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闻内容编辑整合的易受性原则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否容易接受、是否能满足自身需要,这是影响受众选择电视新闻的两方面因素。要提高电视新闻被受众选择的机率,强化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在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中就必须遵循提升易受性及满足受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与规律。本文分析的编辑过程中需要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与补充便是重点。内容对于受众的选择行为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新闻内容;编辑整合;易受性
  在新闻内容的整合方面贯彻易受性原则,主要是体现在播音文字稿的写作、画面的编辑,以及声画的配合上,要做到新闻内容易于受众接受,编辑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易受性对播音文字稿编辑的要求
  1,播音文字的通俗性
  通俗,是指常用常见,与大众贴近的写作风格。文字稿的通俗与易受性之间的必然关联性无需置疑。让受众听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语言,他们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解读,很快就能理解、接受;相反,如果专挑生僻的书面语,受众因为不熟悉,解读慢,费时长,易受性自然也就低了。因此,在播音文字稿的写作中,宁要“下里巴人”,而不要“阳春白雪”,要做到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追求口语化、大众化、平民化。例如,用“酿成大患”不如用“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用“宛若”不如改用“好象”、用“毋庸讳言”不如用“直接说来”。所列举的例子中,虽然后面一类词不如前一类词那样有深度、有文学色彩,但是它们非常直白,能让人一听就懂。在浅显易懂之外,电视新闻的文字稿还要做到平易近人,力求在文字中透出一种亲切与平实,令观众有平等交流、对话的感觉,在愉悦的心情中以更快的速度接收文字稿中的信息,使得电视新闻的易受性进一步增强。近两年流行起来的“说新闻”,其窍门实际就是把文字稿更加对话化、口语化,造成一种面对面告知,人际传播的亲切氛围,因而赢得了不少受众的青睐。“说新闻”播报形式是否值得大力推广在此我们暂且不论,但应该努力在文字稿中制造出平等、亲切的特色却可以从中得到充分证明。
  2,播音文字的完整性
  缺乏完整性的内容,必定是令人费解的,给受众留下了思考与推理的空间,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去解读。因此,为了提升新闻内容的易受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适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强新闻内容的完整性,以有利于受众的理解。有些新闻事件是有历史渊源的,如果仅就当前所发生的进行报道,不说明前因后果,受众就不能充分领会事件的全部意义。比如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以压倒多数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俄罗斯等国提出的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提案,中央电视台在播出这条消息时,就在导语之后先用了一段美国试射导弹和反导弹的图像资料,然后才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现场。有的时候所编发的新闻带有某个领域的专业性,如果不加以解释,受众在理解上会存在困难,因此也必须加以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比如2002年上海申辦2010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在报道这条新闻时者简要地介绍了世界博览会的有关知识,提供背景资料,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举办这一盛会的意义。
  3,播音文字的逻辑性
  此处所说的逻辑性,并非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指文字内容的有序性与条理化。也就是说,编辑人员在写作与修改文字稿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晰、明确的思路,而不是随心所欲,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唯其如此,受众在解读时才能在潜在主线的指引下,快速领悟播报新闻的内容,否则,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所以,在明晰写作思路下创作出有条理的文字稿,是提高新闻内容易受性的必然要求。大凡优秀的播音文字稿,都具备了很强的逻辑性。
  二,易受性对于新闻画面编辑的要求
  从提升易受性的角度进行画面编辑,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新闻画面的明确性
  明确,是易受的必要条件。含糊不清、不知所云的传播内容,只会让人费神去猜度,耗费了时间,易受自然就谈不上了。所以,在新闻画面编辑时,必须要选择清晰、明确的画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说”什么。以是否有明确所指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电视新闻的画面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表明地点、时间等新闻要素的,可称之为标志性画面;另一类则是对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进行记述与描描绘的,可称之为实质性画面。这两类画面中的任何一种,其出现都有清晰的目的与理由,或是为了交待新闻要素,或是为了描述新闻内容,从提升易受性的目的出发,新闻中就只应有这两类新闻画面出现。而不是在新闻中充斥着一些没有明确指向、不知所云的画面,总是一堆没有明显身份标志的人群,或是一些看不出地点与环境的场景,似乎全然是为了填补为配合播音而出现的时间空白而贴上去的,其易受程度极低,只能让受众费解,浪费了时间精力去解读,却还是不明所以。在制作精良的电视新闻中,这种无效画面出现的机率几乎是零。
  2,新闻画面的逻辑性
  在对播音文字稿的探讨中,己经阐明了逻辑性与易受性之间的关系。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只有具备了规律,让受众有章可循,才能让他们加快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对于新闻画面而言,其遵循的逻辑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与播音文字稿紧密配合,按照文字稿的逻辑顺序进行组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视新闻受时间的限制,画面个数有限,所以有很多传统的镜头组接规律如同景别镜头不可相接、避免两极镜头(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相接等,它都可以不遵守,而以证实、配合文字稿、遵循文字稿已经确立的思维逻辑为第一要务;在与播音文字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也可按照新闻的发展顺序组建自身的逻辑性,在叙事性的电视新闻,尤其是事件性新闻中,画面组接应该按照事件进展过程来衔接,合乎发展的逻辑,将视觉形象层次分明地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呈现在受众面前,如果不按章法,画面忽而东、忽而西地跳接,就会使受众陷入云里雾里,接收信息变得困难;同时,画面编辑还应该照顾到受众的视觉习惯与接受心理。一般来说,人们观察事物总是先粗后细、由远及近,或反之由局部推及整体,并在分析和观察中循环往复,这也就是叙事蒙太奇中的前进式句子、后退式句子,以及循环式句子,这是3种比较符合受众观察事物时思维逻辑的句型,在画面组接时要娴熟运用,以央视APEC会议报道为例,在拍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江泽民主席宣读《领导人宣言》及反恐宣言的画面时,镜头的运用与处理就十分精彩:先是一个全景,介绍环境,而后镜头推上前去,对准在发言的江主席;而后镜头又拉开,进行摇摄,对站在后排的各个领导人逐一进行介绍。如此循环往复,不仅传递了信息,而且是极有规律,照顾了受众的心理,他们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得多。
  此外,易受性对声音编辑的要求。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声音,除播音外,还有现场声与采访同期声,对它们编辑的好坏,对新闻易受性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画面编辑一样,声音的剪辑也要做到与播音文字密切配合,有明确所指,有目的地引用:其次,应保证所剪辑、合成声音的清晰。在编辑时要尽量选取清晰的现场同期声和效果声,否则就只有忍痛割爱;第三,在与文字稿配合的前提下,声音剪辑还要选择恰当的剪辑点,做到流畅自然,具备相对的完整性,而不是生硬地截断,或是无疾而终。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匡宇等著.电视节目编辑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歌剧魅影》是根据韦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是韦伯的经典作品之一。主题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可以说是歌剧中的巅峰之作,经典中的经典。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影的主题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在电影中的情感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了解。希望通过本次对主题曲艺术特征的分析能从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关键词】:韦
期刊
【摘要】:上杭县,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辖县,素有“建筑之乡”、“诗画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该县是中国23个苏区县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有27人,占福建省三分之一;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县,是闽、粤、赣三省提线木偶的发源地,有古田会议会址景区、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上杭国家森林公园等。2016年北
期刊
【摘要】:收看电视文艺晚会,已成我国民众在庆祝各类节日庆典的必要活动之一。电视文艺晚会作为电视文艺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办中需要各电视部门互相配合,从节目编排、演员挑选、节目指导、舞台灯光、背景设计等都需要一个总导演来进行策划组织,导演思路直接影响晚会成功与否。基于此,本文将浅谈电视文艺晚会的导演构思。  【关键词】:电视节目;文艺晚会;导演构思  引言  1958年,我国创立第一个电视台,由于当时人
期刊
【摘要】: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电影制片项目选材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价,使评价过程程序化,针对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以确保项目更好的进行和完成。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电影选材;风险管理  1 简述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模糊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方式。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对无法准确界定的模糊事件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1]。  实施步骤如下:1)选定评价
期刊
【摘要】:人文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科技新闻不论作为科学实践的认识,还是对科学实践的报道,都属于文化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科技新闻要为受众喜闻乐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首先要明确其大众化功能定位,其次要在科技新闻写作中,从更加贴近生活和需求的角度做到通俗易懂一一人文化表现,其归宿是让人看、让人读、让人听,把科技新闻是否引起受众共同兴趣为“卖点”。  【关键词】:科技新闻;人文化  新闻传播需要人
期刊
【摘要】: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经历了修改,这对提高司法的公正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既存多年的社会矛盾。本次的修改重点是关注权利的救济,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确保人民的权益得到真正的保障。  【关键词】:行政诉讼;修正;争议  一、重点关注权利救济和争议的解决  (一)行政诉讼目的调整  在修正之后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中对行政诉讼的目的做出了调整,與之前的《行政诉讼法》相比,修改后的法律
期刊
【摘要】: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也概莫能外。数字时代的来临和计算机的普及催生了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萌芽,即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跨媒体的,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语言的新艺术,它可谓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它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路程。追溯上个世纪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轨迹,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科学和艺术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中相结
期刊
【摘要】:《北京爱情故事》与很多国产青春题材电影一样,爱情只是商业消费的对象。影片充斥着现代消费影像,爱情发生的空间大多是游乐场、酒吧、餐馆、酒店等消费场所,营造出时尚化、娱乐化的氛围,体现出鲜明的消费文化特征。影片重身体欲望,轻叙事,通过消费明星身体制造感官影像奇观,忽略对人物精神层面的关注,使得原本复杂多面的爱情婚姻生活趋于单一和表层化。  【关键词】:欲望叙事;精神缺失;消费文化  《北京爱
期刊
初识诗经,我沉浸在“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嘤嘤期盼,迷醉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戚戚等待,向往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  再识诗经,是学习它的文学常识与文章鉴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主题丰富,主要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从认识意义上说,它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三识诗经,我的
期刊
思想政治建设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担负不同工作任务不同干部职工身上都是不尽相同的,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是不可取的。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确定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  每个单位的自身情况千差万别,担负的任务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员的构成不同,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会相同。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