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滩头年画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应用与拓展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笔人物画创作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优秀的民族绘画是中国人民才能和智慧的结晶,滩头年画作为湖南本土的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点,如能将民间喜闻乐见的东西融入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当中,是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另一种延伸和拓展。
  关键词:继承 创新 传统 民间 滩头年画
  
  一、当代工笔画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丰富审美情趣的伟大民族,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吸收消化外来的艺术营养,显示出成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心和自信心。优秀的民族绘画是中国人民才能和智慧的结晶。其主题内容、表现形式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技法演变是在现实手法基础上发展演进的。“一切的文艺,富于地方性才富于民族性、富于民族性、才富于世界性”(《傅抱石谈艺录》98年版第84页)。绘画需根植于民族的沃土,这是立足之本。艺术的再生性与共生性不排斥原有的传统的艺术形式,只有从传统中来,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才能把握其本质内涵。
  滩头年画是湖南本地农业社会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它丰富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正是湖南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魅力之所在。滩头年画无论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滩头年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整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如能将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借鉴于工笔人物画,不仅能进一步诠释工笔画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很好的诠释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并能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
  二、滩头年画的艺术特点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孕育了极富内涵的湖湘文化,影响深远。“楚南滩镇”即今天的湖南邵阳隆回县滩头镇,滩头年画即便产于此地。滩头年画大气粗犷、不过分修饰与做作,其造型古朴,形象率真,语言质朴,色彩浓丽,它丰富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正是湖南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魅力之所在。滩头年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整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
  在造型上,滩头年画简练概括,夸张写神,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运用多种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门神人物全身仅四个头长比例,人物重心低,把身体横向扩展,夸张变型。刻意扬起的眉、黑白分明的眼、把人物的凛凛威风,表现的淋漓尽致;构图饱满、集中、对称、均衡而又富有变化。门神类年画充分表现出这些特点。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次要人物点缀在主要人物的下部,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技法上,滩头年画线条洗练,细而挺拔,刚劲有力,流畅圆润。并根据人物性格运用各种刀法,有韵律、有节奏、富装饰美,使线条为人物性格特征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滩头年画的色彩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它大胆使用高纯度的红(红丹)、黄(嫩黄)、蓝(品蓝)三色,又常辅以品绿、青莲、玫瑰、灰等,既以暖色为主,热烈奔放。
  滩头年画丰富、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有诸多相似之处。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拓展要以自身为主,融合本土民间艺術,可取与自己亲和的成分,融合的结果是保持自己独特的画体特征。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一定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要和周围环境、文化有关系,创新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拓展和选择。
  三、滩头年画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应用与拓展
  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技术语言。而滩头年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工笔人物画有诸多相似之处,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相互借鉴,各取所长,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滩头年画的构思与题材源于湖南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和历史题材,可分为神像(门神、财神和灶神)、吉祥如意、戏文(故事、仕女娃娃)三大类40多个品种。如:《秦叔宝》、《尉迟恭》、《和气致祥》、《麒麟送子》、《龙凤呈祥》、《老鼠娶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其构思大胆、谐音寓意,民间俗称“口彩”。在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把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历史事件到平凡生活,从高雅的到通俗的,从传统的到民间的,显在的与潜在的,主流的与边缘的。突破对生活现实的一般性、再现式的表达,以象征、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使原有的单纯叙事增添一层观念的色彩,使画面更具主题性和表现性。
  工笔人物画的形式特征首先体现在线与色的结合上。线在色取胜的工笔人物画中具有骨架的作用。线在工笔人物画中,不仅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合二为一的意象性,而且明确肯定地概括表现了人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形体质感。对于细节,工笔画既能细致入微,又能舍弃繁缛,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滩头年画的用线刚劲挺拔,运动感强,强调装饰意味。如粗细各有不同在衣纹、花纹;人物眉毛,胡须、衣带的飘动,纹理等线条的节奏等地方线条排列,有韵律、有节奏、富装饰美,并根据人物性格运用各种刀法,使形象个性特点得以更好张扬。在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上,我们可以借鉴滩头年画的用线特点,求取空间的虚构性,打破逻辑的完整性,强化工笔画的表现性与写意性以夸张、变形、装饰倾向的表现样式将传统人物画讲求的意趣美、情态美再行扩大。
  滩头年画的用色艳丽、鲜明、对比强烈,视觉穿透力强,但又协和柔美,富于装饰性。在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尝试强调色彩的体量感、丰富性和画面的构成意味,求取视觉冲击力,使作品造型概括、简洁,为色彩发挥和主观处理提供可能。此外,在材料、色彩、制作、肌理与张力表现几个方面,都可做大胆尝试,如用特种纸、拓印、喷绘、撞水、撞色、洗擦等各种技法,注重材料的运用以及制作的手段,强化绘画本体意识,在传统资源开发过程中又自觉地借鉴、融合当代艺术的视觉经验和某种特性,使画面多种元素自然合成,产生强烈的艺术感知和视觉冲击。
  当代个性意识和多元意识的觉醒带来创新意识的觉醒,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不仅表现为题材内容和技法形式的不断开拓,而且表现为推进工具材料的革新变异,当代工笔画的创新不仅要从要民族和传统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应以高度的热情、直觉,从现实生活中收集素材大胆实践。继承传统和求变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是相对而言的,随时代进程变化而变化。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作为艺术多元中的重要一员,将重新被认识,并展示自身的意义。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任重道远,可以借鉴的优秀民族绘画遗产还有很多,我们将在这条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焦成跟,《对滩头木板年画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2006.
  [3]沈泓,《滩头年画之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4]王炳炎,《论中国人物工笔画的发展》,《文艺报》2008.
其他文献
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资源,所以知识型人才资源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才的创新能力上.在人才资源管理实践中,雇用最优秀的人才、加强人才培训、
摘 要 本文通过一则案例评析,以占有状态为核心,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评析侵占罪和盗窃罪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 占有 侵占罪 盗窃罪  一、案情简介  甲与乙谈恋爱并同居,2008年初两人分手,但甲还持有乙出租房钥匙,且仍经常与乙同住。期间,甲帮乙申请开通网上银行,修改网上银行密码,自行使用乙网上银行卡进行交易,事后再主动归还所用银行卡内的现金。2008年2月28日晚,甲在乙出租房内上网购买游戏分数,第
冯大中是全国著名画家,他的画以诗为心源,别有审美意蕴,其工笔虎和写意山水画在中外皆具广泛的艺术影响,有“天下第一虎”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他在作画的同时也进行诗词创作,
期刊
农业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当代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内容.农业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现,最终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分析临沂市农业集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在我国农村工作开展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
以对徽州剪纸的传人吴笑梅的采访为主线,了解徽州剪纸的历史渊源及独特的徽字号艺术魅力;调查徽州剪纸的传承现状,调查分为以下几点:1对传人吴笑梅的采访及其工作室的参观,探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关切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它启示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利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是学生真实习作的前提。我们要尽可能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让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从促进学生善思、乐思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以开放的练笔形式,鼓起学生的思维之帆,多角度展现学生的本真个性。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自主的氛围中,激发了“我要写”的冲动和热情。把苦写变成乐写,真正提高自己的写
党的十八大将海洋战略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使舟山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先行一步,实现从一般设区市向国家级战略层面新区的跨越,为海洋强国战略作出应有贡献,关键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