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目前住宅的找平层所使用的材料通常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我国的住宅使用中,存在有裂缝和起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了住宅的使用效果,缩短了住宅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本文就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和起砂的成因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提出了控制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起砂;成因;控制
随着我国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得住宅逐渐走向了商品化。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装修需要,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屋装修的时候,都会采用简单装修的方式,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装修设计。所以一般住宅都是用水泥砂浆找平层,而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裂缝和起砂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住宅的使用情况,而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就要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控制,以保障住宅的质量。
1.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和起砂的现象分析
在我国的住宅找平层中,主要使用的是水泥砂浆材料,而这种材料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材料本身收缩性能的影响,而出现不规则的裂缝。水泥砂浆找平层有时会出现空鼓的现象,出现空鼓就会使得找平层表面的拉伸力加大,从而出现裂缝,而且随着空鼓程度的加深,裂缝也会逐渐加大。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天气的影响,如炎热、干燥、大风天气等,受到这些天气的影响,找平层就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现象,通常干缩裂缝的缝隙都很短,形状也各不相同。住宅的楼板结构在设计的时候存在不合理现象,就会出现裂缝,由于楼板结构裂缝的影响,就会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裂缝,而且这些裂缝一般与楼板的角部成现出45°倾斜状态,在墙、梁边的0.3米处会出现直线裂缝。在工程刚刚竣工或者是在工程完工之间,人员频繁的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走动,那么就会很容易造成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起砂的现象。
2.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起砂的成因
2.1设计方面
很多的找平层在设计之初,没有将在铺设水泥砂漿找平层之前要先进行在基层之上涂抹素水泥浆的工序标注清楚,使得很多的找平层在施工之前没有刷素水泥浆,从而使得找平层和基层之间的粘力不足,进而导致了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空鼓的现象,形成裂缝。
2.2材料方面
有些水泥砂浆找平层会存在砂浆过于黏稠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在进行砂浆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使得砂浆的稠度增大,这种人为的不当操作,使得砂浆的强度大打折扣,如果这些砂浆被用于找平层的施工当中,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起砂的现象。还有一些水泥砂浆的配比和不准确。很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砂浆搅拌时,没有进行严格的过磅检验,只是简单的按照堆积的体积进行水和砂浆量的计量,从而使得在水泥砂浆在实际的调配过程中,水和沙砾的量很难把控,造成了水泥砂将的配合比不准确。水泥砂浆的原材料质量会出现波动的现象。如果一些水泥中的氧化镁、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含量超出了使用标准,那么就会使得砂浆出现膨胀现象,从而就会引发裂缝。而一些水泥中的沙砾过于细,含沙量也比较大,这就会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使得强度降低,进而出现裂缝和起砂的现象。
2.3施工方面
首先,很多的施工单位对于技术的交流不够重视,认为水泥砂浆找平层的设计并没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因此,在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通常也只是应付了事,这就使得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在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时,对施工工艺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的时候应付了事,价值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裂缝、起砂的质量问题。
其次,在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铺设之前,没有将基层清理干净,从而使得基层和找平层的粘力不够,进而导致裂缝和起砂的产生。很多的施工队伍为了能够提早完成工程,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对基层进行清理的情况下,直接将砂浆倒在楼面上,在粉刷过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清理,这就使得整个楼面都存有砂浆的痕迹,不仅提高不了工作效率,还会极大的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再次,不少施工单位对浇水润湿的认识不足,未提前一天浇水润湿,在准备铺设砂浆时才临时浇水,甚至凹陷处有积水,实际上基层并未湿透,造成铺设的砂浆很快就干,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易产生干缩裂缝。位于凹陷处的砂浆因有积水而实际成倍加大了水灰比,降低了砂浆的强度,发生起砂和干缩裂缝。
最后,养护马虎。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未及时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导致砂浆表面失水过快,由收缩产生拉应力造成裂缝。
3裂缝起砂的控制措施
3.1设计方面
采用体积比不低于1:3的水泥砂浆,并在铺设前刷一遍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增强与基层的粘结。
3.2材料方面
首先,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进场水泥必须做安定性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水泥应采用普通水泥,尽量不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砂应选用中砂或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含泥量不大于3%。
其次,配合比应准确,稠度合理。配合比应折合重量比,其需进行现场配合比调整,避免由于含水率的高低而影响配合比的准确性,稠度控制在50mm~70mm之间,搅拌要均匀。随拌随铺,终凝前使用完毕。
3.3施工方面
首先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
其次是基层清理措施。基层的清理往不彻底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清理不彻底造成的空鼓和裂缝占有很大的比例,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目前现场大多采用机械清理,由于机械清理的局限性,凹陷部位和房间的边角无法清理到位,这时就必须采用人工清理,并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再次是浇水润湿措施。基层的浇水润湿应在前一天开始,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湿润,才能将楼板混凝土均匀湿透,找平层砂浆铺设后才能均匀慢慢干燥。
最后,养护必须充分、科学。在施工完成后12h左右应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洒水次数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养护期内不得上人,负温最好停止施工或掺抗冻剂,但抗冻剂品种和掺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结语
目前水泥砂浆找平层的裂缝和起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虽然裂缝和起砂并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精装修质量,甚至还会牵连精装修产生裂缝和空鼓,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相信只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和改进,加强现场管理,牢牢抓住以上几个重要环节,就能从根本上控制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和起砂的产生。
参考文献:
[1]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庞静,崔海潇.外墙砂浆粉刷层裂缝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3):143—144.
关键词: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起砂;成因;控制
随着我国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得住宅逐渐走向了商品化。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装修需要,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屋装修的时候,都会采用简单装修的方式,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装修设计。所以一般住宅都是用水泥砂浆找平层,而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裂缝和起砂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住宅的使用情况,而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就要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控制,以保障住宅的质量。
1.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和起砂的现象分析
在我国的住宅找平层中,主要使用的是水泥砂浆材料,而这种材料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材料本身收缩性能的影响,而出现不规则的裂缝。水泥砂浆找平层有时会出现空鼓的现象,出现空鼓就会使得找平层表面的拉伸力加大,从而出现裂缝,而且随着空鼓程度的加深,裂缝也会逐渐加大。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天气的影响,如炎热、干燥、大风天气等,受到这些天气的影响,找平层就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现象,通常干缩裂缝的缝隙都很短,形状也各不相同。住宅的楼板结构在设计的时候存在不合理现象,就会出现裂缝,由于楼板结构裂缝的影响,就会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裂缝,而且这些裂缝一般与楼板的角部成现出45°倾斜状态,在墙、梁边的0.3米处会出现直线裂缝。在工程刚刚竣工或者是在工程完工之间,人员频繁的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走动,那么就会很容易造成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起砂的现象。
2.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起砂的成因
2.1设计方面
很多的找平层在设计之初,没有将在铺设水泥砂漿找平层之前要先进行在基层之上涂抹素水泥浆的工序标注清楚,使得很多的找平层在施工之前没有刷素水泥浆,从而使得找平层和基层之间的粘力不足,进而导致了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空鼓的现象,形成裂缝。
2.2材料方面
有些水泥砂浆找平层会存在砂浆过于黏稠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在进行砂浆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使得砂浆的稠度增大,这种人为的不当操作,使得砂浆的强度大打折扣,如果这些砂浆被用于找平层的施工当中,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起砂的现象。还有一些水泥砂浆的配比和不准确。很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砂浆搅拌时,没有进行严格的过磅检验,只是简单的按照堆积的体积进行水和砂浆量的计量,从而使得在水泥砂浆在实际的调配过程中,水和沙砾的量很难把控,造成了水泥砂将的配合比不准确。水泥砂浆的原材料质量会出现波动的现象。如果一些水泥中的氧化镁、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含量超出了使用标准,那么就会使得砂浆出现膨胀现象,从而就会引发裂缝。而一些水泥中的沙砾过于细,含沙量也比较大,这就会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使得强度降低,进而出现裂缝和起砂的现象。
2.3施工方面
首先,很多的施工单位对于技术的交流不够重视,认为水泥砂浆找平层的设计并没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因此,在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通常也只是应付了事,这就使得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在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时,对施工工艺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的时候应付了事,价值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使得水泥砂浆找平层出现裂缝、起砂的质量问题。
其次,在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铺设之前,没有将基层清理干净,从而使得基层和找平层的粘力不够,进而导致裂缝和起砂的产生。很多的施工队伍为了能够提早完成工程,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对基层进行清理的情况下,直接将砂浆倒在楼面上,在粉刷过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清理,这就使得整个楼面都存有砂浆的痕迹,不仅提高不了工作效率,还会极大的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再次,不少施工单位对浇水润湿的认识不足,未提前一天浇水润湿,在准备铺设砂浆时才临时浇水,甚至凹陷处有积水,实际上基层并未湿透,造成铺设的砂浆很快就干,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易产生干缩裂缝。位于凹陷处的砂浆因有积水而实际成倍加大了水灰比,降低了砂浆的强度,发生起砂和干缩裂缝。
最后,养护马虎。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未及时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导致砂浆表面失水过快,由收缩产生拉应力造成裂缝。
3裂缝起砂的控制措施
3.1设计方面
采用体积比不低于1:3的水泥砂浆,并在铺设前刷一遍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增强与基层的粘结。
3.2材料方面
首先,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进场水泥必须做安定性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水泥应采用普通水泥,尽量不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砂应选用中砂或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含泥量不大于3%。
其次,配合比应准确,稠度合理。配合比应折合重量比,其需进行现场配合比调整,避免由于含水率的高低而影响配合比的准确性,稠度控制在50mm~70mm之间,搅拌要均匀。随拌随铺,终凝前使用完毕。
3.3施工方面
首先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
其次是基层清理措施。基层的清理往不彻底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清理不彻底造成的空鼓和裂缝占有很大的比例,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目前现场大多采用机械清理,由于机械清理的局限性,凹陷部位和房间的边角无法清理到位,这时就必须采用人工清理,并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再次是浇水润湿措施。基层的浇水润湿应在前一天开始,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湿润,才能将楼板混凝土均匀湿透,找平层砂浆铺设后才能均匀慢慢干燥。
最后,养护必须充分、科学。在施工完成后12h左右应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洒水次数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养护期内不得上人,负温最好停止施工或掺抗冻剂,但抗冻剂品种和掺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结语
目前水泥砂浆找平层的裂缝和起砂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虽然裂缝和起砂并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精装修质量,甚至还会牵连精装修产生裂缝和空鼓,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相信只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和改进,加强现场管理,牢牢抓住以上几个重要环节,就能从根本上控制水泥砂浆找平层裂缝和起砂的产生。
参考文献:
[1]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庞静,崔海潇.外墙砂浆粉刷层裂缝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