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与比喻

来源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就通感的称名而言,可谓众口不一,或通感、通觉、移觉,或特殊比喻、转喻。仅此可见,通感与比喻有较大的相以之处,甚至相互裹绞,难以辨识。近十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及教参对通感闪烁其辞,欲言又止,足可说明这种现象。
其他文献
一、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是以高校学生为对象,提供文献和信息的检索查阅服务的社会机构,其对社会来说其既有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又有增进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功能,也是学校各科目教育必不可少的高校辅助部门。图书馆的目的性,也决定了其服务是为了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满足学生检索和查阅基本需求,同时让学生满意其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硬件设施的完备,另一方面取决于管理水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王承祖,是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1935年出生。古稀之年的他,喜欢上了《党建》杂志,两年摘抄资料整四本。是什么让他对《党建》如此执着?  1月10号,我见到了这位满面春风自称“再过两年就是80后”的老人。他坚持摘抄的习惯还得从2010年2月4日的一封信说起:由于疏忽,医药费的报销过期了数日,情急之下他给习近平同志写了一封信。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北京市崇文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