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甄选在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70例,依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为35例。常规组采用临床一般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实验组高,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5.116
  前言
  重症性的颅脑损伤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较多的原因是患者的头部暴力以及其脑部发生血肿,在患者发生这种病症后会出现有休克或者其呼吸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手术后的痊愈后对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1-2]。本文通过综合性护理的干预,探究其效果。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甄选在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70例,依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为35例。常规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00±6.00)岁。实验组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在25~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50±7.80)岁。两组资料互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护理小组,护理人员经由护理培训合格后上岗。(2)护理人员采用体位护理的方式将患者床头抬高,以减少脑水肿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静脉反流和脑脊液的引流。(3)对患者的气管进行护理,因患者有排痰的障碍,所以应对患者采取吸痰方面的护理。(4)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翻身,避免其发生压疮,保证患者的皮肤处于干燥状态。(5)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强化和家属沟通,在患者清醒后应满足其实际需求。(6)对患者的呼吸道及时采取措施,包含患者鼻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理,以及对患者的呕吐物和血液进行清理。(7)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及营养强化,在患者清醒后,及时开展关于病症的知识教育,由于患者进行的是颅脑方面的手术,患者认知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训练患者进行行走以及上厕所等自理能力的训练。应对患者的蛋白质及时的补充,采用液体输入的方式注入营养液,以及奶类液体。(8)护理人员应采取预防尿路发生感染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引流,在操作时严格按照临床中无菌操作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其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请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总分为100分,一共10题,每道问题10分。非常满意的分数是85分以上,比较满意为大于等于6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进行统计,主要是感染、压疮,以及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 25.0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的不良反應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轿车的普及率逐渐上升,高层建筑也随处可见,但车祸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颅脑损伤是随着车祸增加而不断增加,这种病症对患者和家属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重症型的颅脑损伤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病症,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在患者护理中,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作为临床护理的目标,促进患者较快的恢复[3-4]。
  综合护理是临床中对重症性颅脑损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的护理方式,其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以及在导管和气管方面进行护理[5]。这种护理方式采用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减轻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使患者配合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综合性护理方法可对患者的脑组织中循环以及脑部细胞较块的重组有重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造成关节组织的僵硬问题,帮助患者活动,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023(006):772-773.
  [2]杜爱珍.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J].人人健康, 2020,No.521(12):203-203.
  [3]杨清亚.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04(006):168-170.
  [4]汪拉萨,朱丽冰.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006(048):186.
  [5]蔺芝娟.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88-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浅析全面化护理对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全面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全面化护理可提高依从率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强化风险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8例纳入研究,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儿智力发育情况及运动发育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缺血缺氧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以为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于2019年3月12日/2020年12月8日(开始/结束)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常规R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康复K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持续护理8周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内容,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抽选出56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1月,依据数字随即表内容将其划分至X组(实验组)与Y组(对照组),每28名患儿被划分组成一组。对Y组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内容,对X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内容。比较X组与Y组患儿生活质量表现差异。结果:根据SF-36评价内容对X组与Y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对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90例行对比调查,依据随机抽样法分组,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中医护理者纳入观察组,观察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腹围改变与肠鸣音消失及便秘等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干预前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性,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周与2周胃肠功能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调查,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治疗的100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护理,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在对两组患者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及指标进行对比,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参数指标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在特定时间(2018年5月-2020年3月)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接收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6例,均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分别行常规手术室护理、优质手术室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护理和救治工作,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调查,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救治的8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分别予以不同的急救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实验参数进行统计和对比,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参数指标都要更优,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以及护理前后血压指标水平。结果:与护理之前相比,患者的血压指标水平已有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开展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将其残疾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20年1-12月接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至A/B两组中,各32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的致残率对比A组降低显著6.25%<25.00%
期刊