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规范视域下的《论语》英译——以刘殿爵译本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规范理论肇始于利维和霍姆斯,发展于图里,集大成于切斯特曼。该理论以文化模因为切入点,涉及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覆盖翻译过程的所有阶段,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有重大意义。借助翻译规范,可以窥探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背后的文化因素。该译本承载目的语文化的主流规范因子,使得本身加载的时代文化模因更加深刻。译本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和细节处都是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但传递的信息却是中华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刘殿爵的翻译给人们的启示是,翻译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种种期
其他文献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儒林外史》中以相互依存的科举词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词汇围绕科举考试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语义场,这一总语义场又由若干个具有顺
通过小麦品比试验观察比较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大面积生产筛选出适宜推广的综合性状优、产量表现好、抗逆性强的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
朱熹反切多承于前人,为了有效考察朱熹音叶中平声是否区分阴阳,在全面核查反切来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自制率统计、协调率统计,可以看到,在尽可能排除承用前人的切语之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