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一例家系临床特征及LKB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一例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LKB1基因突变。

方法

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留取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DNA测序分别检测LKB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采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结果

先证者具有典型的皮肤黏膜黑斑、多发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先证者及1名家系成员均携带LKB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导致Trp308Cys的错义突变的发生;这一突变在正常人群中不存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Trp308Cys突变可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功能。

结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具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和家族遗传性三大特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KB1基因胚系突变是其致病因素,利用LKB1基因鉴定和突变筛选所有患者及一级亲属对明确诊断及改善其家族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寻求简便、快捷、准确的方法监测新生儿的心输出量,提高NICU中危重症患儿的血流动力学诊治水平。方法同时采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lty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USCOM)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测量20例健康足月儿及29例早产儿生后28 d内的心输出量,对测量结果使用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两种方
期刊
目的比较E2A-PBX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经北京儿童医院2003方案(BCH-03组)及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2008方案组(CCLG-08组)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初治的59例E2A-PBX1+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BCH-03组37例,CCLG-08组22例。分析两组患儿的初诊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复发时间、无复发生存(RFS)、无事件生存(EF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鼻空肠置管和空肠营养治疗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至2012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和外科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或者急性轻症胰腺炎但经口喂养不耐受,进行STONGkid营养风险筛查,存在高度营养风险,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者22例,男9例,女13例,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急性轻症胰腺炎9例。年龄5~15岁,平均(9.1±2.8)岁。对所有的入选患儿通过人体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床边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在八一儿童医院NICU内采取机械通气下肌松剂麻醉后,床边进行激光治疗的103例RO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3例严重ROP患儿共199只眼接受了激光治疗(随访最短5个月),其中Ⅰ区病变39例76只眼(38.2%),Ⅱ区病变64例123只眼(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