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体系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机理

来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nfei7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碱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采用旋滴界面张力仪测定Na2CO3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Na2CO3可以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在界面上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活性剂不断富集在油-水界面上,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在反应的后期,反应逐渐减弱,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迅速升高,同时温度较高时也会增强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升高.通过测定油膜的收缩速率和可视化驱替实验表明:碱与原油反应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会吸附在油-固界面上降低油-固界面张力,增强固体表面的亲油性.温度升高导致的扩散作用会降低活性物质在油-固界面上的吸附量,因此温
其他文献
油田开发到后期,挖潜的对象已经细化到小层,甚至是单一韵律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根据曲流河点坝侧积层的岩性、物性特征,河流相储层中的侧积层一般可分为泥质侧积
【正】在30年代末的上海文坛,发生过一场关于“抗战八股”暨“无关抗战的文字”的论争。 1938年12月,梁实秋在重庆接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时,写了篇类于发刊词的《编者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提出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培养模式顺势而生,校企如何开展实
为了得到岩石电阻增大率和综合地层因素理论方程,根据均质储集岩饱和度模型,分别在纯水层、含可动水油层中推导出岩石电阻增大率与束缚水电阻率、可动地层水电阻率、束缚水饱和
为研究水驱后气驱的窜流特性,在水驱油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气驱窜流突破公式,研究了均质和非均质,混相和非混相,以及垂直方向的气窜特性,指出混相形成段塞式驱替,非混相一定发生突进
通过露头观察、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特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储层砂岩岩屑含量高,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