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私家园林中梧桐种植与景点题名意象研究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梧桐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常见植物材料之一,其种植方式和景点题名意象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明清时期私家园林中的梧桐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查询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梧桐的种植地点、种植方式、景点题名意象及其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私家园林中梧桐的种植地点主要为庭院,尤其是书房附近最多,种植方式以对植和孤植为主;2)梧桐与其他植物种类搭配种植时,以竹与梧桐的配植最为常见;3)以梧桐题名的景点非常丰富,其中"梧色"和"梧阴"意象题
其他文献
亲生物性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本能属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亲生物设计的提出为解决当今社会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逐渐成为国外人居环境
生态空间为城市提供所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也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何在让生态空间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平衡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需求成为近年来城市生态空间规划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中,绿色植物在改善步行体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绿视体验与土地占用面积则备受学界关注。现有研究常见基于主体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缺乏
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居民住所所在地,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对居民的健康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下中国城市的居住小区,面临老旧改造、现有维护和未来新建
环城绿带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绿色开放空间,具有控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城市边缘区半自然生境作为环城绿带的重要组分,具有
民族聚居区"圣–俗"文化景观是历史上长时段层叠累积、相互融合的宗教形态和宗教文化心理以及神圣空间生产方式的外化,是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最完整的视觉表达。以藏彝走廊氐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人口增长与文化多元化等挑战日益严峻。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风景园林学科在应对和缓解这些挑战方面,不仅已
如何在规划设计中改善风景园林小气候正在成为研究应用的重要议题。以调节新疆喀什吐曼河滨水景观夏季炎热小气候为目的,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开展了小气候环境模拟,并进行植被
已有研究表明自然景观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为系统评价自然景观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效益,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对筛选出的13篇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