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的潜能发现与发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着眼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前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精髓,后者是确保《大纲》正确贯彻实施的关键。在此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好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因为它是通向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桥梁。
  一、教材潜能的发现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人教版)采用了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法,每册均以学生用书、练习册、教学用书、教师用书、阅读训练、口语和听力录音带、教学挂图等配套发行。其中学生用书的编排体例以单元(Unit)为单位,每一单元都包含句型操练、功能用语、话题、阅读材料和学习方法与操练等几部分,在单词的掌握上向学生提出了“四会”的分级要求,即不同单词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不同程度的掌握。学生用书在客观上照顾了非重点中学学生应掌握大纲上规定的“四会”单词这一最低标准,又为重点学校的学生在词汇量的要求上显示了一个最高极限(即全套教材词汇总体平均复现率为59%~107%,而旧教材同等程度只有16%~24%)。新教材大大减少了记忆单词的困难,有利于初中学生对单词的重复记忆。
  二、教学潜能的发现
  我国中学英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连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智力教育的培养,也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其次,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机械地接受一些英语语言中通常只是语言知识的那一部分信息,而对语音素质、言语能力培养的重视远远不足。综合各种原因进行考虑,笔者在此将这种不利局面的构成归结为三个主要方面:中考指挥棒的误导、教学设施的匮乏和师资素质的蜕化。
  纵观各类升学试题,无非是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根本不是教学目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不应仅仅把中考测试作为我们的教学宗旨。我们的教学目标应着眼于让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中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心血倾注在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
  此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教学,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诸如录音机、幻灯片、语音室等教学设施在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它们对语言素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能否顺利完成均起到阻滞或促进作用。
  三、教学潜能的常规发挥
  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精髓,而获得英语基础知识是学生通向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桥梁。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对即将讲授的单元化整为零,进行语言性讲解,给学生以清晰正确的语言概念。同时围绕要涉及的功能项目组织语言概念和语言性练习,练习形式可采用问答、造句、联句、翻译、填空等。还可以训练学生某一单项语言能力为主,以语音、语调、词形、句型、词汇等基本语言单位为重点,这同以往传统的教学基本相同。
  第二步:在语言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交际化言语练习,如围绕某一话题,乃至某一词汇、语法项目、口语句型等进行交际性对话,还可设置情景对话、自由对话、听说的阅读复述等等,使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语言知识能够在连贯言语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第三步:教师可将文中所授的内容归纳为某种特定交际中的功能情景,如问候、告别、道歉、寒暄、介绍、谈论日期、谈论健康、运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得体、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功能言语能力的操作,通过类似的反复训练,逐步为学生连贯言语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的智慧潜能能否得以正常发挥,不仅要求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重新塑造自身素质,把握好新教材的特点、优点,摆脱旧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中学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开发乡土资源,有效运用,丰富习作题材,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乡土”意为本乡本土。习作教学的乡土化是指习作内容方面向本土资源的倾斜与靠拢。   一、价值:习作素材的有效创生   小学生作文写人写事类屡见不鲜,虽不乏真情实感,但总未免取材的狭隘与生活的狭窄。如果南方的学生写写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北方的学生写写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边关燧火台,那么展示的将是何其丰富的世界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仅属于稚嫩的初级期,思考、辨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弱,特别是反映在梳理和推理方面,更缺乏思辨能力,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智慧,通过开发思维、训练技巧的方式,达到在他们寻求数学的规律中生成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思维;技巧;规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74-1  数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