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叫文文的小姑娘在心语信箱里放进了自己的一个心愿——我喜欢和心语姐姐聊天,我想邀请全班的女孩子到心语小屋做客。于是,我们的心语小屋里第一次来了那么多的小客人。
“呀,这里真好!”“我喜欢这个大娃娃!”大家七嘴八舌和我们聊了起来,没有什么固定的话题,但是无一不对文文带大家来这里的“壮举”表示感谢和敬佩,畢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构思和胆量。
作为这次活动的中心人物,文文并没有兴趣与我们交流,除了欣然地接受大家的感谢,就只顾着和另外的几个小伙伴在屋子的另一角大声说笑,肆无忌惮地将毛绒玩具、沙发软垫抛来抛去。过了一会儿,不知她从哪里掏出一块糖,剥开糖纸,将糖块放进嘴里,顺势将糖纸一团,塞到身边的另一位女孩子手里:“帮我扔掉。”与其说她是请求他人帮助,不如说是在给人下达命令。那位同学不情愿地起身准备把硬塞在手中的糖纸扔掉,我见状随即说道:“姑娘,我们这里是不准吃零食的,你怎么带糖来呢?” 文文没有回答。“你吃的糖纸为什么要别人扔呢?”文文仍没有回答。“孩子,你的糖纸该你自己扔,去拿回来吧。”文文仍没有说话,只是从伙伴手里拿回了刚刚塞给人家的糖纸,表情出奇地冷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了,尽管孩子们聊得正兴致盎然,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老师再见!”文文呢,什么也没说,揽着前呼后拥的伙伴说笑着走了。
看来文文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诉说心语,而是有意借此机会又一次向大家证明自己非凡的能力。文文有聪明的头脑,思维敏捷,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有独到的见解,有敏锐的观察力,性格又活泼开朗、热情洋溢、大胆泼辣。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甚至得到大家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些,让年纪尚小、心智还很不成熟的孩子有了统领同伴的习惯和更多的优越感。
在我看来,一个集体的核心,有法定的和自然形成的两种。法定的核心是指班干部,他们是学生的领头雁,是管理班级、形成健康舆论导向的主力军。显然,文文属于另一种——同学交往中自然形成的核心,学习成绩稳定、大胆热情、见解独到、泼辣能干等都是她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而这些学生多是成绩优秀的、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班主任和班干部绝不能低估了他们的作用。他们会直接影响班级舆论导向,他们的行为做派会直接影响班级风气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在《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彼得连科迟到了,马卡连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对他的队长说:“你们队里有迟到的人。”队长说:“是的,以后不会有了。”第二次,彼得连科又迟到了,马卡连科指责了全分队,全分队保证以后不会有这样的事了。后来全分队教育了彼得连科,以后真的就再没有迟到现象了。看,当集体中正确的舆论形成之后,个别的错误行为就会受到批评、遏制。一个班集体,班风决定着它的兴衰,而班风是靠舆论和习惯保证的整体作风。所以,形成健康的舆论,对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舆论一旦形成,便能自觉地批评、抵制错误倾向,弘扬、支持正确言行,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向上,更加朝气蓬勃,更有利于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
我不知道文文的班主任是不是清楚孩子现在的情况,如果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班级中的作用,那么我真该提个醒儿——留意文文这个小家伙,不但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必要的时候还要通过其他的渠道多了解她在老师背后的表现,在对其突出的优点予以肯定之后加以指导,“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想必孩子更会乐于接纳意见和建议。■
□编辑 江泓
“呀,这里真好!”“我喜欢这个大娃娃!”大家七嘴八舌和我们聊了起来,没有什么固定的话题,但是无一不对文文带大家来这里的“壮举”表示感谢和敬佩,畢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构思和胆量。
作为这次活动的中心人物,文文并没有兴趣与我们交流,除了欣然地接受大家的感谢,就只顾着和另外的几个小伙伴在屋子的另一角大声说笑,肆无忌惮地将毛绒玩具、沙发软垫抛来抛去。过了一会儿,不知她从哪里掏出一块糖,剥开糖纸,将糖块放进嘴里,顺势将糖纸一团,塞到身边的另一位女孩子手里:“帮我扔掉。”与其说她是请求他人帮助,不如说是在给人下达命令。那位同学不情愿地起身准备把硬塞在手中的糖纸扔掉,我见状随即说道:“姑娘,我们这里是不准吃零食的,你怎么带糖来呢?” 文文没有回答。“你吃的糖纸为什么要别人扔呢?”文文仍没有回答。“孩子,你的糖纸该你自己扔,去拿回来吧。”文文仍没有说话,只是从伙伴手里拿回了刚刚塞给人家的糖纸,表情出奇地冷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了,尽管孩子们聊得正兴致盎然,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老师再见!”文文呢,什么也没说,揽着前呼后拥的伙伴说笑着走了。
看来文文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诉说心语,而是有意借此机会又一次向大家证明自己非凡的能力。文文有聪明的头脑,思维敏捷,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有独到的见解,有敏锐的观察力,性格又活泼开朗、热情洋溢、大胆泼辣。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甚至得到大家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些,让年纪尚小、心智还很不成熟的孩子有了统领同伴的习惯和更多的优越感。
在我看来,一个集体的核心,有法定的和自然形成的两种。法定的核心是指班干部,他们是学生的领头雁,是管理班级、形成健康舆论导向的主力军。显然,文文属于另一种——同学交往中自然形成的核心,学习成绩稳定、大胆热情、见解独到、泼辣能干等都是她得到大家信任的原因,而这些学生多是成绩优秀的、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班主任和班干部绝不能低估了他们的作用。他们会直接影响班级舆论导向,他们的行为做派会直接影响班级风气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在《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彼得连科迟到了,马卡连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对他的队长说:“你们队里有迟到的人。”队长说:“是的,以后不会有了。”第二次,彼得连科又迟到了,马卡连科指责了全分队,全分队保证以后不会有这样的事了。后来全分队教育了彼得连科,以后真的就再没有迟到现象了。看,当集体中正确的舆论形成之后,个别的错误行为就会受到批评、遏制。一个班集体,班风决定着它的兴衰,而班风是靠舆论和习惯保证的整体作风。所以,形成健康的舆论,对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舆论一旦形成,便能自觉地批评、抵制错误倾向,弘扬、支持正确言行,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向上,更加朝气蓬勃,更有利于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健康成长。
我不知道文文的班主任是不是清楚孩子现在的情况,如果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班级中的作用,那么我真该提个醒儿——留意文文这个小家伙,不但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必要的时候还要通过其他的渠道多了解她在老师背后的表现,在对其突出的优点予以肯定之后加以指导,“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想必孩子更会乐于接纳意见和建议。■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