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探险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吃完饭,阳光暖暖的让人困倦。我靠在万达广场背后小花园的长椅上,广场的另一边是一家卖寿司的小店。我刚刚从那里和善的韩国老板手中买了一大盒寿司,正一个个地把它们塞到嘴里。很快口鼻之间就都充满了美好的寿司味道,让我卸去了一上午的劳累和困倦。周围的长椅都坐满了人,广场上也人来人往,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国贸午后。
  突然一个小小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禁停下了大口大口的咀嚼,饶有兴趣地看着它,这个小东西出现在万达广场的一角。它体型低矮细长,一身金黄色的毛发,拖着长长的蓬松的尾巴。乍一看好像是猫,仔细看又会发现好像哪里不太对劲。阳光炽热,这个小东西好像也被晃得刺眼,眯着眼睛打量了一圈广场上熙熙攘攘的景象,然后大摇大摆地从过往的人群之中向前穿行。
  “那个小猫好奇怪啊……”我身边长椅上的女孩儿对她旁边的男孩子说。“好像不是猫哎!”
  不仅我旁边椅子上的人注意到了这个小东西,过往的路人也纷纷停下脚步打量。黄色的小动物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可是它好像并不在意这些,慢慢悠悠地左看看右看看,淡定地穿过迎面走过来的路人,一边走一边摆动着尾巴。在阳光的直射下,它的身体反射着鲜艳耀眼的颜色。
  “那是黄鼠狼!”我长椅上的男孩儿回过神来。他的声音很大,三三两两的路人都听到了“黄鼠狼”这三个字,站定了看着那个小东西,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我忍不住笑了——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黄鼠狼这个曾经鼎鼎大名的名字。只是也许不一定清楚,城市里面不仅藏着黄鼠狼,还藏着数不清的动物世界的秘密。
  野生动物研究是我的专业,秦岭、横断山、东喜马拉雅、额尔古纳……过去的8年之中我一直在荒野寻找珍稀野生动物的影踪,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在我的面前揭开了面纱。我看到了藏着的自然中国,看到了那些世界上最动人心魄的景观。5年前,我开始在闲暇时寻找并拍摄城市里面的野生动物。很快我发现,这个世界藏着的故事不亚于那些遥远的荒野。而寻找城市野生动物就好像是在城市里面探险,在每天都经过的家门口开始全新的旅行。
  白天,池塘边演绎的热闹
  最先引起我发现热情的是我所在的学校北京大学。鸳鸯在每年的3月份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到北京大学繁殖新的家庭,然后在9月份飞回南方越冬。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种代表忠贞爱情的美丽鸟类选择校园湖泊边高大乔木作为孵化后代的场所。而基本上每一个清晨散步的老人都了解,就在不远的荒草间,一只雌性绿头鸭已经早早孵出了9只小鸭子。这只鸭喜欢带着9个小家伙在校园之中东游西荡,早就引起学生和老师们的注意。而鸳鸯和绿头鸭生活的池塘,每天都生机盎然。
  我喜欢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散步到北大的池塘边。清晨的空气新鲜而潮湿,这时候大地从宁静之中苏醒,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在这一时刻进入每一天最活跃的状态。你不需要到处费劲地寻找,只要静静地蹲在湖边的芦苇丛中,就可以看到一些平常难以见到的场景。你可以看到阳光从地平线的一角斜斜射过来,看到细长的菖蒲掩映着斑驳的光芒。水面上飞着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只要有谁不小心落入水中,就马上有俗名卖油郎的水黾点水飞奔过来,将它拦腰抱住作为美餐。水边湿地上生活着各种鸟类。几只小麻雀在芦苇丛之间跳跃着,其中的一些全身的羽色尚浅,嘴角还带着嫩黄,明显是今年刚刚出生的幼鸟。出于幼年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它们会突然对水面成群的水黾产生兴趣,努足了力气想要悬停在半空中对水面展开袭击。荷塘之中有一些长相奇特的鹭鸶时隐时现。它们依靠巨大的脚可以稳稳当当地站在荷叶上,在荷叶的缝隙寻找小鱼小虾为食。
  有时候蹲在池塘旁边,会看到有黑影从高空中急速俯冲。那通常是一种名叫红隼的猛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喜欢游荡在城市的领空之上,一旦发现机会,它们会俯冲下来扑击猎物,这时候你会看到地面上的小动物四散逃窜。我见到过最激动人心的场景是红隼在空中扑击麻雀。它前一秒还翱翔在百米高空,后一秒已经一个俯冲冲散了雀群。本来成群的小麻雀被冲得七零八落,还来不及让麻雀反应,红隼在千分之一秒的倏忽瞬间以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猛然转身,翅膀横扫击中小麻雀,仿佛是一个绝顶的武侠高手。小麻雀还在空中掉落,红隼已经冲过去一爪结束了麻雀的性命,完成了一次精准而成功的猎杀。几分钟之后,灌丛和菖蒲掩蔽下的池塘重新恢复往日的安详,小动物们陆续出现,刚才藏在荒草深处的一窝绿头鸭幼鸭和一对鸳鸯也出现在水面上,忙碌地取食水面漂浮的藻类和浮游植物,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夜幕,弱肉强食进行时
  白天的城市熙攘拥挤,到处是人来人往的景象。而在夜晚,当夜幕覆盖大地,一切沉静下来。庞大的城市仿佛在此刻沉沉睡去,而另外一些生命则刚刚开始忙碌起来。这个时候,是我们夜间探险的时刻,几乎在市区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所发现。
  刺猬喜欢趁着夜色在市区活动。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刺猬并不够走运。它们原本是北方城市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相识,每到夏秋的傍晚,无论是砖塔胡同、白塔寺还是什刹海,也不管平房小院、楼群绿地、公园小径,甚至在楼梯间、落叶堆,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小刺球忙活觅食的身影。然而随着今天城市之中“美化工程”的推行,它们赖以生存的灌丛、朽木、草堆、枯树干被一点一点清除,它们寻觅食物和日常迁移所需要的连贯的绿地被水泥固化的地面和纵横的道路破碎侵占,它们的身影也越来越少见到。所幸我们还有很多小区花园和街头公园,刺猬在夜间会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这些地方,统治黑暗之中的灌丛。
  一大群刺猬就居住黄庄小区的小花园中。它们开掘出属于自己的地下行宫,控制着自己的领地。每年春天当气候回暖的时候,刺猬结束了长达三个月的冬眠,迫切地离开保暖的落叶堆寻找水源。这时候小区草坪浇水的龙头给它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而在夏秋时节,小区花园中的灌丛和地面的落叶下面,栖息着刺猬最喜欢的各种昆虫;当天气渐冷之后,数不清的小浆果可以给它们积累越冬的能量。刺猬的眼睛不好使,但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明显而突出的耳廓,可以捕捉枯叶底下小虫发出的轻微的沙沙声。用鼻子一闻,判断后就是迅速的捕食动作。它们的食量很大,一个夜晚就会有几百只昆虫丧命在它们腹中。   比小刺猬更厉害的是黑夜的统治者猫头鹰。北京的市区可以找寻到红角鸮、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鹰鸮等五到六种猫头鹰,而最好的寻找地点是在天坛公园和国子监。
  天坛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冬天,我喜欢从珠市口大街一直逛游到天坛北门的老瓷器口豆汁儿店,点上乱腾腾的一堆东西,把焦圈儿和咸菜丝儿嚼得满嘴,然后咕嘟咕嘟灌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汁儿。浑身都洋溢着幸福的热乎劲儿之后,就是进入天坛公园的探险时间了。
  天坛公园连绵的古建筑群在夜晚格外凝重庄严,如果抬头凝视夜空,或者仰望着屋角的勾檐和石雕小兽,你会在恍惚之间看到展开翅膀的黑影从你眼前一晃而过。黑影不发出一丝声音,让你疑惑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睛。这些悄无声息的黑影就是一种大型猫头鹰——长耳鸮。我悄悄守在天坛公园栖息着长耳鸮的树下。一只成年的长耳鸮站在天坛神厨的檐角,仿佛和屋角的石雕小兽一样成为夜空中凝望天空的雕塑。夜晚很寒冷,四周只有单调的风声,使得黑暗之中的古老院落显得更加阴冷幽暗。不经意间,几只老鼠细弱的叫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在这细弱的叫声之中,刚才雕塑一般的长耳鸮开始不断地转动头颈,好像是在侧耳倾听来自老鼠的微小声音。这个时候的长耳鸮的“倾听”是真正的又“倾”又“听”,它不断地调整自己头部的方向,仔细比较着左耳和右耳声音的微小差别,以此确定猎物的位置。一边倾听,一边开始调整着身体的方向,姿态也有了细微的变化。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它可能要捕食了!还来不及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它就猛然从檐角腾起,直直地向上空猛冲,然后一个转身扑击!黑暗之中传来一声尖锐刺耳的叫声,那是褐家鼠临死之前惊恐的哀鸣。整个捕食的过程只是转瞬的几秒钟,却看得我瞠目结舌。几分钟之后,借助头灯微弱的光,我看到长耳鸮叼着刚刚捕到的猎物停在一株粗壮柏树的断枝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每年的深秋,这些长耳鸮都会回到我们的城市。它们有时候会在龙潭湖公园游荡,有时候会蹲在永定门的屋檐一角俯瞰南二环车来车往,有时候会突然出现在天桥的剧场之上。国子监的长耳鸮曾经短暂活动在和平里社区,也曾经被观察到在小街桥上空盘旋最后飞到雍和宫之中。
  长耳鸮并不是唯一短暂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鸟类。红胁兰尾鸲、红喉姬鹟这些迁徙的鸟在每个春季和秋季像一阵风一样出现在北京,然后又像一阵风一样离去。它们是迁徙过程中的过路鸟,选择在北京做短暂的停留和休息。像它们一样在北京过路的鸟类超过有200种。
  城市,可以和野生动物和平共处吗
  在北五环的肖家河桥向北,每年的4月和9月登上百望山山顶,几百只几百只的灰脸狂鹰从头顶呼啸而过;在西三环靠近公主坟立交桥往东,杨树开杨花的季节也是太平鸟成群出现在玉渊潭公园的季节;在四环的西北拐角,2010年的3月间,几百只小天鹅在颐和园十七孔桥和佛香阁之间的宽阔水面上歌唱追逐,童话中常常出现的知更鸟在人身边跳跃。
  5年的时间,从什刹海到国贸,从圆明园到长安街,我和我的朋友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之中拍摄了超过270种野生鸟类,十多种陆生脊椎动物,以及近百种昆虫和两栖爬行动物。实际上整个北京都是动物重要的通道。北京的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面是连绵的太行山和燕山余脉,东南面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低地。这样复杂的环境给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地选择和食物选择,而山口交汇抬升的气流也让迁徙途中的鸟类可以在长距离飞行之中节省体力。最近的几十年,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北京城市之中自然的绿地体系逐渐减少和破碎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中残留的绿地和公园构成了相对连贯的次生林——湿地系统,在今天整个北京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找到的秘密越多,我心里的忧虑也越多。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之中,自由的灌丛被铲除,自由的河流被水泥河床河堤所扼杀。原本是灌丛乔木自由生长的地方被覆盖上平整华丽的草皮,用以修饰城市体面的脸面。而实际上,草坪的背后是每年几十次的大水灌溉和养护费用的激增,是生物的多样性的丧失。原本生长着芦苇、茭白、香蒲等植被的河床,被清除淤泥之后铺上水泥的河底和河堤。人们试图按照自己的爱好随意规划河流,却阻断了芦苇、茭白等植物对于污水的净化作用,也阻断了自然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水质的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时有发生,昔日自由的、生机勃勃的河流最终往往变成毫无生机的死河……我们的城市野生动物探险,又还能继续多久?
  再一次去万达广场寻找我的老朋友——开篇的小黄鼠狼已经是我们相见三个月之后的事情。我晚上9点多到达那里,出乎意料的是不到20分钟就看到了那个拖着蓬松尾巴的黄色小家伙。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它旁边还有另外一只!两只黄鼠狼在夜色的掩映下一起在草坪上打闹着,看来我的老朋友已经有了自己心爱的伙伴!我在长椅上忍不住微笑,几年间很多类似的点滴故事一点一点涌上心头——不知道新的一天之中我们的城市又将有多少生态世界的故事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秘密地发生。发掘这样的故事让人激动,因为它直接让人触摸到真正自然的模样,让人在震撼中发现城市中残存的那一个个绿色的岛屿的秘密。
其他文献
伊岭岩风景区内有一座喀斯特岩溶洞,洞内步步是景,美妙绝伦,素有“地下宫殿”之美誉。洞外有座伊岭山寨,它以壮族唢呐、竹杠舞、山歌对唱、壮家作坊、壮家酒坊等吸引着游客,带您了解更多的壮族风情。    伊岭岩的名字来源于它附近的伊岭村。去伊岭岩之前在网上查资料,伊岭岩所在之山名为梁满山,方圆数十里皆为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十分秀丽。  现在伊岭岩被开发成一个风景区,在广西已经颇有名气。风景区里面有壮文化大
这期我们又见山水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乐大概是行游者与自然最自然的触碰。  在杂志社工作十数年,好像关乎“去哪里,看什么”的答案也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又慢慢回到自然的往复。特别是喜欢上徒步后,但凡有山可攀,有林可穿都极力尝试。印象最深的几次攀爬和穿越分别是在贵州、海南、四川、云南,最近的一次是去了长白山。有杂志做类似“最美丽的山峰”这样的评选,据说投票者甚众,想来人们对山的好感是自然而然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而在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成为主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未来金融机构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当前防范金融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的要求?可以看到,自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来,强监管与金融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央行双支柱的定位,将宏观审慎管理提升至与货币政
国家安全疆域不断拓展  当今世界处在大变局、大动荡时期,国际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科学技术加速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因此,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形势严峻。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战、贸易战等也不时出现,可以讲,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叠加,综合力量博弈非常激烈。纵览国家安全的大局,不难发现,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安全的边疆逐渐由自然空间、技术空间拓展到了认知空间。  
柴达木神奇地质地貌、昆仑山神秘岩画、黄河台地上突然消逝的远古文明……  早在二三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有人类创造了原始的远古文化;在四五千年前,古羌人已创造了与中原文化相当水平的高原文化,喇家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那个庞贝”,柳湾墓地是我国目前发掘的最大的氏族公共墓地,出土的彩陶举世罕见。自然风光与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使青海显得雄浑、悠远而神秘。      野牛沟,昆仑山神秘岩画记载了什么? 
3月16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率队到昆明部分景区和商业场所调研复工复产情况,调研即将结束时,他又带头“下馆子”甩米线,为餐饮业“代言”。同一天,昆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昆明市金融支持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意见(暂行)》,从政策支持、创新模式等方面支持全市餐饮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云南省昆明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把平日的“绣花功
战“疫”一线党旗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组织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第一线,一名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一个个战斗堡垒坚强挺立,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编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潜江市以党建为引领,
秋阳高照。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来到秋浦河畔。河水清澈,秋光相映。大家自然而然地掬水洗面,情不自禁地饮用清爽甘甜的秋浦水。  大片的沙滩,成了天然而变化的风景。那些驴友,于沙滩上野炊,欢笑声响彻河谷,酒香袅袅,醉人心脾;那些画画的青年男女,支起画架,盘腿于河畔,一边凝望流光溢彩的河水或对岸青翠的冈峦,一边挥动手中的画笔午饭时分,有男孩儿叫喊:“吃饭了——有稻草呢!”  我们望着棕色透红的大块稻草肉,垂
南山,如今还这么叫。南山不是山名,而是地名。     萨哈罗夫当年把它划在欧罗巴市街。这位工程师出身的市长,想在南山北麓给圣彼得堡的贵族绅士们建一个高级居住区,可还没等他把建筑图纸画出来,战争就爆发了。这块已经预留好的地皮,就此落到日本人账上。   当时,南山一带聚居了许多中国贫民,他们在山坡上搭了些简陋的棚厦,摆摊做些小生意。日本人依照俄国人的规划,也打算在这里建别墅,于是就强行把中国人全部赶走
清迈古城  漫步在清迈,常常会有一种来到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错觉,也许是因为同样慢生活的节奏,以及当地民众脸上同样淳朴的目光。在这里,我觉得最享受的生活方式,就是放下所有的规划和设计,随着自己的感觉,信步走着。让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在清迈的空气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清迈味道。清迈这座朴实的城市,其实有着更多的味道在其中。就像清迈的古城一样,虽然面积不大,里面的建筑也并不富丽堂皇、璀璨夺目,但它朴实地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