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重任。本文从情感和情感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点入手,逐步分析情感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的依据,如何运用和落实了情感教学及注重情感教学的方法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学 思想品德课 运用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體验等。在当前教育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大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因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和运用情感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感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情感来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思想品德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为此,注重教学中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结合,情知互动,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
  我们每个教师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性格和情绪也大有差异。不管怎样,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就应该放下各种不良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创设优良的教学氛围。老师要本着兴趣教学、情感教学的理念,以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并把这种快乐也会带给学生。真正营造了一个氛围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互动课堂。课堂上老师精神焕发,情绪饱满,犹如春风般的亲和力一一感染着下面的学生,学生听课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兴趣被激发,产生愉悦激奋感,并以高度的注意力和热烈的情绪去听课,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以至课堂上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政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施以情感教学,努力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会心、专一地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的课堂用语要体现平等、民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下一步政治老师而喜欢学习政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使学生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其次,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首先,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我们教师要掌握如何与学生交往的技巧,要善于向学生“示爱”,有同情心;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言行,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爱,不放纵、不迁就学生,以身作则,做事有原则、立场。
  再者,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
  三、要进行情感教学,教师要了解和把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作为教师,仅靠每周讲授几节课,那和学生的接触就太少了,很难达到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沟通的目的。要真正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平时就要亲近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大体上可以纳为这两点:(1)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无忧,学生基本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缺乏社会阅历,再加上他们喜欢追赶潮流,对“老古董”的历史缺乏兴趣,因此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2)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期,一方面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发展,他们的兴趣不局限于事物的表象,不喜欢口号式的教育,也不满足于老师的说法和书本的结论。
  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设计上要有新颖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谈感想,心情愉悦。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有益于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第三,在教学上要有积极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应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应该用积极的态度、语言,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注重情感的运用,尊重学生,容易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协调,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提高。通过师生之间的移情和共鸣,使情感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动力。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对教师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面对新教材要去开拓新的教学领域,更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者单位:西安市艺术学校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高考试题中测试学生真实水平的唯一主观题,也是决定考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题。本文笔者通过分析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并论述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滞后 对策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单题赋分最高的题型,分值为30分(即占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本,将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改革 核辐射监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普遍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力,这就需要为社会培养懂专业、又懂技能的高级人才。就有必要对职
期刊
[摘要]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良好习惯 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归纳出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主题概述:学生好的习惯将影响学生一生,而好的习惯来源于学生的不同方面,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中学科渗透的习惯培养对学生综合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以美术学科为例提出自己看法供大家探讨引起所有教育者对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对所学科目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关,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如何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運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关键词]兴趣 优化教学 实验教学 联系实际 丰富多彩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也是发明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但运用多媒体对进行课堂教学也存在盲目追求形式,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或轻视板书直观,忽视学生形象
期刊
[摘要]情感对于人的认知活动十分重要,英语教学脱离了情感教学,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介绍情感教育的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出发,旨在将情感教育与英語教学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期刊
[摘要]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重视,本文着重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这个角度,浅谈了和谐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一些想法。总之,适应社会之发展的、理想的教育必定是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是,构建教育的和谐,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种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和谐教育应该渗透到我们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成为
期刊
[摘要]普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成了它独特的教育大环境,在这一独特的大环境下的学生有其独特的思维,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采用直接关注人性,尊重人性的生命化教育。人文化语文教育,尊重学生人性,促成人心的“觉”, 寓德于教,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中学实施人文化语文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德育的开展。  [關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中学 生命化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发展迅速,通过调研及座谈发现当今高职高专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更好地促进专科层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办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     2008年我国已有4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教育,70多所普通院校开展了康复治疗技术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