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途径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由于在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面临着招生难、出口堵、学生管理难、教学质量不稳定的困境,要想完成这一社会使命,必须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办学定位 育人目标 精干队伍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薄弱。面对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由于在世俗观念中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面临招生难、出口堵、学生管理难、教学质量不稳定等困境,要想完成这一社会使命,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是各职业院校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找准办学定位
  办学要进入佳境,需要找到正确的定位,更需要找到发展之路。大家知道,中等职业教育不是精英型教育,而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把学校办成符合这种方向的品牌学校,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之道,发展之径。
  显然,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学校改造面貌的第一步。方向对,办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1.育人定位:德育为先,技能为重
  职业学校的育人目标必须从单纯输送劳动者转向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不仅能用本领干活,而且能以健康的方式生活。为此,笔者学校提出“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重会做事。
  2.发展定位:从单一走向综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发展方向造成了办学路子较窄,学校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必须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学校应该在保持自己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工种的需要,有选择地设置非特色专业,扩大学校的办学层面。在教育形式上,既有全日制又有非全日制,全日制又分为长期和短期。在培训对象上,既包括两年、三年的技校生,又包括在职职工的中、高级培训,特殊工种的办证培训,农民工的岗前培训等。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招收网络学员,利用节假日把课堂办到厂矿企业中,实现多功能、综合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办学拓展道路。
  3.市场定位:与用人单位联手
  职业教育应该为企业服务。职业教育培养的劳动者通过就业市场,进入到企业工作。这些劳动者合不合格,最终的检验者是企业。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上以满足企业需要为标准。于是开拓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职业学校的特点。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职业学校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设置、调整专业,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职业综合素养,适应就业岗位需要。
  二、确立育人目标:德育为先学会做人,技能为重学会做事
  如何唤醒学生的理想追求,如何点燃学生的进取热情,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育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任何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对待学生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从道德上进行教育,从心理上进行疏导,从情感上进行陶冶,从环境中加以影响。
  对此,学校应从强化德育入手,从“无序”到“有序”;从“管”学生到“育”学生;从“被管”到“参与管理”。德育是用来催化学生成长的,不是用来训人的。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她应该是和蔼可亲的,绝不是简单的课堂说教和对学生的呵斥体罚。
  职业学校以技能训练为主,但也不能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如果不知如何做人,那么技能也学不好,即使学好了,也未必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德育,应成为职教老师心中的一杆“秤”,老师在讲授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会做事,就是善用智慧,通过技能解决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平庸的人不是主动去找方法解决问题,而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回避问题,而优秀的人则是把问题当成机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中发掘成功的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这一方向发展。
  三、培养精干队伍:创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绝不是教师和技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能力和素质的融合。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双师型”教师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养;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双师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教师个体的“双师”素养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教师队伍结构“双师化”,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来实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和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1.走出校门——教师下企业实践
  教师下企业是专业课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一是教学骨干“精培养”,学校让一批教师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二是专业教师的“广培养”,学校让教师利用假期集中下厂,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操作;三是基础教师的“泛培养”,学校让他们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走访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学校对下厂实践进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新工艺、新技术,还要完成實习总结,将学到的新技术传授给其他教师。企业是教师教学的“活力源”,只有深入下去,才会掌握教学的重点。
  2.搭设平台——多渠道以赛促学式
  “以赛促学”是指通过比赛激发专业教师进行自我提高,提供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为了营造专业课教师争相学习实践技能的氛围,也为了展示教师的“绝活”,学校应每年举行教师技能比武,对全校教师开展“以赛促学”,以强化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增进教师之间的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以研促学式。搭建课题研究平台,着重加强校本研究。各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申请课题立项,分配相关教师进行课题开发及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课题研究成果报教研室评定,刊登,向上级推荐
  发表。
  教案比赛、课件比赛、公开课观摩、优质课评选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都可以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立足校本——发挥优势实训基地培养式
  由于教师人数多,并不是每位教师每年都有机会下厂参加社会实践,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充分利用本校的实训资源开发全员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实训教师不仅展示了专业“绝活”,也为理论课教师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先进的实训设备,学习新的工艺和技术提供了机会,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训。
  专业教师在校内交替担任理论和实训课教学,提高理论课实践教学业务水平。专业课新教师进校后先到校内实训基地参与实训指导,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评教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教学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双师型”教师工程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应当营造教师积极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知识的更新和网络的发展,一个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技能,本文从提升师德素质、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从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师德素质 学习型 双师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经济、网络教育、网络文化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种变化使任何人具有的知识都不可能受
蛔虫是中小学生最易感染的寄生虫之一,且感染率极高。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以小肠内乳糜液为食物,大量掠夺营养,分泌抑制各种消化酶生成的物质,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
现代化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到教学的议事日程。技工学校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心理活动带有时代性。在技工学校教育中,教师注意掌握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技工学校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一、学生对技能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随着社会生活中各种信息媒介的广泛运用,技工学校学生可以迅速便捷地了解许多科学
大街上,几个年轻人正在发宣传彩页,是一家家具店的产品介绍。一位小伙子很友好地递给我一张宣传彩页,见上面介绍的有我喜欢的一款椅子,就把这个彩页折叠放在车篓里。之后我来到另一位发彩页的姑娘跟前,但她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你已经有了这个彩页。  她的举动让我产生了好奇,别人发彩页都是见人就给,恨不得赶快发完,不需要的就丢弃在街上,搞得一片狼藉,这姑娘却是真“抠门”。买完菜后我将菜放在车篓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辅助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对其有针对性的做好术
水嘴的性能对于节约生活用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水嘴的用水效率的强制性标准己于2011年开始实施,本文通过对水嘴用水效率的标准进行详细剖析,同时结合目前广东省水嘴的质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