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西山区生态连接度评价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zhich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生态连接度评价空间显式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分区,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障碍影响指数及生态连接度指数,并对影响土地生态连接度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云南省西山区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20年土地规划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GIS方法可以显式的表达研究区生态连接度的空间差异程度;研究区2009—2015年生态连接度下降,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无序蔓延式扩张致使绿地被分割、耕地被占用;规划末期2020年生态连接度逐渐趋于好转,源于"十三五"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大量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的建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可为生态连接度定量分析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语篇是语言交流和阅读理解的基本单位,既可以在独白、也可以是对话,甚至还可以是洋洋万字的讲话,或是一个基本的问候,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对语篇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语篇的感知能力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建议。  1. 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语篇阅读概念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考试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
英语课堂为学生探究知识与语言交际提供了阵地,也是激起学生好奇感的重要引擎。创设与教材文本相似情境引导学生自由探知与积极表达,能有效凸显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利于激活其学习内在激情,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技能。丰富探学方式和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让彼此协作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更能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动力,使得课堂更具有生机活力。  1. 创设和谐情境,引导预学“自说”  让学生在与教材
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教学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英语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发展。英语作为我国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在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到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
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头疼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低,自主思维能力较差,不能构建语法网络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小组划分形式,才能改变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  1.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经过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各种新的教学观念和理论逐步被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目前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常规的小组合作,即时的分配讨论都属于合作学习
语音是一门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如果无法进行正确的发音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沟通交流。学好英语发音是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前提,因为语音视为实际运用服务的,也是实现流畅沟通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语音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并且把发现英语语音教学问题、探索语音教学技巧、提升语音教学质量当作工作中心。  1.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有一些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其英语成绩
期刊
针对传统表象性的“田、水、路、林、村”整理和乡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以“乡村复兴”为目标的乡村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乡村复兴的内涵及其对土地整治的要求,提出以景观生态整体
1. “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定位  英语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学”和“用”,而非英语教师的“教”,英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乃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矛盾,而非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以及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问题,而教师只是这项教育活动的辅助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因此可见,我国长期以来“以教定学”存在着很大的理论误区和偏见,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