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获得理想教育效果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师生间矛盾的产生,对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应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素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学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 教育体制
  教师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怎样才能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这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处理得好,学生就会信任教师,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才能起到教育的主导作用,学生也才能起到主体作用,教育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达到教育学生这一目的,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为表率,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启迪学生。所以,教师应自觉加强各方面的自我修养,注重以自己深厚广博的知识、良好精湛的技艺等个人素质;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广采博览的严谨学风;心胸广阔、志趣高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产生敬仰和崇拜之情,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模仿的偶像。“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获得理想教育效果的关键。
  一、师生之间矛盾的产生
  教师和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往往在认知方式、个性特点、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教师履行的是教育职能,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总是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较多的知识,学生履行的是学习职能,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但由于年龄小,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讲是单调枯燥的,往往会对老师的要求无法理解,错误地把整天玩耍、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看成是自已的最高利益,而把学习任务看做是教师、家长等人强加给自己的一种负担,因此就产生了师生间教与学的矛盾。
  (二)教育体制产生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衡量教育效果的方法则以分数为主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体现教师的水平、工作的认真,片面地追求高分,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违反教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压力增大,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加深。
  (三)个性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的个性化得到发展。学生和教师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如果缺少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很难相互理解,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产生师生矛盾。我国的教育思想一直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讲究尊师重教,教师有较高的地位,在师生关系上历来传授的是“师道尊严”。通常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接受,因此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另外,学生由于害怕老师,有一些想法和要求也不能正常地与老师沟通,从而进一步加重师生之间的隔阂,导致师生间矛盾的产生。
  此外,师生间可能还会存在其他一些矛盾,如性格爱好、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如果教师能提高自身素质,多关注、理解学生,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多从学生角度出发,那就可以化解这些矛盾,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与学任务的完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思想比较简单单纯,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在协调师生间矛盾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坚持素质教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入手,由教学活动中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伙伴。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时代,学校教育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更要使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特点,找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减少,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师生间的教与学的矛盾将不存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主动接近学生,多和学生待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多和学生交换自己的看法,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改变原来的简单说教的方法,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愿意和你做朋友,学习生活上有问题都会找你商量,师生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和谐融洽。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些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关心和爱护学生。知识渊博就是要求专业知识过硬,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仅要有一桶水,更应该像是一条涓流不息的小溪。平易近人是对人格修养的要求。教师职业就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生喜欢人格修养、道德品质优秀的人,不知不觉地会以这样的人为榜样,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个人修养,成为品格高尚、受学生爱戴的人。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获得理想教育效果的关键。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而非教材的代言人和执行者。教师还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复印者。教师应积极改善师生间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乐于学习,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它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间任教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有所不同,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就会使某些学生回答不上来,从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班级变成几个人的班级。不少学生只是做“壁上观”,充当陪衬的“绿叶”,这样缺少多数学生配合、参与的课堂,会让师生都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教师上这堂课也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已。  也许每个教师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调动
摘 要: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手段之外,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人人成人成才呢?作者从正面教育、专题教育和特殊群体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构建 正面教育 专题教育 特殊群体教育  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迅速成长,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是高校的主要目标,要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有一支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管理队伍,而教务秘书在这个队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务秘书的工作素质对于搞好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务秘书 高校管理 培養建设  1.教务秘书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1.1教务管理措施的执行人。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殊时期、特殊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其满足了企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的顶岗实习,为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应有作用,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高职学生实习质量的控制方法,以期切实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顶岗实习 质量监控方法  五年制高职,即五
摘 要: 当今社会,推进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急需改革课堂教学,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教师是主体向学生是主体转变,迫切需要构建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学习和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并回答了“怎样才算是建构主义教师”这个问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如何改变简单的传授、被动接受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摘 要: 希望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本文探讨希望在积极心理干预中的作用,用以为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轻生意念的同学进行心理干预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希望 积极心理干预 轻生意念  目前,大学生轻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国都会有一些大学生轻生案例的发生[1]。大学生轻生的预防与干预已成为高校教育者们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轻生行为经常具有偶然性,但偶然
摘 要: 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在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都能让中职学生在文化氛围中进步、提高,本文从教室文化的角度分析氛围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教室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育人  教育的艺术在于让受教育者始终不觉得自己正在接受教育。建设教室文化,创造育人氛围,可以使学生在优美雅致的教育情景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与教师的言传身教相辅相成,收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