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和老寿先生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癸巳上半年,鲁迅往三味书屋读书。自百草园至三味书屋真正才一箭之路,出门向东走去不过三百步吧,走过南北跨河的石桥,再往东一拐,一个朝北的黑油竹门,里边便是三味书屋了。书屋不在百草园之内,所以不必细写,只须一说那读书的两间房屋就行。我去读书是从乙未年起的,所记情状自然只能以那时为准,但可能前两年也是大概差不多的。书房朝西两间,南边的较小,西北角一个圆洞门相通,里面靠东一部分有地板,上有小匾曰“谈余小憩”,小寿先生洙邻名鹏飞在此设帐,教授两个小学生,即是我和寿禄年,外边即靠北的一大间是老寿先生镜吾名怀鉴的书房,背后挂一张梅花鹿的画,上有匾曰“三味书屋”。老寿先生的大儿子涧邻名鹏更,在乡间坐馆,侄儿孝天同住一门内,则在迤北一间书房开馆授徒,后来往上海专编数学书,不再教读了。
   老寿先生教的学生很多,有南门的李孝谐,秋官第许姓,又余姓身长头小绰号“小头鬼”的,都是大学生,桌子摆在西窗下一带,北墙下是鲁迅和勇房族叔仁寿,南墙下是中房族弟寿升,商人子弟的胡某和章翔耀,他的桌子已在往小园去的门口了,还有中房族兄寿颐,桌子不知道放在哪里,可能是在北墙下靠东的地方吧。从北京跟了介孚公回家的凤升也于乙未年去上学,他于癸巳上半年同我在厅房里从仁房族叔伯文读书,中途停顿,这时才继续前去,书桌放在“谈余小憩”的西北窗下,但书还是由老寿先生教读的。
   老寿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是并不严厉,他的书房可以说是在同类私塾中顶开通明朗的一个:他不打人,不骂人,学生们都到小园里去玩的时候,他只大声叫道:“人都到哪里去了?”到得大家陆续溜回来,放开喉咙读书,先生自己也朗诵他心爱的赋,说什么“金叵罗,颠倒淋漓伊,千杯未醉荷……”。先生律己严而待人宽,对学生不摆架子,所以觉得尊而可亲,如读赋时那么将头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更着实有点幽默感。还有一回先生闭目养神忽然举头大嚷道,“屋里一只鸟(都了切),屋里一只鸟!”大家都吃惊,以为先生着了魔,因为那里并没有什么鸟,经仔细检查,才知道有一匹死笨的蚊子定在先生的近视眼镜的玻璃外边哩。这蚊子不知是赶跑还是捉住了,总之先生大为学生所笑,他自己也不得不笑了。
   学生上学,对着那三味书屋和梅花鹿行礼,因为那里并没有至圣先师或什么牌位,共拜两遍,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是拜先生,那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行礼照例是“四跪四拜”,先生站在右边,学生跪下叩首时据说算在孔子帐上,可以不管,等站起作揖,先生也回揖,凡四揖禮毕。元旦学生走去贺年,到第二天老寿先生便来回拜,穿着褪色的红青棉外套(前清的袍套),手里拿着一叠名片,在堂前大声说道,“寿家拜岁”。伯宜公(注:鲁迅父亲的父亲)生病,医生用些新奇的药引,有一回要用三年以上的陈仓米,没有地方去找,老寿先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两升,装在“钱搭”里,亲自肩着送来。他的日常行为便是如此,古道可风,值得记载下来。
   (选自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故家》,有改动)
其他文献
问:您好,王老师!刚才您在课里面提到,文字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两种类型,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速度越来越快,比如现在英文里有很多中文的因素,中文里也有很多英文的因素。我想请问您,将来有没有可能将不同的语言文字融汇成一种新的语言文字?如果是那样,我们也就没必要再学外语了,谢谢!   答:我想这个肯定不行。大家知道有一种语言就叫“世界语”,还有一些其他相似类型的语言文字。“世界语”是
摘要:《统编版读写共生写作日常课》基于读写共生的原理,依据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写作任务及“四季美景”的单元主题,明确了第一单元“景物描写”的写作主题。同时,通过“学—教—评—测”体系的构建,从选好景物、写好景色、借景抒情三个层级对学生景物描写进行全面的、有层次的、扎实的写作训练。   关键词:读写共生;写作日常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统编教
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是该回“一宴大观园”的情节。  刘姥姥凭借极为出色的情商给大观园上下带来空前绝后的狂欢。狂欢中的薛宝钗、林黛玉以及凤姐、鸳鸯,其表现颇值玩味。  一、薛宝钗的“不笑”  整个四十回描写刘姥姥引起的群起大笑有6次,第四十一回有11次。这两回很多段落都出现了类似的句子:“众人呵呵大笑”“众人听了哄堂大笑”“众人听了又笑了起来”“
【真题再现】   同学们进行了“寻味西关”综合实践活动,走进西关的大街小巷,寻美食、品美食。有人说:“一粒米现大千世界,一盘菜显精彩人生。”品美食,何尝不是品生活品文化呢!   请以“寻味西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津】   话题作文“寻味西关”,“西关”锁定了美食的出产地——广州荔湾区的西关,审题的重点在于对“寻味”的理解:“寻味”字面义是寻找美食和美味,深层义是通过深入
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语文试卷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广东省与广州市关于2020年中考工作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六个层级,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来看,2020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具有立德树人、检验学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路上车流喧嚣,路旁高楼静立。六楼编辑部的窗口透出亮白的灯光。这是2019春节前最后一个出报的夜晚,报社编辑部要出新春特刊,一连36个版面的大策划,编辑们都在埋头加班。我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老徐,就是这帮文字匠人中资历最深的一位编辑。   老徐是湖南人,30多岁时辞去老家文化馆主任的工作,为了女儿的跨省高考,南下广州。来报社面试的时候,他带了一本自己写的书《崖壁上的疯狂》。
一个夏天的夜晚,荷西与我正从家里出来,预备到凉爽的户外去散步,经过炎热不堪的一天之后,此时的沙漠是如此的清爽而怡人。  等我们走到快近小镇外的坟场时,就看见不远处的月光下有一群年轻的沙哈拉威人围着什么东西在看热闹,我们经过人群时,才发觉地上趴着一个动也不动的西班牙军人,样子像死去了一般,脸色却十分红润,留着大胡子,穿着马靴,看他的军装,知道是沙漠军团的,身上没有识别阶级的符号。【批注1:此处是对军
为积极落实2020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中初中语文学科所倡导的学教评一体化理念,2020年12月15日至16日,肇庆高新区教育局在大旺中学举行初中语文学教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研修活动。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张海侠,肇庆高新区教育局领导吴金城、教研员黄枝荣,以及全区中学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初中语文教师共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这次研修活动尝试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以
【作者介绍】  李秋沅,本名李靖,儿童文学作家。祖籍福州,厦门鼓浪屿长大,现居厦门。著有短篇小说集《走过落雨时分》。  【作品简介】  《木棉·流年》由《离乡》《梅雪》《菊隐》《雅歌》《月华》《茗香》六章组成,六章彼此独立,又能缀穿在一起。作者以一个孩童的别样视角描述了抗战时期不同人物的命运故事。其中有贫农儿子阿贵的被欺而亡,有乡绅家庭的悲欢离合,有抗战将领的慷慨献身,有富裕太太的大义凛然……  
我们说的这座塔是位于惠来靖海鎮坂美村西南石碑山岬角的海上航标灯塔,初建于1882年,数建数毁。现在的灯塔为1989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8米,塔顶灯光视24.5海里,主光灯每10秒闪动一次,并配有雷达应答器和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备,是中国16个导航台中最高者,有“亚洲第一航标塔”之称。  (揭阳惠来航标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