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结合髓腔开窗持续冲洗治疗下肢髓内钉所致慢性骨髓炎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Ilizarov骨搬运、骨延长术结合髓腔清创冲洗对下肢髓内钉所致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例下肢长骨髓内钉所致慢性骨髓炎患者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26~47岁(平均36岁)。均采用骨感染灶清除、持续冲洗、Il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干骺端截骨骨搬运或骨延长术治疗。感染部位:股骨4例,胫骨8例。术后冲洗3~5周,平均4周。术后对患者伤口愈合、骨折及截骨断端骨愈合、下肢关节功能进行随访。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8~20个月(平均10.3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复发。5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4例经换药后好转,1例拔除克氏针后愈合,未出现髓内感染。所存患者骨折及截骨断端骨愈合良好,骨延长或骨搬运长度为4~7cm,平均5.2 cm;骨愈合指数为34~69 d/cm,平均52.7 d/cm。佩戴外固定支架时间为7~17个月,平均13个月。除1例患者因提前停止骨延长导致患肢短缩2 cm外,其余患者肢体等长。所有患者下肢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采用髓腔清创冲洗,截骨延长或骨输送可有效治疗下肢髓内钉所致慢性骨髓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刺激物味觉刺激后行主涎腺MR DWI成像时ADC值变化规律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30名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静息状态下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MR DWI扫描作为基准;然后应用自身对照法,对每名志愿者分别采用柠檬汁和维生素C片味觉刺激后,行MR DWI动态扫描13次。测定静息及刺激后唾液流率。对比2种刺激物刺激前后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在透视下行输尿管内双J管取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所有行"双J管取出或更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双J管末端在膀胱内的位置、取出方法、是否成功、透视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并进行分析。双J管取出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应用鹅颈抓捕器套圈直接套住位于膀胱内的双J管的末端,牵拉至尿道口;间接法:向膀胱内分别送入导丝和鹅颈抓捕器,使导丝
目的通过比较经半椎弓根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弓根固定技术固定中上胸椎的螺钉拔出强度,评价半椎弓根螺钉固定中上胸椎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中上胸椎标本3具共24个椎体,分别采用传统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弓根组)和经半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半椎弓根组)。根据所用螺钉规格不同将其分为3种不同测试条件:C1螺钉直径4.0 mm,长度40 mm;C2螺钉直径5.0 mm,长度45 mm;C3螺钉直径6.0 mm,长度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和SURESHOT远端锁定系统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和SURESHOT远端锁定系统治疗的19例胫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8例;年龄32~58岁,平均39岁。骨折AO分型:41-A2型2例,42-B2型6例,42-B3型4例,42-C2塑6例,42-C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