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适用除草剂筛选及防效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筛选安全有效的蓖麻田间除草剂,选用4种除草剂对蓖麻田间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草效果最好的处理为氟乐灵1 800g/hm2+扑草净2 250g/hm2、氟乐灵1 800g/hm2+甲乙莠6 000g/hm2,对蓖麻基本没有药害。
  关键词:除草剂;筛选;蓖麻;防效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71-03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the safe and effective field herbicides for castor,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4 kinds of herbicides on weed in the castor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1 800g/hm2 trifluralin+2 250g/hm2 prometryn and 1 800g/hm2 trifluralin+(6 000g/hm2 methyl ethyl atrazine had the best weeding effect and had no phytotoxicity on castor basically.
  Key words:Herbicide;Selection;Castor;Effect
  蓖麻属于双子叶作物[1],出苗时间长,苗期地表裸露,杂草生长迅速,是最需要使用除草剂的时期,而蓖麻苗期对除草剂又非常敏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种植蓖麻对农户来说用工投入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蓖麻适用除草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蓖麻属于小作物,市场上没有针对蓖麻的适用除草剂。蓖麻是耐药性敏感作物,很容易产生药害,甚至是很严重的药害,严重者导致蓖麻死亡、绝产。
  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长效残留除草剂对蓖麻的生长影响严重。主要影响萌芽,蓖麻在子叶期对除草剂非常敏感,主要表现为叶色发黄、生长缓慢,后期子叶枯干。残留除草剂浓度低的地块则表现为真叶小、花芽分化缓慢、不结实。
  残留对蓖麻影响严重的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唑嘧磺草胺等。故而长效、高残留除草剂基本淘汰,不在试验选择范围。
  本研究为2011—2013年期间进行的田间小区除草剂筛选试验及次年残留试验,为蓖麻除草剂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根据多年试验经验及药品特性和蓖麻生物特性,选择供试药品:氟乐灵、扑草净、甲乙莠、百草枯。供试品种:汾蓖10号。试验地点:农科院经作所试验田。土壤为壤土,小区面积为20m2,每个药品浓度设2次重复,1个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种植作业时间前后为序。
  1.2.1 播前用药 氟乐灵48%乳油,设1 200g/hm2、
  1 500g/hm2、1 800g/hm23个浓度。施药方法:旋地前均匀兑水喷药,而后旋地混土入药。
  1.2.2 播后苗前用药 扑草净50%可湿性粉剂,设
  1 500g/hm2、1 950g/hm2、2 250g/hm23个浓度。施药方法:兑水300~450kg/hm2均匀喷雾于地表。此处理为封闭处理,喷药后避免踩踏。
  1.2.3 苗后用药 甲乙莠(甲草胺2%、乙草胺25%、莠去津15%),设4 500g/hm2、6 000g/hm2、7 500g/hm23个浓度。施药方法:兑水300~450kg/hm2均匀喷雾于地表,避免喷于苗上,避免踩踏。
  1.2.4 混合用药 氟乐灵1 800g/hm2+扑草净2 250g/hm2、氟乐灵1 800g/hm2+甲乙莠6 000g/hm22个组合。施药方法:氟乐灵旋地前均匀兑水喷药,而后旋地混土入药;扑草净2 250g/hm2、甲乙莠6 000g/hm2兑水300~450kg/hm2均匀喷雾于地表做封闭处理。
  1.2.5 中后期用药 百草枯,此药品为灭生性除草剂,只设一个浓度1 050g/hm2,施药方法:上防溅罩尽量别喷到植株(只作为前3个药品无效时的补救措施,观察飘移药害,不建议使用)。
  1.3 测定项目 所有处理、对照地块记录田间杂草类型及杂草数量,观察药品浓度间除草效果,并记录药害程度。氟乐灵、扑草净、甲乙莠3种药品、2种混合用药,浓度间对应小区的杂草类型、数量以及个药品对应对照小区的杂草类型和数量,记录相关数据,取3a平均值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乐灵、扑草净、甲乙莠除草效果调查 时间为出苗30d以后(出苗时间12~13d)。由表1可以看出3种药品的灭草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杀灭效果呈递增状态。氟乐灵1 800g/hm2浓度对藜的株防效72.5%,对田旋花的株防效79.0%,对苍耳的杀灭效果45.2%,对狗尾草的株防效61.4%,牛筋草的株防效37.0%,浓度的递增对牛筋草的杀灭效果不显著;扑草净的株防效2 250g/hm2浓度最好,对藜的株防效90.7%,对田旋花的株防效91.1%,对苍耳的株防效25.4%,对狗尾草的株防效78.7%,对牛筋草的杀灭效果80.9%;甲乙莠6 000g/hm2浓度的除草效果对黎81.5%,对田旋花的株防效89.1%,对苍耳的株防效43.8%,对狗尾草的株防效72.7%,对牛筋草的株防效74.3%。
  2.2 施药后40d,第二次株防效调查及杂草鲜重防效的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ⅹ字型5点取样法[3],每小区5点 ,每点0.25m2,分种类调查杂草株数及鲜重,2次重复取平均值。   从表2可以看出,各除草剂对各杂草类型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株防效逐渐下降,鲜重抑制率与株防效趋势一致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强。鲜重抑制率各除草剂对阔叶草比禾本科草抑制率均作用明显(苍耳除外),扑草净、甲乙莠对苍耳无论是株防效还是鲜重抑制率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株防效在12.2%~49%之间,鲜重抑制率在11.3%~55.8%之间。
  2.3 安全性评价 氟乐灵1 800g/hm2的浓度、扑草净
  2 250g/hm2的浓度对蓖麻没有药害,甲乙莠6 000g/hm2浓度的药害不明显,植株生长正常,7 500g/hm2的浓度对蓖麻植株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表现为叶色发黄,生长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害逐渐减弱,不会造成绝产。
  百草枯的调查时间为施药后一周,施药时间为5片真叶期(出苗后6周),根据以往的经验浓度在1 050g/hm2~1 350g/hm2时飘移对蓖麻的伤害不大,但也一定要做喷施的保护措施。对草的杀灭效果达90%以上。
  3 讨论与结论
  草与作物的竞争是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通过上述试验,要在对蓖麻安全的药品浓度下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只用一种药品、一次施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虽然通过一次施药氟乐灵的除草效果没有扑草净、甲乙莠作封闭除草效果明显,但氟乐灵除草效期长,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很明显,而封闭除草因降雨和不可避免的踩踏,除草效期短,杂草恢复迅速。所以要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必须在2种或2种以上的药品作用下,而不能仅依靠一种药品。如若种植地块苍耳较多用封闭除草剂除草效果很差,封闭除草剂对苍耳的杀灭效果很不理想。
  除非草害特别严重,一般不建议用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如无法避免则尽量运用防护措施降低对蓖麻的伤害。
  关于药害,氟乐灵1 800g/hm2、扑草净2 550g/hm2以下对蓖麻基本没有药害,甲乙莠则用药要谨慎,不同厂家所出产品中莠去津含量不同,看好说明书尽量先小面积试验后再大面积使用。当然形成药害的原因不只浓度一项,天气、土壤组分、水分等均会影响药品对作物的作用。如若药害已经发生可用赤霉素或芸薹素喷施缓解[4]。
  参考文献
  [1]郭志强,王宏伟,李红玉,等.杂交蓖麻高产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
  [2]杨云峰,张宝贤,谭德云,等.我国蓖麻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和防除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4(8):231 -233.
  [3]王成,李卓夫,闫峰,等.红小豆田间除草剂筛选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50-53.
  [4]王险峰 除草剂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责编:张长青)
其他文献
摘 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土地供需矛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经营,才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充满活力。  关键词:土地;县域经济;利用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09-02  县域经济是国
期刊
摘 要:介绍了检疫控制(包括严格执行检疫措施、新柑橘园选址须征询当地植保植检站或植物检疫站意见、建立检疫性和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点,及时抽样送检、切实搞好柑橘溃疡病的封锁控制)、农业防控(包括选用优良抗性砧木品种和无病毒苗木、科学修剪,改善通风条件、及早摘除橘树上大实蝇有虫果、冬、春清园、翻耕、保护利用天敌、加强栽培管理、果实套袋、主干刷白、适期采收)、物理防控(包括灯光诱杀、人工捕杀)、理化诱
期刊
摘 要: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蜀鑫1S;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环境保护成为时代热点话题的今天,湿地保护也受到了重视。该文采用南沙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模型计算(影子工程法、费用支出法、价格替代法、logistic模型)等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对南沙湿地的经济价值作出一个明确的评估。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经济价值巨大,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该研究期望能引起各方对南沙湿地等湿地的重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沙湿地
期刊
摘 要:采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216份小麦子粒的粗蛋白含量,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选择113份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最佳主成分数(Rank)=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377,决定系数(R2)=96.89。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预测集样品进行预测,结果粗蛋白的预测均方差(RMSEP)=0.950,相对偏差(RSEP,%)=8.40。  关键词:小麦子粒;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粗蛋白
期刊
摘 要: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德县市面上几种常见药剂对稻纵卷螟防效,以筛选出适合药剂在生产中用于防控稻纵卷叶螟。就速效性而言“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较其他药剂略强;就持效性而言,“10%阿维·氟酰胺SC”、“20%氟虫苯甲酰胺SC”最好,“5%氯氟氰虫酰胺EC”、“20%氟虫双酰胺WG”、“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次之,“2.2%甲维盐EC”、“1.8%阿维菌
期刊
摘 要:水稻穗期病害流行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影响稻米品质。试验选用多菌灵、丙环唑、咪鲜胺及其不同组合在水稻各生育期用药防治穗期病害,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咪鲜胺按1∶5和2∶4比例的组合在水稻破口前7d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综合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日,可在7d后再施一次。  关键词:水稻;穗期病害;药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79-
期刊
摘 要:该研究以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及旱育人工栽插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钵苗机插均较毯苗机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无植伤,无缓苗期;钵苗机插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机插,而单位面积的穗数低于毯苗机插;主攻大穗是钵苗机插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粳稻品种;钵苗机插;毯苗机插;高产栽培 
期刊
摘 要:针对皖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常发的病虫草害,从玉米拌种、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着手,选用新型药剂,优化植保技术在玉米生长期的应用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应用植保技术的示范田比常规防治田、空白对照田的苗情好,病虫草害明显减轻,产量增幅明显。  关键词:玉米;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