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依据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CELTS相关标准以及有关文件精神,提出适合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体系框架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 教育资源库 核心问题 资源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39-02
1 现状与问题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2007年,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具体负责协调“资源库”的建设,力图使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标志、示范建设的辐射、类型教育的载体以及与行业标准衔接的纽带。
自2009年起,高职院校分批并重点以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物流、作物生产与园艺技术等20余个与国家产业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全国专业布点量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主体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每所高职院校至少三个专业的高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不断得以持续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响应,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国家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时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了热门话题,不少学者纷纷撰文,分别从宏观层面的管理平台、技术平台和标准平台等方面;中观层面的资源整合、服务对象和体系框架等方面,以及微观层面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素材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依据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CELTS相关标准以及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具体承担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人员,在宏观政策和标准的框架下,应将研究的首要核心放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体系结构设计上。
2 依据与标准
其实早在2002年,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教育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Ch
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就研究、制订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标准体系CELTS(Ch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并且产生了11项规范,这套标准不仅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发的基本技术规范,也可作为在网络条件下开发其他各种教学应用系统的参考规范,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参考规范。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2007年11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时也指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并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的开展和相关资源的建设”。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对于高职教学资源库体系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具体承担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人员,首先必须明确“为何而战、为谁而建”的问题。
本文认为,应该是围绕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四方的需求的前提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
3 普适与特色
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 CD1.0)对教育资源库的体系结构作出了明确的普适性要求,详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资源库的宏观层面的标准与管理以及微观层面的素材与标准都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指南》中也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应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针对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建设普适性的专业教学资源,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各学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在其中观层面资源体系结构的设计上有很大发挥空间。
在2010年、2011年已经建成的近20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体系结构有很大差别。这充分体现了各院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贯彻了立足普适性兼顾特色性的指导思想。
4 可行与优化
笔者参与了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同时也对其它专业教學资源库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本文认为,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一定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高[2006]14号)。
那么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资源库中资源的类型,资源类型是资源库建设中的基本单元,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分为九大类,笔者将其归纳描述为图2。
其中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最小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text)、图形(图像)类素材(picture)、音频类素材(audio)、视频类素材(video)、动画类素材(animation)。
现在的问题是,用这样一些资源去“搭建”一个怎样的“库”,也就相当于,在建筑业中,如何用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去建造一座怎样的“建筑”。
5 结语
总之,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思路就是将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0]9号[Z].
[2]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14.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Z].
[4] 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4-85.
关键词:高职 教育资源库 核心问题 资源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39-02
1 现状与问题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2007年,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具体负责协调“资源库”的建设,力图使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标志、示范建设的辐射、类型教育的载体以及与行业标准衔接的纽带。
自2009年起,高职院校分批并重点以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物流、作物生产与园艺技术等20余个与国家产业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全国专业布点量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主体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每所高职院校至少三个专业的高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不断得以持续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响应,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国家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时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了热门话题,不少学者纷纷撰文,分别从宏观层面的管理平台、技术平台和标准平台等方面;中观层面的资源整合、服务对象和体系框架等方面,以及微观层面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素材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依据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CELTS相关标准以及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具体承担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人员,在宏观政策和标准的框架下,应将研究的首要核心放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体系结构设计上。
2 依据与标准
其实早在2002年,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教育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Ch
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就研究、制订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标准体系CELTS(Ch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并且产生了11项规范,这套标准不仅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发的基本技术规范,也可作为在网络条件下开发其他各种教学应用系统的参考规范,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参考规范。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2007年11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时也指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并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的开展和相关资源的建设”。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对于高职教学资源库体系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具体承担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人员,首先必须明确“为何而战、为谁而建”的问题。
本文认为,应该是围绕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四方的需求的前提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
3 普适与特色
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 CD1.0)对教育资源库的体系结构作出了明确的普适性要求,详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资源库的宏观层面的标准与管理以及微观层面的素材与标准都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指南》中也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应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针对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建设普适性的专业教学资源,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各学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在其中观层面资源体系结构的设计上有很大发挥空间。
在2010年、2011年已经建成的近20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体系结构有很大差别。这充分体现了各院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贯彻了立足普适性兼顾特色性的指导思想。
4 可行与优化
笔者参与了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同时也对其它专业教學资源库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本文认为,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一定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高[2006]14号)。
那么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资源库中资源的类型,资源类型是资源库建设中的基本单元,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分为九大类,笔者将其归纳描述为图2。
其中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最小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text)、图形(图像)类素材(picture)、音频类素材(audio)、视频类素材(video)、动画类素材(animation)。
现在的问题是,用这样一些资源去“搭建”一个怎样的“库”,也就相当于,在建筑业中,如何用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等去建造一座怎样的“建筑”。
5 结语
总之,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思路就是将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0]9号[Z].
[2]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14.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Z].
[4] 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