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色彩搭配师职业需求对色彩搭配课程开发研究、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确立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挖掘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建立具有可操作的一套课程训练体系。使色彩搭配课程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学生以后的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色彩搭配;课程开发;训练体系
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们职业种类及构成的不断变化。2007年11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准并向社会公布色彩搭配师成为国家新职业。具备专业水平的色彩搭配师供不应求。但目前,国内所有的设计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色彩内容并不完全是色彩搭配师的内容,所以设计类的人员在校内学习不到相关的知识。根据社会对色彩搭配师的需求,研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色彩搭配课程体系将势在必行,其中包含根据人才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色彩搭配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教学方案编写实施、并通过学生学习后进行评价后,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通过不断地拓展更新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理念,突破原有的沿袭本科压缩的色彩教学方法,刺激课堂教学模式的跟进演变,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创作实践能力,为今后在专业学习中应用色彩搭配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色彩搭配课程,在国内只有少数培训机构在培训,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属于空白,通过对高职高专色彩搭配教学的开发研究,适应现代设计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并深化主题性设计的引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根据色彩搭配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来确定课程理念,改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具体化和精致化课程体系,可行性、操作性强,能够培育学生敏锐的创造力,满足工作岗位发展需求,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实施将使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理念不断地拓展更新,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促进开发优质课程产品,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色彩搭配》课程的研究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色彩搭配师是新兴职业,在国内基本没有对色彩搭配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的研究(通过网络和文献调查这方面相关研究资料极少,属于空白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研究的色彩搭配教学主要集中在色彩搭配培训等社会短期培训,其特点是:时间较短的速成课程研究,弊端是从业的设计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后期发展能力不足。而在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研究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色彩构成的基础构成课程,所以与国外的设计实践领域相比,无论观念还是手段都较为落后,而在发展最早的欧美、日本等国,则有着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作者曾在北京参加过由国际一流师资,组织的“视觉传达与色彩应用”高端培训研修班所以对国际先进的教学有一定的了解),日本全国有近40万名色彩搭配设计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色彩设计公司都拥有一批专门的色彩设计人员,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活跃在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和服装设计等各个行业。在色彩搭配课程教学研究方面,德国采用的是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即由老师给学生一个《色彩搭配》课程,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起研究与分析)。在法国的艺术设计学院,色彩搭配课中设有主题性系列作业(如题为“大师作品与设计运用的构成” 等等)。这样做,可以把设计观念引入色彩搭配课中,使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以及与色彩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增加(约有30万人),但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急需对色彩搭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培养,所以对色彩搭配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远而重要的任务。
深入调查研究,以社会职业对色彩搭配课程的实际需求入手,通过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课程内容与标准,并逐步形成关于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符合新时代设计艺术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的色彩搭配课程理念。挖掘色彩搭配课程,构建符合色彩搭配师职业、能够实现的课程体系,获得全面的、灵活较大效益的课程方案。确定方案,后根据教学目标所界定的规格、层次及其职业岗位职责任务,科学合理地组合课程结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编写《色彩搭配》课程教材、提供教参、配备媒体。对教材的使用、评价与考核提出方法建议,选定试验班进行试用,根据使用结果进行修订,扩大范围进行实施,全面进行總结性评价并再加以修正后正式公布。
1、调查分析现有传统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模式,及各专业学生就业后对色彩搭配应用的需求(包括人物形象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室内居室设计、商品陈列展示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领域)找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之间存在问题。
2、研究《色彩搭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问题,并加深对《色彩搭配》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的认识,加深对色彩搭配教学发展趋势的考察。
(1)、研究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本身独特的教学体制(即要求学生在校就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岗)。因此应探索《色彩搭配》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2)、研究突出创新性的培养开设色彩课程的专业多属设计类专业,而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基本功的训练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赋注重学生设计观、创新观的完善,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多元化、个性化、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3、研究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课堂教学和色彩搭配培训机构培训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整合策略。
(1)、与色彩搭配培训机构联合对教师进行能力培训,塑造双师型教师,借鉴色彩搭配培训机构教材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特点,开发适用学生需要特色教材。
(2)、引入色彩搭配培训机构训练方法和工具,开发研究典型案例分析、专项《色彩搭配》课程、多元化主题设计等训练方法,增强学生审美和设计意识。
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色彩搭配课程实际需求创新了一套完整的色彩搭配课程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引入国外先进色彩搭配教学理念在同类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确立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挖掘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建立具有可操作的一套课程训练体系。使色彩搭配课程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学生以后的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 丽 《高职高专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初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10.8
[2] 白玉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色彩构成”课程授课方法》 成人教育2006
[3]柳 燕 《感悟色彩发现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现代企业教育2008.8
【关键词】: 色彩搭配;课程开发;训练体系
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们职业种类及构成的不断变化。2007年11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准并向社会公布色彩搭配师成为国家新职业。具备专业水平的色彩搭配师供不应求。但目前,国内所有的设计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色彩内容并不完全是色彩搭配师的内容,所以设计类的人员在校内学习不到相关的知识。根据社会对色彩搭配师的需求,研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色彩搭配课程体系将势在必行,其中包含根据人才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色彩搭配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教学方案编写实施、并通过学生学习后进行评价后,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通过不断地拓展更新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理念,突破原有的沿袭本科压缩的色彩教学方法,刺激课堂教学模式的跟进演变,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及创作实践能力,为今后在专业学习中应用色彩搭配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色彩搭配课程,在国内只有少数培训机构在培训,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属于空白,通过对高职高专色彩搭配教学的开发研究,适应现代设计发展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并深化主题性设计的引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根据色彩搭配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来确定课程理念,改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具体化和精致化课程体系,可行性、操作性强,能够培育学生敏锐的创造力,满足工作岗位发展需求,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实施将使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理念不断地拓展更新,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促进开发优质课程产品,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色彩搭配》课程的研究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色彩搭配师是新兴职业,在国内基本没有对色彩搭配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的研究(通过网络和文献调查这方面相关研究资料极少,属于空白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研究的色彩搭配教学主要集中在色彩搭配培训等社会短期培训,其特点是:时间较短的速成课程研究,弊端是从业的设计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后期发展能力不足。而在高职高专色彩教学研究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色彩构成的基础构成课程,所以与国外的设计实践领域相比,无论观念还是手段都较为落后,而在发展最早的欧美、日本等国,则有着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作者曾在北京参加过由国际一流师资,组织的“视觉传达与色彩应用”高端培训研修班所以对国际先进的教学有一定的了解),日本全国有近40万名色彩搭配设计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色彩设计公司都拥有一批专门的色彩设计人员,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活跃在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和服装设计等各个行业。在色彩搭配课程教学研究方面,德国采用的是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即由老师给学生一个《色彩搭配》课程,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起研究与分析)。在法国的艺术设计学院,色彩搭配课中设有主题性系列作业(如题为“大师作品与设计运用的构成” 等等)。这样做,可以把设计观念引入色彩搭配课中,使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以及与色彩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增加(约有30万人),但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急需对色彩搭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培养,所以对色彩搭配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远而重要的任务。
深入调查研究,以社会职业对色彩搭配课程的实际需求入手,通过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课程内容与标准,并逐步形成关于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符合新时代设计艺术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的色彩搭配课程理念。挖掘色彩搭配课程,构建符合色彩搭配师职业、能够实现的课程体系,获得全面的、灵活较大效益的课程方案。确定方案,后根据教学目标所界定的规格、层次及其职业岗位职责任务,科学合理地组合课程结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编写《色彩搭配》课程教材、提供教参、配备媒体。对教材的使用、评价与考核提出方法建议,选定试验班进行试用,根据使用结果进行修订,扩大范围进行实施,全面进行總结性评价并再加以修正后正式公布。
1、调查分析现有传统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模式,及各专业学生就业后对色彩搭配应用的需求(包括人物形象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室内居室设计、商品陈列展示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领域)找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之间存在问题。
2、研究《色彩搭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问题,并加深对《色彩搭配》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的认识,加深对色彩搭配教学发展趋势的考察。
(1)、研究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本身独特的教学体制(即要求学生在校就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岗)。因此应探索《色彩搭配》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2)、研究突出创新性的培养开设色彩课程的专业多属设计类专业,而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基本功的训练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赋注重学生设计观、创新观的完善,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多元化、个性化、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3、研究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课堂教学和色彩搭配培训机构培训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整合策略。
(1)、与色彩搭配培训机构联合对教师进行能力培训,塑造双师型教师,借鉴色彩搭配培训机构教材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特点,开发适用学生需要特色教材。
(2)、引入色彩搭配培训机构训练方法和工具,开发研究典型案例分析、专项《色彩搭配》课程、多元化主题设计等训练方法,增强学生审美和设计意识。
根据社会职业岗位对色彩搭配课程实际需求创新了一套完整的色彩搭配课程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引入国外先进色彩搭配教学理念在同类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确立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挖掘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建立具有可操作的一套课程训练体系。使色彩搭配课程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学生以后的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 丽 《高职高专色彩构成教学模式初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10.8
[2] 白玉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色彩构成”课程授课方法》 成人教育2006
[3]柳 燕 《感悟色彩发现设计——色彩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现代企业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