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悦读文化”建设策略初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专属文化,它是集体的精神引领。一个班级,也要有文化引领。班级文化是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体现。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航标。一个有文化的班级,一定是一个会读书的班级。因此,班主任应以“悦读文化”引领班级前进,努力将班级建设成“悦读的乐园,温馨的家园”,以此提高学生的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悦读文化;班级建设;班级文化
  一、建立“悦读”愿景,实现共同价值
  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把这一目标转化为班级全体成员的共识,就是共同的愿景。班级共同愿景是学生心中的感召力量,将个性不同的班级成员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自觉形成“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认同感。为此,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班级愿景。愿景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就像一个方向盘,引导全体学生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激发每个成员发自内心地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实行自主管理,做最好的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笔者建立了“小蜜蜂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从督导委员会、轮值班委(各小组组长)到各小组组员,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坚持每天考核评价,以评价促自主管理。同时,建立班级“小蜜蜂积分榜”,提倡良性竞争,做到日检查、周评价、月小结、期总结,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中进步。积分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者、读书积极者、助人为乐者、文明友善者等。
  每学年更新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学生通过自荐、推荐、展示、答辩、拉票等环节充分展示自我,组建新一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真正做到“自己的活动自己办,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用一次次活动增强班级内孩子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一次次展示的积淀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三、创设“悦读”环境,培养审美情趣
  1. 净化教室
  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笔者要求教室里必须是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笔者认为,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因此,笔者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笔者经常教育学生:看到纸屑主动捡,课桌椅排成一线,卫生洁具摆放齐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教室就是我的家”的主人翁意识,有了教室整洁这个扎实的“地基”,就可以为班级添砖加瓦了。
  2. 绿化教室
  绿色能给人以视觉的抚慰,使人宁静,让人消除身心乃至视觉的疲劳。因此,笔者在班级摆放一些花草,而花草的种植、浇水等管理则由学生负责,使学生在劳动中受到美的熏陶。笔者在讲台上放了两盆吊兰,在书柜上放置文竹、月季、芦荟等绿色植物,使教室生机盎然。孩子们每天清晨小心翼翼地把花端到室外,照照阳光,洒上点水;放学前,又小心翼翼地端进教室,不用老师指派,孩子们自觉地就把六盆花木护理得很好,为班级文化添活力。
  3. 美化教室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所反映的是作者的审美和精神,给后人以美的熏陶和启迪。笔者让学生根据各自喜爱的诗人分组,分别在教室的墙上种下自己的“古诗词树”。同学们自由组合、分工合作,有的搜集资料,有的制作大树,有的剪苹果,有的负责把打印好的古诗贴在苹果上……通过努力,教室成了一片古诗词的绿色森林。看着自己辛勤种植的古诗词林,学生更会用心品读这其中的内容,自由地漫步在绿意盎然的古诗词林中,使学生不断地感受到班级散发的魅力。
  4. 优化板报
  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笔者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一个名为“阅读之窗”的栏目,始终敞开并每周及时更新。如“新书介绍”、“阅读快递”、“优秀读后感”等。可以说,“阅读之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如今,学生们追逐打闹的现象少了,谈论读书的现象多了,渐渐形成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四、开展“悦读”活动,塑造书香君子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笔者在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
  1. 师生共读一本书
  凡要求学生读的书,笔者都先认真进行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如在读完《小王子》后,便进行了有关“短暂与永恒”的讨论。小王子的星球上有火山,有玫瑰花,地理学家说只给他记录山,不给他记载花,因为花是易逝之物。经过讨论,孩子们认定玫瑰花是小王子灌溉的、保护的、喜欢的,是爱的象征,它会永远在人们心里开放,就像诗歌一样,它是永恒的。通过共读一本书,通过共同的讨论,学生会有兴趣再去进行细读精读。
  2. 课外阅读竞赛
  把競赛引入阅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开展了多项阅读竞技活动,如阅读知识竞赛、背诵大比拼、阅读卡制作大赛、手抄报制作大赛、李白诗集制作大赛、阅读感受大赛、“书名串串烧”大比拼等。在各项阅读竞技中,同学们都兴致盎然,如“书名串串烧”大比拼,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看过的课外书名串成一段话,然后写下来,再把写好的“书名串串烧”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成“糖葫芦”形状,比一比谁串的书名多,谁做得美观、有新意。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都激动不已。
  3.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经典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小学生目前不可能一下子读懂其内涵和价值,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播下的种子就会萌芽、开花、结果。这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诵读,利用每天的晨会课,笔者就选择《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古典名作或摘抄诗歌、对联,和同学们一起诵读交流,让学生在琅琅诵读声中净化心灵。一首首诗歌,一副副对联如清泉水般渗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思想情操、语言表达都受到有益的熏陶。
  五、落实“悦读”评价,焕发生命光彩
  1. 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阅读,笔者建立了“小蜜蜂悦读排行榜”。学生每看完一本书,就贴上一颗星星,写上书名。学生每看完两本书,笔者就会给家长打电话,鼓励家长给孩子买一份小礼物;看完三本书,学生除了能得到家长的礼物,还能得到笔者的一份礼物。此奖励方案一出,孩子们都乐坏了:平常喜欢看书的孩子如蜜蜂酿蜜般孜孜不倦地扑在书上;平常不怎么看书的孩子则变得越来越喜欢看书。很多家长向反映,以往都要“三催四请”孩子才敷衍着翻一翻书,现今,孩子一看书就入迷了,要反复催才去睡觉。每当孩子完成读书任务,从父母手中接过礼物,那高兴、满足、自信的表情比什么都强。
  2. 建立读书评价制度
  笔者利用星期二下午的第二节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具体做法是:前30分钟是学生自由看书的时间,在这期间,老师也要挑选健康书籍阅读,后10分钟就是读书交流时间,学生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然后由同学进行评议。此方法一举两得,不但能补充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而且能借此开阔其余学生的视野。
  3. 建立“储蓄卡”评价制度
  为确保学生坚持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笔者通过家委会为每个学生印发了《书海醉读》的小册子,作为学生阅读的成长记录册,里面的内容包括阅读方法、写感受的方法、名人阅读的故事、个人的阅读卡、课外阅读评价记录等。每学期,对《书海醉读》进行两次评比,同时每学期根据“储蓄卡”数量和阅读的质量评出5名“悦读之星”,并奖励他们一枚“小蜜蜂徽章”。
  笔者坚信,读书的学生最美,爱读书的班级最有文化。通过四年的班级“悦读文化”建设实践,笔者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养成了阅读习惯,迷上了读自己喜欢的书,自然也就变“静”了,守规矩了,爱动脑筋了,对学习感兴趣了。爱上读书的孩子,无论学业还是行为品质都让老师放心了。在悦读文化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温和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想象力增强了,胸怀更为宽阔了,人格也更加健全了。悦读,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其他文献
摘 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美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潜藏在教师内部的心智系统,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与品质。文章试从“认清形势,找准职业定位”“增强专业认同,有为才有位”“适时调适,优化职业心态”三大方面阐明如何基于专业情意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希望可以为各位美术教师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政治素質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好老师”形象的准确描述,是对广大教师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我们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虽然,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但是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为了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校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研发校本课程,构建了“美丽人生”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并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实施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英语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提倡英语绘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文章阐述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分级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绘本,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英语读说能力、增加英语词汇量等。  关键词:英语绘本;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分级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互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
【摘 要】目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父母或家人往往把他们视若珍宝,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手包办。父母或家人的过分宠爱,导致一些独生子女学生养成了种种陋习,如: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矫治对策,希望可以为教师对独生子女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
【摘 要】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的改革,而教材又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因而教材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下去。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以点带面,促使和引导教师更好地认识新教材、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教师只有对手中的教材了然于胸,把握好教之根本,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旧教材;对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深度学习理念强调新旧知识的连接、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的应用,在深度学习理念下进行数学概念学习,最终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如下:微课解析 讨论总结;系统分析 细节探索;实践运用 编创题目。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
摘要:朗读,是一门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是赋予作品生命的再创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朗读的运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提高朗读教学成效提出几点建议:读正确,打好学生朗读基本功;讀流利,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读出情,在情境中启迪语感;增加“登台亮相”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一、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势在必行。以《高中英语报刊选读》为教学案例,按照文本导入、阅读指导、文本研讨、总结拓展的顺序依次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四步阅读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思维导图;文本  【案例背景】  众所周知, 阅读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