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在新骨生成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ruary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磁性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对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2003-10/2004-04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取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兔子颅骨上制造大小为5mm×5mm的骨缺损。②将大小为5mm×5mm×2mm的磁性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植入此骨缺损中,使它与周围的骨组织充分接触。③术后1,2,3个月于麻醉状态下分别处死兔4只,拍摄兔颅骨X射线片后切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并用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颅骨植入材料大
其他文献
背景:通过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够促使损伤的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嗅鞘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的局部内环境。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陈旧性
目的:观察贯叶连翘提取物和盐酸赖氨酸复方对小鼠角叉菜胶实验模型和醋酸诱发小鼠腹膜炎模型的影响,进而分析其抗炎作用和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3—05/2003—10在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