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学习方式 激扬学生灵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课,将规律和口诀结合在一起,通过重组教材和变换乘法口诀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我来编口诀——我来找规律——我来记口诀——我来用口诀”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实践 反思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31
  教学实践:
  一、联想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9):屏幕上出现的数字是几?看到9,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联想到九言诗,重阳节,九九足金……
  2.师:你们喜爱9吗?9与久谐音,所以自古为人们所喜爱。古代皇帝更爱“九”,他们穿九龙袍、造九龙壁,想使其天下永久,皇宫简直成了九的王国。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宫门上金黄色的门钉也是横九个、竖九个等。
  师:9有着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前面我们学过1~8的乘法口诀,有过学口诀的经验,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9的乘法口诀呢?
  3.预设引导: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用口诀。
  师:行,我们就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展开今天的研究。
  二、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1.我来编口诀。
  师(出示10个格子):数一数这里有几格。一排有10格,如果老师每格放1个萝卜,放满后一共有几个萝卜?
  生1:放满后有10个萝卜。
  师(课件演示,略):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事?
  生2:怪物吃掉了1个萝卜。(众生笑)
  师:现在还剩几个?
  生3:原来有10个,被怪物吃掉1个,还剩9个。
  师:也就是比10少1。(出示2排萝卜)现在是几个9?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想的?
  生4:我想9个再加上9个是18个。
  生5:我是这样想的,比20少2就是18。
  师:对呀,2个9就是比20少2,是18。
  师(出示3排萝卜):现在是几个9?有多少个?(生答略)
  师(小结):1个9,比10少1是9;2个9,比20少2是18;3个9,比30少3是27。如果是4个9,比几十少几呢?5个9、6个9、7个9呢?拿出1号纸(如右图),你会照样子填一填吗?(学生填空)
  师:填好后请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6:前面是1、2、3……后面也是1、2、3……
  生7:前面是1、2、3……“比多少”的后面添了一个0。
  师:也就是说,几个9比几十少几。现在不看图,想一想,5个9比几十少几?8个9比几十少几?(生答略)
  师:现在你能准确地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有信心吗?赶快编一编吧!(生先试编口诀,再集体反馈交流)
  2.我来找规律。
  师:看来,编口诀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下面,一起来读一读小朋友们自己编的乘法口诀。编完口诀后,我们要找规律。这些乘法口诀中有许多的小秘密,你发现了吗?(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略)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出了这么多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那你会根据这些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吗?
  3.我来记口诀。
  师:在刚才记忆的过程中,你感觉9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大家记忆?
  生8:我觉得“五九四十五”难记。
  师:谁有办法帮助他?
  生9:只要想“六九五十四”,反过来就是“五九四十五”。
  师:如果“六九五十四”也不记得呢?
  生10:可以想“五九四十五”,即比60少6,也就是54。
  生11:如果不知道是五十几,可以想十位和个位相加起来是9,那就是54。
  师: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的方法可以结合起来记忆。下面,把你认为最难记的口诀用这种方法再记忆一下。(生再次记忆口诀)
  4.我来用口诀。
  师:学了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
  生12: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有关9的乘除法算式。
  生13: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得确实不错,学数学就得这样,要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知识与9的乘法口诀有关(出示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生读九九歌)
  师:其实,这首儿歌里面就蕴含着今天所学的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知识。那什么是“一九”呢?从每年的冬至开始,经过9天,这段时间称为“一九”。到“二九”结束,你知道经过了多少天吗?到“三九”结束呢?“四九”呢……现在“九九”结束,经过多少天?(生答略)
  师:你知道从冬至开始,大约经过多少天河里的冰就开始融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4:因为九九歌里写着“七九河开”,说明要经过七九六十三天,河里的冰才开始融化。
  师:从冬至开始,大约经过多少天南方的燕子就飞回来了?
  生15:“八九燕来”,说明要经过八九七十二天。
  师:你知道九九加一九,指的是经过多少天?
  生16:九九加一九是十个九,就是90天。
  生17:九九八十一再加上一个九,就是90天。
  三、总结全课,回顾拓展
  师: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生答略)其实,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种方法记忆,那就手指记忆法。(介绍手指记忆法)
  ……
  反思:
  1.大胆重组教材,彰显数学的魅力
  课堂教学中,我从9的联想导入,让学生初步感悟9的文化内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稍作改变,将学生喜爱的、熟知的素材与后面的习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几个九就比几十少几”的规律,努力彰显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呈现学习方式,激扬学生的灵性
  学生的灵性,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认识事物的灵感、理解问题的灵通、分析问题的灵透和习得思想方法的灵活。本节课中,学生已有学习1~8的乘法口诀的经验,我适时变换学习方式,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通过“我来编口诀——我来找规律——我来记口诀——我来用口诀”的过程来学习乘法口诀的。整节课,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样教学,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知识成为他们成长的营养。
  3.运用思想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对于九九歌并不陌生,甚至可以信手拈来,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后,我及时运用口诀,边讲解边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那什么是‘一九’呢?从每年的冬至开始,经过9天,这段时间称为‘一九’。到‘二九’结束,你知道经过了多少天吗?到‘三九’结束呢?‘四九’呢……现在‘九九’结束,经过多少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九九歌是这么一回事,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质疑是儿童满足求知欲的一种表现。作为数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学生疑问中的教学资源,妙用生成,让学生收获更多。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多边形 质疑 收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5  “认识多边形”是在学
[摘 要]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上,而应追根溯源,分析学生错误的缘由,把握数量关系这一教学重心,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减法 数量关系 变式 情境 理解 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0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解决问题
有一类蔬菜,因富含许多抗氧化物质、营养素和含硫化合物以及烹饪过程简单而深受各种健康饮食指南的推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类蔬菜的高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这类好吃又营养的蔬菜就是十字花科蔬菜,西蓝花、花椰菜、卷心菜、菜心、萝卜、紫甘蓝、球状甘蓝、芝麻菜、羽衣甘蓝等都是十字花科的“明星”蔬菜。生吃比熟吃更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C和植物化学物质等,尤其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信息表征,带领学生借助线段图弄清数量关系,突破认知障碍,提高他们对数学表征的加工能力,使他们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线段图 变式练习 数量关系 信息表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40  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教材只安排了“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
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行三大方法:其一,要求教师每一课堂都要写出和落实“三维目标”;其二,教学方法大力强调转型为“自主、探究、合作”;其三,强调“课程即体验”“教学即对话”。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方法是可以应用的,但是,不分学科的性质,不看学生的年龄,不讲教学的条件,强力推行这些方法,带来不少问题。  一、每一课堂都要写出和落实“三维目标”  有学者强调,“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
[摘 要]如何合理且不越位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认识小数”一课教学的探究,产生新的感悟和理解,实现在追问、反思中增长智慧。  [关键词]追问 智慧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14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时第一次接触“认识小数”,其教学目标是结合现实背景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
[摘 要]微信作为特殊情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是一种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尝试,与其他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不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微信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微信 优势 不足 展望 应用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16  微信是腾讯公司
[摘 要]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计算教学中,教师恰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明晰算理,掌握算法,其本质就是将抽象的算理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使问题得以优化、解决。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巧妙掌握算法,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这种“数”与“形”的信息转换,相互渗透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教师应通过考试的诊断评价分析,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最终实现有效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价 诊断 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数据,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形成数据分析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扩容数据分析意识,在对比仿照中优化数据分析观念。这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得以逐步培养。  [关键词]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34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十分重要。所以,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