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y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激励教学法被广泛认可。激励教学法是通过教师运用信任、支持、尊重、关怀的情感和态度不断激励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赞扬以及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激励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85-01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如何在目前体育教学不被重视的现实情况下,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学好体育,学会在体育课中找到乐趣及学习方法,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为此,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应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教学中的言语激励法
  小学生对老师有着无限的敬仰和崇敬,他们内心都渴望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得到老师的肯定、认可和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语言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如果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出现思想抛锚、不认真的情况,教师切勿大发雷霆,用一些严厉的语言或者采用粗暴的方式去辱骂或者殴打学生,应该通过适当的语言激励,不仅可以达到批评的效果,也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采取适当的语言激励方法,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跳绳的课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生性胆小,不愿意去尝试,总是害怕绳子会打到自己,教师这时候就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激励法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你现在就是绳子的主人,可以自由的去掌控它,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一定会成功的”如果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可以不断鼓励:“你真棒,再来一次,你会表现的更好。”课程结束后,教师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大家在这节课上都表现得很好,出乎老师的意料,我相信在下一节课上同学们会表现的更好。学生们再得到肯定和赞扬后,也会更加努力,信心百倍,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体育教学中的提问激励法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命令式口吻讲课,对学生发号施令,这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只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被动,使他们失去主动完成任务的信心,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的一些潜在的优势被激发出来。
  比如,教师在进行课堂任务的设置时,可以采用“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吗”亦或是“我对大家有足够的信心,你们肯定是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对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更加认真的投入到课堂任务中来,这里要强调的就是在采用提问式激励方法,一定要保证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信任为前提条件,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有利于交流和沟通,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体育教学中的目标激励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授的内容都是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很难一下子就成功,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经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可以达成,比如在进行投掷沙包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进行目标激励法,在每三米的位置设置障碍物,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目标不断超越,在自己的努力下沙包投掷的距离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这样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他们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价值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该将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水平考虑进来,设置适宜的目标,让他们在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标,这才是可行的。
  四、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激励法
  我们处在这个高速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进取心和好胜心,小学生也不例外,如果能够通过比赛竞技的形式,为学生创建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及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竞技性的比赛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取得理想的成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可以专门营造竞争的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竞技比赛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可以比一下谁跳的距离最长,谁跳的最有力度,谁的动作最到位,谁能够按照老师讲解的要领进行操作等等,不仅可以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和学习,同时也使他们对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更加牢靠。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采用激励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国祥.激励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7(53).
  [3]龚向军.激励机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02).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学科的艺术美感体现在,文学作品总是能够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情感体验空间,总是能够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借此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语文学科知识的这一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放飞的想象力和释放的想象空间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想象力的措施展开论述,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措施,为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素养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思考。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得到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师们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整体的教育质量,亦是在不断创新改革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成果得到了质跃。那么,本文就以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应用为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指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摘 要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融合性,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写结合,努力使阅读教学取得更好成效。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教师十分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性。通过读写结合教学,丰富小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读写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口头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摘 要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的方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相关的文化背景有效地结合起来。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努力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或任务形式,使学生在情境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组织思维。基于以上背景和需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