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低效的现象。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如何解决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低效现象,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落地,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英语
  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具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想要在英语教学中落实对学生上述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英语阅读是学生增加英语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体验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全球视野、尊重差异、批判质疑能力非常重要,而这些都属于核心素养的体现。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真正地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了。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者应付考试题型,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往往会采取以讲解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学生阅读前,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讲解重点单词,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的练习,最后教师给学生校对、讲评答案,学生知道和明白问题答案,一节阅读课就完事了。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进行阅读,是很难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更不要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了。
  2.教学内容过多,达不到根本教学目标
  当前高中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篇幅长,生词多,句型复杂多样,内容丰富。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中,该着重讲哪些,怎样使语篇理解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需要认真设计与把握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有的教师会一节课满堂灌,既语篇理解分析,又整篇文本语言點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消化不良”,达不到让学生精析文本、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题的根本阅读教学目标。
  3.问题设计缺层次,不能有效地检测阅读效果
  问题设计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现在被普遍使用的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形式多样:“True or False”、信息配对、问答、填表等等。但很多时候,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只考虑到问题形式的多样性,没有考虑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梯度性,没有根据文章所谈的内容设置特定的情景,学生好像在课堂上完成了很多学习任务,回答了很多问题,但往往只是搬字过纸,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阅读潜能未能被充分挖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要求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待发展和提高的。教师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加以培养。教师要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及技能来领悟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态度、批判地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以此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构建新概念、体现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开展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教学目标需求来选择多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如图片环游、故事地图、拼图阅读、阅读圈等,这些阅读教学模式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教学手段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铭记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要注意避免为模式而教的错误做法。
  三、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PWP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通常都会把教学过程划分为P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 Post-reading(读后)三个阶段,这就是常用的PWP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这一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问题和课堂活动设计,有了更明确的指引和要求。
  1.主要操作程序
  读前:激活、激发、激励
  读中:得义、习语、启思
  读后:内化、运用、迁移
  2.问题活动设计框架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对当前高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核心素养下理念背景下阅读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的认识,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1.语篇研读
  本文讲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所使用的文体是说明文。正文共分五段,除第一段“引入”和最后一段“结语”以外,其余三段都是集中在“生命起源”这一主题上。文章介绍了“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的物质四分五裂,进而形成原子,原子的形成与结合就形成了各种星球,产生了地球。但是水的形成使得地球有别于其它星球,它使得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成为可能。因此,绿色植物、陆栖动物、两栖动物、爬行类动物以及哺乳类动物就随之相继出现了。文章还通过最后一句话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对地球保护的思考。由此,梳理出本文的信息结构图和结构化知识图。   2.学情分析
  上课学生正处于高一下学期的学习阶段,对地球生命起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本文中有关天文和生物的专业词汇可能会给学生的理解和口头表达带来挑战。此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一般都是停留在表层含义,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不够重视;懂得如何在文本中定位和获取信息,但不懂得如何整理和归纳信息。
  3.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完本篇说明文后,应该能够。
  (1)提取语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基于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所读文本信息,对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深度解读
  (3)基于所读文本,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可以采取的措施,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学设计与过程
  Step 1 Greetings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而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更是现代公民不可少的素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把握适当时机,激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动机;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通过拓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探究体验,进一步提升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在数学中,“数”与“形”是两大研究对象,这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抽象数学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让学生容易理解,从而使解题直观明了,便于学生解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其解题思维能力,从而到达喜人的成效。  【关键词】数形结合;教学;应用  在数学中“数”与“形”是两大研究对象,这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互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解决生活中的事情,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从“看、说、想、写”四个环节引导。  一、把习作的自主权给学生  低年级学生面对看图写话,常常不知该如何写起,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因此,在
摘 要: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小学作为打好英语基础、巩固英语思维的重要阶段,必须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英语学生。基于此,针对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主要三个因素,即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进行现状及问题的探析,以此提出相应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推进小学英语教育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策略  2018教育部《中
梦见你  深夜,你披上洁白的月光  从窗口飘进来,右手拿一支玫瑰  左手提上红灯笼  笑咪咪,神态如一尊观音  你用带血的玫瑰驱散空气中的尘埃  为我祈福,慈祥的笑容  在夜幕笼罩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清新的月光,淡淡的薄雾缓缓的清泉徐徐地涂抹成我的素像,在虚幻的山谷里开出一朵莲花  月光里的思绪  我的目光曾触及躁动的春天火热的夏天,多情的秋天  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们蓄谋已久了  蓄谋冬天一潭死
童谣,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一种用韵语创作,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顾名思义,潮汕童谣就是以潮汕方言吟唱的,它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音韵,而且所反映的靠海吃海、出洋过番、敬神事鬼等充满海洋气息的民俗风情,彰显着潮汕独特的地域色彩,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潮汕童谣除了具有口头性、民间性、歌谣性和儿童性等一般童谣的共同特征外,所涵盖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过番歌、生活歌、滑稽歌、摇篮歌、劳作歌、亲情歌、常
【摘要】时政资源是承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本文以新课标和新高考为背景,从时政资源的含义和特点、高中政治课堂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实施路径分析等角度,指出了高中课堂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渠道和辅渠道。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时政资源  一、时政资源的含义和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细节品读体悟“勇敢”之美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描写的人物性格坚强勇敢,行动敏捷机智,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养成。勇敢是美的,它具有崇
一、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但是要实现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动机。任何学习行为都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但是由于受社会、家庭、教育以及个体自身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较同龄的普高
【摘要】教育开始于家庭,父母属于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属于孩子人格习惯得以形成与完善的领路人。而在学校当中,教师属于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因此,开展家校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对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进行简述,分析当前学校家校合作存在的困境,并指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校合作;困境;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