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对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的影响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2014-2018监测年度中国大陆流感样病例(ILI)报告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比例在"春节"和"国庆节"假日期间出现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

统计分析"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4-2018监测年度期间"春节"和"国庆节"假日周及前后周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监测数据。

结果

南、北方省份假日周与前后一周ILI报告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日周门诊就诊总数显著低于假日前后一周,但急诊就诊数出现了升高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出现的ILI%假日高峰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各哨点医院受假日门诊停诊影响,导致监测诊室普通内科患者就诊数大幅减少。

其他文献
抗流感病毒治疗作为救治流感感染的关键手段,但目前临床可及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仅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由于NAIs疗效的限制和耐药情况的出现,亟需研发疗效更优和耐药率更低的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诸多不同抗流感病毒机制的药物已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
目的评价福建省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方法根据我国乙肝免疫策略与队列研究设计要求,将福建省人群分为1992年之前出生的自然暴露队列和1992年之后出生的免疫接种队列(含自愿接种队列、规范接种队列),通过网络直报疫情个案数据库清洗,观察2004-2017年急性乙肝发病及其死亡结局,分析、评价不同队列人群乙肝发病率与免疫接种效果。结果在观察期间,福建省全人群乙肝发病率为44.594/10万,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的直接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2015年1月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妇队列,创建孕妇健康档案,收集孕期及分娩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孕期健康状况及各种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等,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之间的关系。结果巨大儿发生率为6.6%(149/2 243)。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各30份,组内等量混合后,去除高丰度蛋白,经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试剂标记后采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并进行相对定量。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基因功能聚类(GO)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
流感大流行在过去100年间出现过5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累计数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历史文献表明5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多个地区,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影响,其中1957、1968和1977年流感大流行被认为是从我国开始暴发。流感大流行直接促使我国设立公共卫生机构和流感专业部门,并在科学研究与疫
目的分析广东省2017-2018年冬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季节性多样化的防控应对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每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2017-2018年冬季28家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LI)就诊比例、流感病毒阳性率、病原型别构成和暴发疫情特点,并使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与2016年春季、2017年夏季流行期比较。结果2017-2018年冬季ILI
本文在总结2017年末及2018年初流感特点的基础上,对儿童流感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新进展进行了检索与更新,为今后临床及社区医务工作者提高对儿童流感的认识与防治水平提供参考。
历史上流感的每次大流行都给人类带来灾难,其中以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最为严重。近100年来,随着对流感病毒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检测技术的长足发展和监测手段的逐步丰富,人类面对流感大流行并非如前般无所适从。为努力延缓和降低其危害,人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应对准备工作,以期实现早期预警或尽早发现具备大流行潜能的流感病毒,以及在大流行期间,通过实施应对准备计划中相应的防控措施,延缓高峰出现和控制疫情
目的探讨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的"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第三期基线调查资料,选取其中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9 223名≥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回顾性调查其少儿期是否觉得有亲密亲属关心支持、是否与母亲连续分开≥1年、是否父母双亡3个反映少儿期关爱情况的变量,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项式
传统上,流行病学多以干预划分观察和实验,干预研究等于实验研究,还认为干预研究的科学性高于观察性研究。在一般科学实验里,干预指人为施加的改变自然状况的措施。干预并不一定是有益的,也并不一定是研究者当下施加的,研究者、受试者或第三者目前或过去施加的措施都可以形成"有效的"干预。例如,由研究者、受试者和第三者通过某种方法致使视神经损伤,都可以形成有效改变视神经正常功能的干预,研究者可以由此观察到视神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