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教师课堂语言 提升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不同形式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信息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地学习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语;课堂教学过渡语;课堂教学评价语;课堂教学结束语
  《信息科技課程标准》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要发展学生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还是进行思维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勾勒美妙的自然世界和刻画人类的奇思妙想,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展现思维的过程。语言的驾驭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魅力。信息科技课程,一个需要理性思维的课程,更需要教师在日常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课堂导入语,入情入境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语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情境唤醒学生的个体体验而设定的,是把学生从非学习状态下分散的思维聚拢起来,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符合学生心理适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能够瞬时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维壁垒,引领学生快速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一)提高导入语的趣味性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事情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容易被生动活泼的,趣味性强的事物所吸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个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上课之始就要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巧妙设计充满趣味性的导入语,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分散的思维快速聚拢在一起。以避免刚上课,孩子们的思维就涣散掉。
  (二)提高导入语的精炼性
  学生从课间嘈杂纷乱的环境中走出来,走进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需要静心,要耳根子清静,教师使用凝练,简洁的课堂导入语,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内容,把心静下来。另外,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有意注意时间短,有效思维的时间短,不能自觉调控思维的过程。为避免刚会聚起来的学生思维点,因教师啰啰嗦嗦,琐碎繁杂的语言而重新散掉,也需要教师提高语言的精炼性。
  二、优化课堂过渡语,架构思维的桥梁
  每一节课都是由多个环节构成,教师需要把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就如同从此岸到彼岸,在每个环节之间搭桥架梯子,这桥和梯子就是课堂过渡语。课堂过渡语教师需要尽量做到风过无痕,流畅自然,激发兴趣,促进教学环节的自然推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这个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知识传递,能力训练时的语言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具体化,形象化,避免高度抽象的专业术语,取而代之是教师精心斟酌的生活化语言。具有引导性和指向性的过渡语的设计,更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把自己当作孩子,用孩子的话语系统来说话,使得过渡语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
  三、优化课堂评价语,体验感悟有积淀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有效有利的评价,希望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度,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习过程的体验,更要专注学生基本习惯的养成,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地基础。
  (一)提高评价语的激励性
  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需要借助别人的评价,没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他们探索知识的好奇心重,对陌生事物的兴趣浓厚,对于学习有着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呵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保护好这颗懵懂求知的心灵。但是,又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让课堂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聪明!”诸如此类空泛无效的评价,制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课堂虚假繁荣。激励性的评价要建立在对学生进步的真诚认可下,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提高评价语的启发性
  小学生尚不具备完全独立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准确深入思考。日常表现为认知浅显,只考虑表面,易受他人影响,有时甚至有偏差。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认识问题不全面,往往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常以不多的常识来解决新问题,容易陷入思维定势。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走入思维困境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巧妙的语言,引领学生绕过障碍,走出困境,提升思维品质。
  四、优化课堂结束语,积累巩固促提升
  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科技教师,要充满艺术性地完成一堂教学课,不留遗憾,精妙的课堂结束语也同样必不可少。具有概括提升作用的结束语,对于促进学生抽象概括思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地作用。一节好课,往往是在师生充分互动后,教师通过富有知识性、感染力和系统性的评价语把课堂推向高潮,使得学生的思维经过量的积累后,获得质的飞跃。
  (一)提高总结语的知识性
  新课改不倡导教师将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孩子,而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习得的过程。学生要在对话中获得知识、养成能力、熏陶情感。在主体间深入对话后,教师顺势而为,通过总结语把从学生中来的信息进行高度汇总,赋予其知识内涵,使得学生对必要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另外,教师对知识的总结提升还要严谨、规范、正确,不能误导学生。
  (二)提高总结语的全面性
  教师的课堂总结语,小到一个环节,大到整节课,都是对此环节或整节课的系统概况和提升。所以,总结语不能以偏概全,对于所概况总结的内容不能有遗漏。尤其是整节课的结束语,起到梳理全文知识点,强化巩固重点难点,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提升学生整体认识和感悟的作用,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抽象概括思维至关重要。
  语言是教师的生命,也影响学生的思维成长。优化教师的课堂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富有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语言展开丰满的双翼,在信息技术知识的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宣庆风,闵行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与饮用水接触的卫生防护涂料浸泡实验的样品浸泡方法.方法选择与饮用水接触的卫生防护涂料的样品进行浸泡实验,分别采用4次96 h不连续浸泡(即每隔24 h换新的浸泡水)
目的探讨安阳自行车厂排放的含铬工业废水对地下水及饮用水致突变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自行车厂西南、厂门口、厂东60m处采集地下水样,并沿污水排放方向分别在卷烟厂、铁合金
室内装修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室内居民的健康。我们于2003年8月-2004年4月在广东省江门市、韶关市、佛山市、潮州市选取已装修居室140间、办公室60间、KTV包房76间,分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的间苯二酚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40作为Ce(Ⅳ)-间苯二酚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增敏剂,建立了Ce(Ⅳ)-间苯二酚-吐温40化学发光
目的探讨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莠去津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使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包括大剂量型和小剂量型)对土壤和地面水样品分别进行萃取和富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摘要:读后续写是新高考模式下出现的题型.本文旨在探索从阅读审题、构思、文本组织、内容衔接、合理结尾四个方面探讨读后续写题型的方法。  关键词:读后续写;记叙文;要素;情节  该题型要求考生先阅读350词左右文章,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给两段开头句和10个关键词续写150词左右,要求与所给文章逻辑衔接、情节合理流畅而且完整。好的文章离不开构思的巧妙、思维的创新、语言的文雅优美以及思维的逻辑准确。在读后续
摘 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推进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阐释其内涵和特征,分析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说明高校体育文化对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校;素质教育;探索  体育文化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
摘 要: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培智学校某班级学生进行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研究,以探究培智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并根据学生问题行为特点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培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观察研究  伴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精进与深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多以中重度特殊儿童为主,问题行为相对较多。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