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教学途径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既要重视舞蹈教学的理论体系,还要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理解程度等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更优化的教学途径,从而使得舞蹈教学向纵深发展,不断创新,更趋科学化,把更快、更好地培养舞蹈优秀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趣味性;趣味性;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途径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少儿舞蹈在其欢快明朗的动律中,包含了少儿的“童心”、“童真”、“童趣”,蕴涵着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感觉与亲和力。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等,具有课堂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何把舞蹈知识和技能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下面谈谈我在舞蹈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是时空艺术,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韵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没有让学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我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不同年级的训练项目和规格标准,自编了许多节奏有快有慢、融合所学舞蹈动作的游戏,及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小组合,配录了相应的有起有伏的旋律线条、音乐情绪各异的伴奏曲目。每节课都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诱发其产生相应情感,并依照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设备条件创设情境,以渲染气氛,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从而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充分的感受,让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并顺利进入主体角色地位。也能使干巴巴地传授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讲究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舞蹈艺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舞蹈反映了舞者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表现。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自我表现能力通过舞蹈表现出来。积极健康的人格心理也能够对观众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学生人格心理的培养,虽然并不是直接的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但是却能够通过舞蹈过程中的一笑一颦表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进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的提升。首先,强化学生的肢体训练。为使学生掌握舞蹈的表现手段,在肢体训练的同时,应进行根据节奏的快慢、强弱、肢体在空间不同方面和高度形成的各种不同速度、幅度、力度、流畅度组成的律动训练,如:轻滑、雀跃、顿促,雄壮的各类舞步,富有变幻的,优美多姿的手臂动作,挺拔、灵巧,有力的腿部动作以及或弯或拧的躯干动作等,使学生在这些仰俯屈伸,起伏跌宕,刚柔相济、舒疾交融的律动中,掌握人体多种表现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表现功底。
  其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舞蹈想象能力是舞蹈最重要的创造能力之一,只有靠舞蹈表演者的丰富想象,才能激发表演者来自心灵的表演激情,也就是说,没有舞蹈表现的想象就不可能具有吸引力。因此,舞蹈演员的艺术创造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想象力,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启发、激励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舞蹈艺术是真、善、美的艺术。舞蹈的“真”是人性的真,生命力的真。真的教育也是对青少年最本质的教育。舞蹈艺术从它产生的原动力来看,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动作都浸透着真情,涵盖着真的思想。它可以丰富中学生的想像力,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从中发现美的真谛——最真的、最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随着音乐节奏无拘无束地创作出即兴舞蹈。他们的动作虽没有舞蹈演员那么优美,但是这由情而发、用心舞蹈的情感符号却是那么真,足以感染观赏的每一个人。学生们也更自信了,不再为自已的动作是否规范而缩手缩脚,在身体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不同舞种给予不同风格的音乐做辅助
  舞蹈的种类包括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教师要具备正确选择音乐的能力。音乐选择得当,学生的形体动作也会变的灵活,动作流畅而富有弹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动作的舞蹈基础和节奏基础。在学习舞蹈时首先要从生活中找到舞蹈对应的体态和感觉,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惯,体验适合该舞蹈风格的音乐,体验舞蹈音乐中的情感,让学生自然地去感受音乐所带给的感受,从而真正地起到音乐对舞蹈灵魂的作用,只有把握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才能更好地表现该民族的舞蹈风格。
  总之,舞蹈是一门“动”的视觉艺术,有着严格的专业性教学训练过程,尤其是对于刚学舞蹈的学生,老师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条教学途径都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探索更优化的舞蹈教学途径是舞蹈专业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学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董立言,刘振远.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冬梅,思维体育舞蹈如何开展[J].体操,1994(3):25
  [3]李振.儿童舞蹈基训20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在班级管理中,想保护每个学生原有的个性特点,培养好每位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就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
期刊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测井年会于2015年8月18—21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专业委员会主办,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期刊
中国近代史上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医学传教士,她们扮演着多重角色——女性、传教士、医学工作者。正是这样多重的身份,使得她们成为支撑基督教在华传教发展的重要力
重翻北京八十中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上《皇帝的新装》的课堂实录,再一次叹服于宁老师精到而朴素的课堂设计。第一课时,只有三步,第一是“打开书”“准备读课文”,于是抽几位学
期刊
韩少华老师的散文诗《记忆》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新编高中第三册课本,供高中生鉴赏,实在应该。称呼韩少华为老师,并无恭维之意,因为他确实是老师。最早是在北京二中留校当语文老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学习状态与学习效率.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齐抓共管,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理解、温暖、宽容、平等的环境,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可塑性极大.班主任如同一位育花园丁,每棵花苗在你手里是否以顽强的生命力正常生长、开花、取决于这个园丁的精心栽培.让每朵花都能含苞绽
期刊
海子 (1964— 1989)是“新生代”的著名诗人,但他英年早逝,他的年龄过于年轻地永远停留在了 25岁上。爱他的诗的人们,不会再有捧读他新作的喜悦;然而,沉浸在他的遗作中,我们却是怎
班级管理,不能光靠班主任严格的管理风格,还需要民主、公平、公正的管理艺术和情感投入,用微笑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因为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