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方法]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铅浓度小于1mg/L时,促进种子萌发;铅浓度为1mg/L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铅浓度为5mg/L时抑制豌豆种子萌发;铅浓度≤5mg/L时促进根、茎的生长,≥10mg/L时抑制根、茎的生长,并且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铅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铅诱发的胚根细胞核、染色体畸变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铅(≤1mg/L)能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铅浓度高于1mg/L时,
其他文献
阐述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回顾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概述了我国劳务经济的特征及其意义,分析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以小麦玉米平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模式下,小麦、玉米的高产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2.7m带宽的麦玉玉间套作的平均产量为18871.5kg/hm^2,比麦玉平作增产20.1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提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高校应将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整体教学环节,丰富活动内容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涵丰富,立意高远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探讨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