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 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会阴侧切及缝合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较常采用,其目的在于缩短第2产程及防止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助产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我科采用连续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70例,年龄21~34岁,孕37~41周,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行会阴左侧切术,无会阴裂伤,切口无污染。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小于300 mL。
  1.2 分组方法
  将7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麻醉(阴部阴经阻滞麻)及会阴左侧斜切方法相同。
  1.3 缝合方法
  1.3.1 观察组(连续缝合法)
  使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20可吸收线(商品名:快薇乔),(1)从侧切口阴道黏膜顶端上方0.5 cm处进针,打结后连续缝合阴道黏膜,不留死腔,直至处女膜环外缘。(2)缝针从处女膜环外缘下方缝入会阴切口的肌层,连续缝合皮下组织和肌层到切口外端的最顶点处穿出。(3)在皮下左、右交替向上连续皮内缝合,缝合至处女膜环外缘的阴道黏膜打结。(4)整个缝合过程各组织层次要对合整齐,恢复原解剖关系,拉线时要松紧适宜,不能过紧过密,不留死死腔,保证血供。术后无需拆线。
  1.3.2 对照组(皮内缝合法)
  使用缝线与观察组一致,(1)从侧切口阴道黏膜顶端上方0.5 cm处进针,打结后连续缝合阴道黏膜直至处女环外侧打结后断线。(2)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肌层直至阴道皮肤黏膜交界处。(3)皮内组织采用连续缝合法直至处女膜环外缘的阴道黏膜打结,缝合完毕。术后无需拆线。
  1.4 术后护理
  两组产妇术后常规每日采用2%聚维酮碘消毒切口及会阴部2次。嘱产妇保持会阴部清洁,取健侧卧位,适当活动,改善切口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1.5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产后72 h的活动情况,如坐、走、大小便姿势、哺乳姿势,切口甲级愈合率等指标。
  1.6 评估标准
  疼痛评估标准采用口诉言词分级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将产后切口的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1级:轻度可忍受的疼痛;2级:中度疼痛;3级:强烈疼痛。切口愈合标准:甲级愈合切口平整,无红肿硬结;乙级愈合切口有红肿硬结或部分裂开;丙级愈合切口全部裂开。
  1.7 统计学处理
  将资料输入SPSS 16.0采用统计学软包进行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1级疼痛32例(92%),2级3例(8%);对照组疼痛1级27例(76%),2级8例(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72 h的活动状况观察组比对照组好很多,两组比较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切口均为100%甲级愈合。
  3 讨论
  3.1会阴侧切术基本要求及指标
  3.1.1会阴侧切术指征:会阴过紧、缺乏张力、耻骨弓过低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
  3.1.2会阴侧切术切开时间:(1)、宫缩时可看到胎头露出外阴口3~4公分时切开,可防止产后盆底松弛,避免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及尿失禁;
  (2)、也有主张胎头着冠时切开,可以减少出血;
  (3)、决定助产时切开。
  3.1.3会阴切开术:包括会阴后-侧切开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
  (1).会阴左侧后-侧侧切开术:麻醉生效后,术者以左手食、中两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同进保护胎头,右手用钝头直剪或会阴切开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度(会阴高度膨隆为60~70度)于宫缩时将会阴剪开,长4~5cm。会阴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若有血管出血可用止血钳止血。剪开后,还要检查切口是否平整,若不平整,须剪平整。
  (2).会阴正中切開术:局部浸润麻醉后,术者于宫缩时沿会阴后联合正中垂直剪开2cm。此法剪开组织少,有出血不多、术后组织肿胀及疼痛轻微等,但切口有自然延长撕裂肛门括约肌的危险,胎儿大、接产技术不熟练者不采用。
  3.1.4会阴切开缝合:一般在胎盘娩出后缝合切口,缝合方法:
  (1).缝合阴道粘膜层:用吸收线自阴道粘膜切口顶端上0.5cm~1cm开始缝合,可用连续或连续锁边方法缝合,缝到处女膜端端时,需将其对合好,此后,继续同法缝合前庭粘膜,最后在前庭粘膜与皮肤交界线打结。所谓“两对断端对合好”。
  (2).缝合泌尿生殖隔(即外阴皮下组织):用可吸收线行“8”字、间断或连续缝合。
  (3).缝合皮肤层: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数针。4~5天后折线。
  3.2 两种缝合方法临床效果分析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采见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缝合方法、缝合技术及缝线材料的选择。两组的缝线材料相同,观察组采用3层均连续缝合,不需打结,省去了多次打结、剪线等操作,减轻了缝合时对会阴组织的牵拉,缩短了缝合时间,从而减少伤口暴露时间。减轻因线结吸收困难引起的硬结、疼痛、行走时切口线结的磨擦,避免线结松开引起的伤口瘘和血肿。因此,观察组在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上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其较轻的产后切口疼痛,在缝合后72 h的活动: 坐、走、大小便、哺乳的受限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于产妇休息与母乳喂哺。两组的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无差异性。在两组产妇中均采用相同的可吸收性缝线(快薇乔),但在缝合方法的不同下,对产后切口的疼痛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连续缝合法,在产后切口疼痛及产后活动受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皮内缝合法。连续缝合法以其简单快速的操作,较轻的术后切口疼痛和产后活动受限,为会阴侧切缝合术提供了更优越的缝合方法,有利于促进产后活动,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3.3连续缝合法的局限性
  连续缝合法在缝合过程中,因其以一线从伤口顶断一直缝合至结束,必需注意检查缝线张力度,吻合好各层组织,否则影响伤口的愈合与美观性。本方法不适合有会阴侧切合并裂伤者、阴道炎症者和切口过深者。
  参考文献:
  [1]《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比较》,胡叶平、徐威萍,《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21期。
  [2]《三种缝线用于会阴侧切口缝合的比较》,杨怡凤、孙红卫,《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第21期。
  [3《会阴侧切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效果观察》,]郑丽娟,潘继红,《南方护理学报》,2010年8月。
  [4]《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操作进展》,张小静、廖晓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17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胃肠病变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观察比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临床症状改变等。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值、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治2型糖尿病胃肠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患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三组,分别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组、早期小骨窗微创、超早期微创、进行治疗,观察病患相关治疗情况。结果:使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病患的治疗效果最好,病患在进行完手术之后半个月和半年之内的GOS评分情况最佳,和其他两组病患的相关情况进行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有24例出现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32.0%,调整抗结核方案后,有23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5.8%。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及早调整治疗方案,能够促使肝功能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时使用血液灌流配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一周后的肝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得到了显著的好转,但两组的区别以P>0.05表示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一周后观察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临床观察。方法:将90例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可有效的降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组,31例行微创手术者作为观察组,31例行开颅手术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生脉散和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确诊为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70例患者为目标人群,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常规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和六味地黄丸化裁。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与血糖、血流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全口SRP与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合创伤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8例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口SRP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对照组先进行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全口SRP治疗。两组在相同时间治疗后,观察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BI)以及附着丧失值(AL)。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FOLFOX4方案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上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对比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FOLFOX4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FOLFOX4方案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后的营养指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状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预防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112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欣母沛组(56例)和米索前列醇组(56例),欣母沛组采用欣母沛进行预防,米索前列醇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欣母沛组患者产后出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