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树叶”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从地域优势出发,以“叶子”为素材,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对素材展开多角度联想,并加以有机整合,开发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美术课程资源。
   【关键词】 素材 综合课程资源开发
  
   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从实际出发,采取学科综合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此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这一领域的设置,使得美术教学打破学科封闭的状况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一线教师合理开发和综合运用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标“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建议,我们积极开展《花草在乡村美术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设计了“神奇的树叶”教学内容。
  本文仅以《神奇的树叶》一课为例,谈谈美术综合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 1.素材与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发
    素材原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这里借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教育内涵的原始材料,如水、花草、树叶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下,可以将这些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发生关联,寻找到材料与美术教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连结点,生发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课程资源,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
   在由素材到课程资源的转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发现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和共性,让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认识学科知识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不能把各科知识牵强地拼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各知识点关联后的可操作性,以及在具体学习情境中所选内容如何有效展开等问题。通过讨论和综合考虑,我们将《神奇的树叶》一课的结合点落在美术与自然科学的联结上,初步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认识各种植物的叶片特征,制作树叶标本;2.对叶片进行化学处理后,制作叶脉书签;3.通过对树叶的观察、了解和处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以树叶来表达思想情感,表现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感受;4.运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装点生活、美化空间。
   2.素材开发的基本理念
   以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 2.1 回归生活
    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探究和表现身边的美,最后回到生活,将学习成果用到生活中去,装点空间、美化生活,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与生活质量。
   2.2 走向综合
    多方位考察素材的丰富内涵,通过建立于一种广泛的社会、自然、文化情境,以美术为主体并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会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和相异之处,从而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如,《神奇的树叶》将美术与自然科学相联系,运用化学的手段对树叶进行加工处理,去除叶肉,留下叶脉,产生特殊的美感。将美术学科内各门类相综合,用拼贴、喷绘、平面构成等手段和形式来表现叶片的美。
   2.3 自主探究
    确立开放式的价值取向,通过讨论,自主选择研究素材的角度,完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并通过小组活动,尽可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 2.4 互生共长
    以素材为线索,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对素材的发散性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一起考察学习内容的优劣,扬长避短,使课程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课程生发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习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 3.开发个例:“神奇的树叶”的教学活动方案
   3.1 教學目标设计
   3.1.1 认识各种植物的叶片
  3.1.2 通过对叶片的观察、处理和综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用综合的眼光认识事物提供可能;
  3.1.3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3.2 教学资源准备
   关于叶片的自然风光短片;一些叶片标本、叶脉书签及各种以叶子为表现题材的艺术作品。
   3.3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本课教学强调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学生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探究素材,改造素材,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倾向于接近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生成性策略”。这一策略要求学生自己生成学习内容的概要、主要观点、图解、实例等,并找出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允许学生应用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其在构造学习同时获得新的学习。从这一策略出发,可采用一些学生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欣赏、分组讨论、实验、练习以及综合实践等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则趋向于“档案评价”,即在学生自己收集的学习材料和成果展示的基础上,由学生作具体的自我评价,如“我们的学习故事”、“我的学习体会”等,再让其他同学作一些建议性的评价。
   3.4 教学流程及操作说明
    本课教学分“情感激发”、“尝试创作”、“快乐分享”三部分,用两个课时和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完成教学。
    3.5 教学效果自评
    由于采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再加上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方向,参与课程内容的讨论和选择,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美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邀请“顾问”时甚至出现了学生争抢教师的情况。从学生的作品。和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中,可以看出各小组都进行了认真有效的思考和探索,一个小组的“发言人”这样说:“这次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原来美术还和自然科学有这么大的关系,在制作树叶拼贴画时,我们组还运用了写作文的方法,也就是先确定中心思想,再来摆这些树叶,我们很快就做成了一幅漂亮的用树叶拼贴的装饰画。”由此可见,本课教学总体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 4.以美术综合性课程资源的再思考
   在进行初次的“从素材出发”开发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实践后,我们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作了一些必要的反思。
   首先,我们意识到美术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不等于综合课程的构建,素材只是课程实施的载体而非课程本身。一个具体素材可能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一个综合性素材也有可能构成一门课程,如环境教育、乡土文化教育,但并不是所有素材都能构成课程。
   其次,素材不是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唯一线索。美术综合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广阔的来源,如图书馆资料、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公共文化设施、艺术家的工作室和艺术作坊以及信息化资源等等。因此,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开发美术教学内容。
   最后,从素材出发进行美术综合课程资源开发应避免“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对素材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与素材相关的有用知识,但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知识都综合到教学实践中去。而是要对各学科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筛选出部分知识点,形成一个流畅的整体,让学生很自然地去认识学科知识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 综上所述,以美术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展“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回应,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美术课程将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教学理念 回归生活 融入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
期刊
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运用,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学科特点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三是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自身的教材特点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   1.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基础与
期刊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 1.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 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把握好自己如何对孩子施与爱:何时?何地?何种对象?何种程度?运用何种方法与手段?要达到何种效果与影响?这不仅是个感情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教育是艺术的,也会死科学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师爱应该是真心的爱,是不含杂质的爱,绝对不是溺爱。宽容而决不纵容,关心而决不包办,严管而决不强行干预。让学生和谐健康而充分全面得到发展是
期刊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礼 中庸 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的思想
期刊
【摘要】 在歌唱学中首先要明白呼吸的重要性,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声乐艺术中,正确的呼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正确的呼吸那么再好的嗓音也是不能唱出动听的歌曲,掌握正确的呼吸和调控能力是歌唱艺术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歌唱呼吸 重要性 呼气 换气   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可以看出,从古自今,在歌唱
期刊
【摘要】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生思维 数学语言 锻炼     “沒有训练就没有能力”,
期刊
【摘要】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
期刊
【摘要】 通过调研发现,中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三大弊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本文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培训,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数,领导重视外语组及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等方面探讨解决中学英语教学现存的三大弊端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教法 教师素质 教学资源 今后对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
期刊
【摘要】 War and love are the two major things that Hemingway mainly focuses on in his book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orms the theme of the book. War and love are something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