 mm Hg左右,但水肿加重,加用吲达帕胺水肿好转,但出现双下肢无力,于2006年5月19日入院。
期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与脑血管疾病有高度相关性.我们对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SAS相关研究,初步探讨脑卒中患者SAS患病率,与SAS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
期刊
目的 评估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COPD开胸手术后患者(≥70岁)161例,分为两组,氨溴索组在围手术期间静脉应用氨溴索300 mg/d,连用6 d;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血气分析诊断肺部并发症.结果 肺不张的发生率氨溴索组8.6%,安慰剂组达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氨溴索组术后血
目的 探讨抗抑郁植物药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并存抑郁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 方法 将并存抑郁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5组,圣·约翰草提取物组(26例)、劳拉西泮组(22例)、心理组(24例)、物理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均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1)治疗12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