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指示剂在紫外线消毒方面的应用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一种可穿透紫外线的可溶性菌膜作为生物指示剂,检查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当紫外线剂量为12000μw·s/cm2时可杀灭99.9%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50000μw·s/cm2可杀灭99.9%以上枯草杆菌芽孢。并且证明杀菌效力不完全取决于紫外线强度的高低,而照射剂量的大小在消毒效果中起关键作用。应用时根据不同消毒对象,调节照射时间,计算所需照射剂量,即可达到保证消毒质量的目的。应用新型生物指示剂检查紫外线消毒效果除简化操作程序外,还可以提高细菌回收的准确度及试验的重复性。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对有13和30年流行史的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了调查,人群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35%(9/207)和2.8%(6/214),抗体滴度前者大部分在1:160以上,最高可达1:2560,后者均在1:160以下。在首次爆发家鼠型EHF疫区共调查120户有病例报告的家庭,其健康成员的隐性感染率为20.23%(51/252)。对79例抗体检查阳性患者的78户家庭进行了感染状况分析,其中
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37个与脑血管病病因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是1985年4月~6月间黑龙江省10市6县的808名脑血管病的住院病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多发现象、头颈部外伤及每日吸烟20支以上,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有家族多发现象同时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是防制脑血管病的重点对象。
期刊
期刊
作者对北京城乡急性细菌性痢疾家庭续发率和外环境志贺氏菌污染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家庭续发率(10.55%)高于城区(4.83%);农村外环境污染率(3.41%)也高于城区(0.71%)。这两个率比以往报道均有所下降。
期刊
本文对1958~1980年从云南边疆热带雨林地区分离的病人株钩端螺旋体400株进行了鉴定,从中发现了15个血清群、41个血清型,其中包括1个新群、17个新型。流感伤寒、色若、秋季和黄疸出血四群为主要群,七日热、明尼、巴达维亚、犬、爪哇、塔拉索夫——歇尔曼六群为次要群,其它群为少见群。另对钩体菌型地区分布特点、动态和多价菌苗的应用作了分析探讨。
在一个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内,作者每年对6~15岁年龄儿童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五年纵向观察结果显示:IFA反应率与GMRT的变化均与粪检阳性率呈正相关。IFA反应率曲线理论估计值,GMRT的。本文认为该法较其它方法敏感,可用来推测当地粪检阳性率或新感染率的变化,具有考核防治效果与预测疫情的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对30例已确诊的PHC和30例其他肿瘤及肛肠外科病例对照,采用PHA和ELISA检测方法,做了1:2配对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HC病例HBV流行率90%,HBsAg阳性率56.67%,抗-HBc阳性率33.33%,抗-HBe阳性率35.29%,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001)。相对危险性也分别是对照组的7.6、5、39和5.5倍。通过询问还发现PHC病例的肝病史、肝炎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