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措施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自2012年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后,目前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本文基于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软实力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措施
  城乡一体化即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探寻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渐均衡,虽然人们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但在县域间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还存在着师资教学质量差异、生源质量差异、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等现象。
  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有效落实政府职责
  政府要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确定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格局和推进措施;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依法明确与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教育职责,建立教育工作监督和问责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为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实现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加大经费投入,实现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公用经费、取暖费和教职工工资做到足额及时拨付,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各项教育经费要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教育经费的相关政策要切实有效并落实到位。对不合格的中小学,要采取新建、改扩建方式,增加资源配置投入,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依据相关文件精神,重新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建立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硕师计划、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渠道补充优秀师资。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制定加強学校领导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校长任期、定期交流和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教师交流机制,以教师“两修三课”和干部“职级管理”为载体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关注特殊群体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平等教育。建立帮扶关爱体系,坚持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落实“同城同享”和财政补贴政策,落实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政府要制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特教学校、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的特教体系。教育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划分学区、阳光分班、遏制择校等行政手段,确保群体之间均衡发展;制定优质高中指标生分配与录取方案,促进初中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多方协调,共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立足学校内涵发展,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和检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基本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减负提质”有效渠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永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及其突破[J].当代教育科学,2018(04).
  [2]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加快黑龙江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探索[J].教育探索,2017(12).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连翘商品来源以野生为主,随着市场对连翘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野生连翘资源已不能满足连翘资源需求,人工繁育种植连翘成为一种产业趋势,结合植树造林、扶贫产业等连翘种植面积急剧增大,连翘繁殖来源种子,采自野生连翘,未经选育,良莠不齐;连翘种植区域急剧扩大,不适宜区域种植连翘结果率差,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表现突出。本文针对当前连翘良种匮乏,种植区域不清晰等问题展开研究。
  目的对收集的连翘的种质资源进行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2019年1月14日-20日,在全省亿万人民的热切关注中,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郑州胜利召开。  这次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工作报告,顺利完成了选举任务,举行了庄严的宪法宣
期刊
使命在肩,不负重托。7天来,代表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献良策、论发展,话收获、谈体会,他们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河南的热爱之情、忠诚之心,转化为积极履职、认真审议、踊跃发言的实际行动,讲好河南故事、“两会”故事,发挥他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发出群众的“好声音”,写下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新篇章,在建设河南的新征程上团结
期刊
2019年1月16日,河南省政協十二届二次会议中共组认真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室外寒风凛凛、滴水成冰,却挡不住委员们为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高涨热情。委员们围绕《报告》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报告》文风朴实,内容丰富,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站位很高,思路很清,目标很
期刊
2019年1月15日上午,一个普通的冬日,寒风凛冽,郑州市的中小学生们正在进行期末考试,而在河南省政协委员住地的宾馆内,出席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头一天河南省政协主席刘伟所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国玉所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期刊
千紅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河南“两会”的胜利召开,不仅是关乎河南的大事,也是基层干部群众每年热切期盼的盛会。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虽身份各不相同,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期待“两会”能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大改善。一字一句,既凝结祝愿,也凝聚信心。  2019年河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严格落实市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确保14个国定贫困县
期刊
2018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里,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19年河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习近平
期刊
今年,河南“兩会”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  1月19日上午,河南省人民会堂北侧大厅,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来自农业、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政协委员集中接受媒体采访,拉近了委员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人民政协“众人的事众人议,大家的事一起商量办”的协商民主氛围。  “这条通道通往民心,通达民意!”政协委员纷纷为这个创新点赞。  当天上午,本刊记者约见了其中两位走“委员
期刊
把最后一个箱子的物品整理完毕时,仿佛已掏空了所有气力,就这样,我瘫坐在新的办公室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窗外陌生的风景。这里有设计新颖、充满现代化感的写字楼,有静谧、潺潺的七里河,也有三三两两在河畔漫步的行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安静美好,但总觉得了少了些什么。当同事问起,新一期杂志的地址是否要更改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少了“见证”。而那个见证了我成长的北林路16号,此刻,我要正式地与它告别了。  第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南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而不懈奋斗。  河南“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校企合作、提升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能力专访了河南省政协委员、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合行。  《决策探索》:您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