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导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正确把握导学方向,科学设计导学,给学生提供高效自主学习方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有效导学的分析,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五个方向,对学导式高效阅读模式的初探。
  【关键词】 导学方向; 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37-02
  问题与思考
  近期“高效阅读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活动在我校开展。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此次活动中,我发现导学案普遍为以下模式:1.学习目标。2.学习重难点。3.知识链接。4.学习过程等。一连数张的导学案,看似内容丰富,实则给学生的学习徒增负担,试想光看完这几张导学案学生已精疲力竭,学习效率又怎会提高?如此导学是否能起到预期效果呢?它随之带来的又是什么?对此我不禁陷入深思。首先,大量的导学内容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锐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抑制了学生个性化阅读,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即,“授之以渔贵在导。”因为,学海无涯,唯有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每位学生并非都能自觉地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及教材的特点编写学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落脚于学生的“会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真正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前自学,这样教师的“导”才有意义。
  基于上述问题及教育理念,我就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导学案,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谈几点看法。
  导学方向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我采用让学生当导游的形式。拟定导学方案。1.给游客做一张旅游线路图。2.给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写上导游词。简单、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学生认真读文,凭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出了游览路线图,并灵活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喜爱的景点。自学成果显著,学生不仅读懂文章,还跃跃欲试地展示自己的导游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导学方向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要做到手脑并用,才能使思维更加灵活。可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去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观察、分析与思考,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较为典型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学习思考。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我的导学方案是:1.请同学们当回科学家。围绕伽利略的想法概括出的两种结论来做个试验,并把几次试验所得出的结果记录下来。2.反复阅读文章,思考在伽利略试验前后人们的态度,并批注在原文中。这样的导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能深切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导学方向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所谓“自读”并非完全独立阅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带有方向性的相对独立的自读,教师在其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学生自读前,教师应为学生指引方向,指点方法,相机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掌握阅读方法。教育家朱熹提倡“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因此,在提出导学要求时应注意教给学生规律方法。虽然语文课标没有明确提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要求,但在第二、三学段分别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梗概”等要求,可知让学生学会分段仍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重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我通过导学案给孩子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如《小英雄雨來》一文导学案是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2.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如《太阳》一文导学案是1.太阳是怎样的?2.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预习,很快地划分段落,概括了段意。最后老师再作小结,学生便很快知道写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文章分段,写物的文章可以依据事物属性给文章分段。此时的导学案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对学生掌握分段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新知识。
  导学方向四:挖掘教材空白点。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专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空白点,鼓励学生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我的导学方案:(1.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这样的举动告诉我们什么?2.嘎羧不会说话,可它用“一下子安静 下来 呼呼吹去 久久摩挲 泪光闪闪 重披象鞍”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3.嘎羧不会说话,可透过“走了整整一夜、久久凝望打洛江面、亲了又亲龟形礁石”这一系列的动作,我明白它想干什么?)这些空白点,需要学生独立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在想象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战象的内心世界里,体会战象的重情重义。训练了学生思维,有效落实语文训练。而这都源于这有效的导学。
  导学方向五:找准教材拓展点
  小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拓展性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学完后,趁学生仍意犹未尽时,向他们推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又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程完结后,可让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美丽的西雅图,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确把握导学方向,根据文体特点,科学的、理性的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外自学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打开一个“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语文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主编,《指导—自主学习》第P55-85,福建育出版社
  [2]张艳兰,《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珲春教育网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其他文献
针对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对自由滑行小车设计的要求,依据理论力学和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设计制作一种符合本命题要求的“重力势能
摘 要: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让他们在对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数学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实质、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最终返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高密度的思维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横向数学化;纵向数学化;思考能力  数学化是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以发现其规律
摘 要:视唱练耳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才能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各级音乐学校训练学生识谱和听觉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儿童音乐训练的重要方面。可以这样说,凡是想要认真学习音乐,并要在专业上打好坚实的基础,当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师、歌手、演唱或演奏员的,都必须要学习它并学好它。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基础,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也是培养初步识谱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教育;视唱练耳;课堂教学  看谱即唱叫“视唱”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扩招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但政府的财政补助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资金的需求量增长无法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高校开始谋求新的融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新兴产物,从它的产生到发展壮大仅仅十余年的光景,如今已走向大众化。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的教育目标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重点问题,也是国家关注的难题.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全面加强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良好依
政治学科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似乎决定了政治课堂的特殊氛围,常常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一直致力于政治课堂情趣研究,本文谈点粗浅的体会,求教于大方之家。  要让政治课堂充满情趣,道德必须在政治课堂上营造创新情境,激活学生的思想。  第一、创造师生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德国教育家第第思朵惠指出:“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播,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帮助学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实质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所以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在于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核心前提在于培养学习兴趣。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兴趣  语文教学,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教学和教研实践使我深刻意识到,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在于主动学习,动学习的核心前提在于培养学习兴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技术的获取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为自主研发,另一种为技术引进。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获取先进的技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