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怏,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大不相同,也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丫更深、更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责无旁贷。
  一、倡导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认真嵛好每一节课.精心没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鼓励学生质疑、讨论.向学生灌输经过思考得来的错误答案要比人云亦云的答案有价值。在课堂中务必千方百计创没相互理解、信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例如:教师有意把“I am careful”写成“I am carefully“等,启发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师生之间这利,互相改正错误可以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活动的机会。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善于掀起学生的创新火花.尽量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举手同答。回答对了,教师应说“Terrific!Wonderful!I’m pleased!Thank you!How clever you are!”等表示满意的话,使他们感到自身的价值。如学生一时同答不上来,教师不能急躁,勿用“Be quick!Don’t waste time.”等缺乏耐心的话语;应说“Try.please.Take your time.Don’t be afraid、”等温暖、鼓励的话。即使同答错了,并不马上说:“No,you are wrong.”之类生硬、粗暴之词,给学生的思维火花浇上一盆冷水;而是说:“It doesn’t matter.”“Please think it over.”等进行圆场。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讨论、发言是自巾、安全的,不会受到压制,从而使他们身上蕴藏的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教学过程应该像是一盏油灯,需要师生共同添油,才能使灯火辉煌,照亮每个人。
  二、注重引导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l.引导学生向独创性思维方向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能够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正确弓l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思考、敢于钻研,尝试、探索知识的奥妙。不要“迷信”教师和参考答案,不要人云亦云。说英语.缺乏自己的思想;写英文.没有独立的见解。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构思、与众不同的见解、违反常规的答案、别出心裁的想法、新颖独特的思路,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也要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
  2.引导学生向深刻性思维方向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其本质的联系及其制约的关系。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根据不同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善于提山肩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不仅仅停留f在 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静态的纯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索价值的动态问题。如在教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先要求学生三或五个人为一组比较组内成员的高矮、胖瘦、快慢等.然后在小黑板‘卜画了三个男孩放风筝,但没有画出风筝。问“Whose kite is the highest?”学生先认为老师漏画了.思维片刻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终于有人答对了。老師称赞“How clever you are!But why?”他说风筝放得越高,风筝线越松。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3.引导学生向多向性思维发展思维的多向性是指学生注意向各方面展开思维,全面考虑问题。为了拓展思维的多向性,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局限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的没想出发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教师可创没一些情景让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How do you know? Could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Could you make mor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 or phrase?The more,the better.等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呆饭,为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4.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批判性方向发展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通过独立分析而有批判的接受取舍,它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和能力的途径主要是改变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态度,避免“教、训”学生思维.尽量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质疑探究来深化对特定事物的认识,提高个人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英语课堂上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考的天地。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当今这个“变化的旋风愈转愈怏”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要使现在的学生将来不做“文盲”,教师必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上,把这些技能作为交际手段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在听说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在词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联想、比较和记忆能力。通过方法的指导和各种科学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技能。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除了传授知识外.他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技能。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无疑靠的是提问、对话和交流反复交替来实施。为了设计好主问题,适时提问,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还应课前提问自己、提问课本,更应在课后反思提问的得失。本文将从课堂提问的策略和设计技巧方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作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提问技巧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一脸疑团”的学生“豁然开朗
The culture of world is colorful. On the soil of colorful culture, there grows differe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y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in their origins. Chinese festivals mainly stem from seaso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低年级孩子学习兴趣处在萌芽阶段,大部分都能积极开口说英语。但越到高年级,特别是在常规英语中,能够主动开口的学生越来越少。如何将学生这种浅表的兴趣变成持续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拥有对英语学习的探究热情是教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善于创设英语情景,小学生口语也会举一反三,“比着葫芦去画瓢”。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新教材,培养口语好习惯  现在,小学英语新教材是课本板块
对于许多新生来说,高中是一个人生新起点。与初中不同,高中学习需要接受的信息量大,会更加注重自学和知识的积累。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英语的学习方法有着许多困惑。本文深
1987年9月14日,一封标题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从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设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的“中国学术网”发往德国。1994年4月20
全身反应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其理论基础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人文主义、教育学等。“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